cloud8181 发表于 2012-5-14 19:57:52

英语词句教学活动的几点观察与思考

【摘要】本文结合课例阐述了当前小学英语词句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忽视教材情景,只重语言形式,没有突破难点,灌输语法知识等,笔者反思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教材情景,语言形式,难点,语法
  江苏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每个新授单元的B部分Look, read and learn主要按话题归类和图词结合的方式呈现词汇;C和D板块的句型是大量句子中抽出的典型句式、是语言结构的模式,也是单元教学的重点。在“词不离句”原则的关照下,教材中的B、C、D板块时常作为一个课时进行教学。笔者发现在实际词句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机械操练,忽视教材情景
  教材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新的语言知识,这些文本所附的插图有的是对文本背景支持,有的是对文本新词的直观释义。在实际教学中,罔顾图片而只注重词汇本身的情况比比皆是,白白浪费了教材精心设计的有意义的情景。
    [案例1]
  5B Unit4 An English friend的B部分是六个动词与副词搭配的词组,授课老师在新授六个副词的过程中设计了两个填空式的组词游戏:更换不同的动词,如______carefully;同一动词选择不同的副词来搭配,如run____。
  [反思]
  在这样的机械练习中,学生只是进行枯燥乏味的组词,他们不一定理解这些词组的意义,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要说这些词,仅在教师的支配下完成一个任务。如果课堂上机械性的练习过多,学生会失去说话的兴趣,当碰到现实的交际场面,需要随机应变地回答或发起话轮时会显得无能为力、一筹莫展。这些新词的发生地点是操场,搞清楚了“在哪里”的问题之后,其实为什么会有这些动作的发生也就显而易见了,在“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情景下,赛道上的运动员run fast,跳高的jump high,走平衡木的walk carefully,观看平衡木比赛的观众就sit quietly,啦啦队队员dance beautifully,在嘈杂的环境中交谈就只能speak loudly。
T: What do the children do?
S: They do sports in the playground.
T: Why?
S: Perhaps it’s Sports Day. They’re having a sports meeting.
T: How do they do?
S: The tall boy jumps high.

  所有的六个新词组在“学校运动会”这个大背景下自然而然地呈现,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这一类词。这样的组合更有意义,它的情景更有解释功能。其实,语言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有它的意义,语境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离开语境的输入与输出是毫无意义的,特定情境中的语言输入输出是最有效的,置于情景之中学习新词组,可以防止学生零散、孤立地学习,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二、牵强附会,只重语言形式
  当学生学习一个新的语言项目的时候,为了更好地突出新知的地位,新授课的练习活动紧紧围绕主题,不敢越雷池一步,浓墨重彩地呈现一切与新知相关的语言形式,摒弃所有“杂质”干扰。这种“单一”的高密度输入,加深了学生对新的语言形式的初始印象。
  [案例2]       
  仍旧是5B Unit4 An English friend的词句教学过程中,某教师在巩固阶段呈现了一系列图片和文字信息刘翔——run fast,黄海强——jump high,刘璇——walk carefully,贝克汉姆——play football well,杨丽萍——dance beautifully, Miss Zhu——speak loudly.
  学生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不断地操练与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相关的句型。
S1: Liu Xiang usually runs. He runs fast.
S2:David Beckham usually plays football. He plays well.

S:Miss Zhu usually speaks English in class. She speaks loudly.
  [反思]       
  该操练活动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句法结构。最后一个图例用的是教师自身的信息,在课堂现场,当学生面对教师本人时却用“她”来交流,说着“她”的信息,这种“为赋新句强说她”的情形,其实只能证明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该语言项目,这种“生搬硬套”的做法混淆了学生的正确视听。学生将注意力只集中在“语言形式”、而不是内容,只习惯于听和套用“固定句式”,学生很难将学到的语言知识用于理解和表达实际意义。学生只有清楚了解第一和第二人称的正确用法,才能证明他们真正理解何谓“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变化,否则只是巩固了语言形式,而没有透彻理解其内涵,学生还是无法避免主谓语的一致关系上常常出现人称变化的错误。建议只呈现有关教师自身活动信息的图片,不要加姓名等信息,让学生在真实的面对面的交流的过程中体味语言的交际性,在变化中明晰语言的功能性。
S: You speak English loudly in class. You hope everyone can hear you clearly.You speak English well and I listen to you carefully in class.
  为了加强词、句的整合,增强语言真实性的推进,还可以在相互的交流中进一步运用和巩固语言。
T: Do you run fast?
S: No, I don’t.
T: Who runs fast in your class?
S: S1 runs fast in my class. But I jump high.
T: Does S1 jump high, too?
S: No, he doesn't. But we all like PE. We ofen do exercise together.
T: That’s good for you.
  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不会仅限于一个人称、一个句型,他们用所学过的语言材料,在新的的场合表达真实可信的信息,使得对话在现实中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如果在新授阶段学生习惯“千篇一律” 地套用,那么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三、高耗低效,难点没有突破
  教师都能分清主次、区别对待B部分的词汇,因为有的已经在之前学习过,有的则是全新的。新词当然受到特别“优待”,有的教师预想通过某些活动可以挖掘新词的文化内涵或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但这种优待往往产生“越位”现象,割裂词汇和句型板块的整体和谐,导致词句教学中真正的难点没有突破。
  [案例3]       
  4B Unit 9 Breakfast B部分的词汇主要是餐具和少量食品,其中“chopsticks”是全新的词汇,也是唯一一个复数型名词,某教师设计了两个与“chopsticks”有关的活动。
  T: Let’s know the history of the chopsticks.
  活动一,介绍筷子的由来:中国人使用筷子,大约在三千多年以前。其实,在使用筷子之前,我们的祖先同样也经历了一个用手抓饭吃的过程。但热粥汤羹又如何抓取得了呢?于是不得不随地折取一些草茎木棍来帮助。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历史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箸”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筷”。
  T: Let’s enjoy the story of the chopsticks.
  活动二,欣赏“筷子的故事”动画(百度搜索:The Story of Chopsticks)
   该动画时长约3分钟,以“过去时”为主要时态,其中充斥诸如“attitude,cooperate”之类的生词,还包含一些结构复杂包含从句的长句和难句。
  上述两个活动学生都能配合着安静地观看,有一部分学生对第一个介绍活动略显不耐烦,对第二个英语故事的反应则是脸部表情一片茫然。
  [反思]
  以上两个输入性的活动,学生的任务只要“听”和“看”,至于学生是否“听得懂”、“看得明白”,没有任何活动反馈。如果只是因为和“chopsticks”有关就设计这样的活动,那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英语课要培养的是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因为词句板块的教学目标不是用汉语“搞历史研究”,也不是为了进行纯粹的思想教育,面对生词句如此集中的“英语天书”,学生无法读懂故事也在情理之中,他们为了迎合老师,只能傻看。而这两个占时五、六分钟的活动,时间长度按比例算的话,也有一节课的八分之一;从课堂效率的角度来看,学生做了长久的“无用功”。学生就算记得住筷子的发展史,通过画面能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但是这对他们新的词句学习却是毫无助益,难点句型还是没有得到突破,而这偏离语言学习轨道的情感教育也只会印上“贴标签”的烙印而已。
  “Where are the chopsticks?”复数形式的句子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它成为难点的原因是“势单力薄”:就版面的占有率来看,单数的词和句占据绝对优势,而单数的句型也在之前的分册中正式学习过,学生掌握情况也比较扎实。笔者认为借鉴传统游戏“击鼓传花”、利用现场资源,在练习阶段“听音传筷”的游戏可以突破这个语言难句。具体操作如下:
  在动感十足的音乐背景下,在全体学生的呐喊声“Where are the chopsticks?”中,chopsticks开始在班级里的课桌之间进行着他们的快乐之旅,随着音乐的停止,chopsticks就暂停旅行,在某位学生的桌上“逗留”,由班级里的学生抢答chopsticks的具体位置,如,S1: They’re on XXX’s desk..学生在游戏中不断运用重点难句,关注着筷落谁桌,在“不停的问”中与“不定的答”中突破难点。
  教师不要用“权威”去迫使学生学习,用心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多设计一些有趣且有效、贴近生活而又真实的词句操练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和思维空间,让他们愿意走进英语、主动学习。

梦蕾 发表于 2012-5-15 09:02:41

 教师不要用“权威”去迫使学生学习,用心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多设计一些有趣且有效、贴近生活而又真实的词句操练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和思维空间,让他们愿意走进英语、主动学习。

hujuan 发表于 2012-5-15 09:37:44

学习了,写的真好

yzlizhy 发表于 2012-5-15 10:21:01

学习了,写的真好

holyxuxu 发表于 2012-5-15 15:55:37

不错,,学习了,,,谢谢分享,,,,,

sisi411997 发表于 2012-6-8 21:55:20

很不错,楼主写论文的诀窍传授俺一点点。。。

jttangying 发表于 2012-6-11 07:57:07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

jttangying 发表于 2012-6-11 07:57:59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

tingyu 发表于 2012-6-11 08:13:44

谢谢分享。。。。。。

jttangying 发表于 2012-6-11 08:16:10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英语词句教学活动的几点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