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法的转变,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应用得较多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于20世纪70年代初举起于美国,并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互相合作来学习英语。它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小学英语课带来了生机。它不仅增加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也使学习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检查对方的过程中,学习检查自己;在评价对方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在横向信息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别人。教师已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组织者,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参与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大家都在为共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努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依赖,共同进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习效果。如:在单词学习中,针对班级人数多的因素,教师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互相朗诵,互相纠正发音,最后组织比赛,这样做能增加学生的练习量,减轻学生的心里负担,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而且平时不愿意开口的学生,这时候也会表现出特别积极主动,组员之间更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为了集体荣誉,每个组员都不甘落后。在对话表演中,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组员们都互相取长补短,通力合作。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 奋勇承担任内容复杂的角色,为了成功他们乐挑重担;而英语成绩较差的也乐于表演,美中不作的是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弱,但他们也不甘示弱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组员都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如学习牛津4B At a snake bar时,口语好的同学说复杂的句子及新授的句子What would you like?Something to drink?Anything else?而口语不太好的同学就可以说简单的句子Can I help you?How much are they?Thank you!等。在合作中,大家都各有所获,学得格外起劲。在游戏活动中,我们往往看到游戏只是优生的保留节目,学习困难的学生只是观众,瞧个热闹。为了使人人参与,教师组织游戏时,可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对抗赛,比赛时要记分,以决胜负。游戏中有竞赛的因素,而且活动往往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为他们发展与人际交往的能力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状况等,把学生分组,可命名为A,B,C,D组。学生问答正确了,各组同学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动作表示,如拍手、跺脚、起立、鼓励等。有时也可用赞美性的语言。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英语的说、写、用和有默契的团队活动,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合作。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学生集思广益,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更有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因而小组学习的方法被广泛的引用到课堂教学中。但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是易事,我们在教学实践和听课活动中发现不少问题,一是小组合作之间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致使合作时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或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能听较好的学生演讲的现象。二是小组合作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合作价值,造成摆架子、走过场的现象。三是小组合作完全被当作一种时髦的点缀教学,根本就没当作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贯彻到教学全过程,延伸到课堂内外。
因此,怎样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合作学习的分组策略
科学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条件。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智力倾向。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小组的组成情况及小组活动情况。在划分小组时,教师会碰到来自学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我不想和他一组。”“他不会,会影响我们组的成绩。”“他是笨蛋,老师这样分不公平。”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因教导学生,要学会宽容,要善待别人,互帮互助,团结一致才能取得实效。每个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巩固自己的知识。
当然,小组划分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水平等因素,然后以学生自愿,成员素质互补,增强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能力为原则,对全班同学进行适当的分组。但无论采用何种分组方式,教师都应该遵循以下的分组原则:
1.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背景。
2.尊重学生之间的关系。
3.多采用异质同组的分组方式。异质可以表现为小组内成员英语学习能力的高低、年龄的大小、男女的搭配以及个性的不同等,以体现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发挥合作学习的最佳功效。
4.尽量拉近组员间的空间距离,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际活动能有效进行。
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合理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条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去,一个都不能闲着。这就需要在小组合作前进行一个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教师应选拔并培训好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作为组长,可以由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组织全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组织全组成员进行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三、合作精神的培养技巧
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为每个小组拍照,并把相片挂在教室里。
2.鼓励学生给自己所在小组取名。
3.小组内各成员合理分工,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4.多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表演活动。
5.给表现优异的小组适当的物质奖励。
6.以积极鼓励为主,多表扬各小组取得的成绩。
7.开展小组间的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8.为各小组提供各种各样的小喜报,以奖励小组内表现好的学生。
四、设计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
当前课堂教学提倡合作学习,但不是所有活动都适合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自主学习的合作学习,即比较简单,个人容易独立完成的就不适应于合作学习。而那些需要探究、深入思考、进行发散的活动,才更适合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就须精心设计好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且只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解决的内容。这样才能促进学习思维的发展,激发探究、求知的欲望。
五、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更应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中,教师随时深入每个小组,并参与其中,倾听学生的讨论,观看学生的操作,并适当的给予引导、点拨、分析,掌握学生合作的过程,控制合作学习的时间。不仅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生生互学、生生互导、生生互动”的过程,更要做到成为“师生互学、师生互导、师生互动”的过程。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从中受益时,小组合作程序是十分有效的。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心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增加团队精神,能为他们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在教师对此学习方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之下,不仅能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必将会促使教师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