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slinzzr 发表于 2012-11-12 15:04:03

师爱无痕

做为一名生物教师,每次接过新班,首先就是认识学生。生物教师接触学生少,教的学生多,往往最先认识的是优秀生和特殊的学生。全面认识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才是全面贯彻落实课标的前提。课前从教师开始,带动学生自我介绍,记住姓名;课上观察、课间找熟悉的学生了解,跟班主任和其他学科交流,知道他们的性格特点。 农村初中生大多在12~17岁间,处于叛逆期,身心发展突飞猛越,,受影视、流行歌曲和家庭社会影响极大,兴趣爱好广泛,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快,判断能力不强,容易走入感情的沼泽地,甚至在逞强好胜的心理驱动下,走向违法乱纪的边缘。求知的欲望提升学习的动力,脆弱的心灵需要温暖,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引路、保驾护航人。教师有效拓展和开发生物学中蕴含的生理、心理、道德、伦理、法律等知识和技能、情感价值观;尊重不同民族、宗教信仰的学生的风俗习惯,按《未成年人保障法》保护学生隐私是十分必要的。优秀生有多数教师关照,如何对待“特殊学生”?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由于学生出身于不同家庭,父母社会背景各异,上学后受小学教育经历不同,男女不同群体和个体心里差异较大。生物教师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特殊学生”送师爱的春风细雨。 在讲述“青春期”时,一名女学生打了一名男生,我提醒他们注意。讲完课把她叫到走廊,我了解到:“她只有十三岁,从小父母离异,小学成绩优异,入初一后父亲身锒铛入狱上各科的课吵闹不休,觉得我和蔼,她表现是好的了”。我发现她“十一”开学后情绪低落,不愿学习,与异性“交往过密”,引起同学打架。下课时,我将她找到办公室,她还小嘴一瞥,阵阵有词,“我咋地啦?老师总找我,连冤带损,我不念了,出去打工”。 我肯定她“身陷困境、背负压力、学意不止”的品质,说起她的父母和关爱她的亲戚,她流泪不止,猛地跪下,我拿出毛巾为她擦泪,扶起跪地不起的她,“你比我女儿小六岁,大人的事,他们自己会处理;亲情难舍是人之常情,女孩要自强、自立、自尊,知识会让你走出困境!在学校有困难,我帮你沟通,自己要努力啊!” 我掏出二十元钱给她,叫她别辍学、安心读书。 跟领导和班主任谈起她,领导说下学期不再给她“两免一补”,班主任也有将她驱出班级之意,做为生物教师的我想:“她缺乏教育和管理,受多方刺激形成了不正常心理。做为教师,怎能视而不见?”我给她的临时代理监护人姑姑打电话,详细了解她的情况。有一次,遇到乡民政助理胡万来同志,恳求他给予帮助,给些救济;课堂上,经常提醒她注意。知道她喜爱唱歌并担任着班级文艺委员后,我常在教学开头或学生时,利用二、三分钟为大家唱一首同学们喜爱的歌。在为患白血病的李雪同学捐款时,她的“爱的奉献”感染了全班同学。让她朗读青春期心理特点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条款”,鼓励她找回自信,对个别挖苦、笑话她的同学进行严厉批评,跟班主任谈她的进步,使她留在校园。李雪半年后走了,她跟我说:“我都不如跟她去了,谁给我捐款?” 北方的冬天寒风刺骨,见她和有些学生的衣衫单薄,我给辽源电视台写了一封观众来信,主编李秀武回复: “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行动,用我们每个人微薄的力量,汇成潮水,让孩子感受社会的关爱,让人间更美好,我不会袖手旁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辽源新闻界搞起“让贫困孩子不再冷”的活动。天降大雪,地冻天寒,不愿透露姓名的“辽源人”,给她们送来新羽绒服,还当着学校领导的面给她500元,并承诺:“每学期开学时,为她解决500元费用”。放寒假赶集,她喜滋滋告诉我:“乡里给500元,下学期我还念。” 她读初二,期中成绩暗然,上课打不起精神,讲课间隙,我跟他说:“怎么?这次失败经受不起了,你可考的不错啊,打起精神来,自信是一种良药,是能使人内心富足的东西,我相信你能行”,我常说:“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因为你们年轻”。面对学生,生物教师应该热情洋溢,永露笑脸。她完成了义务教育,走上了社会,再没联系。 我在讲述七年级(下)第三节输送血液的崩泵──心脏后,几个学生问我“心脏病是怎么回事?”我简单回答。有一个学生问我“风湿性心脏病怎么治呢?”我笑着说:“你好好学习,将来当医生就知道了!”课间他跟我说“我们村有一个家庭妇女患心脏病等死呢!”我详细询问了情况,她的孩子是我的学生,下班顺便去看看,写了一篇题为“为了挽救放弃医疗农妇的生命”的消息发给辽源公众信息网,引来东辽电视台的采访。2010年7月7日辽源市人民政府网回复:县主管领导孙伟国副县长非常重视,对相关部门教育局、卫生局做出重要批示,给予照顾和帮助。县教育局按照领导的指示,详细了解情况,经核实情况属实,免除了其女儿高一下学期的全部学费,为了不让她因家庭困难影响学习,学校决定下学期将尽学校所能,对该同学给予合理资助。县合管办在接到领导批示后,立即与其妻联系,询问目前情况,得知患者2010年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已办理转诊手续去四平中心医院治疗,花去医药费约六万元,报销资料已上交县合管办领取了报销,目前患者病情治愈,精神状态良好。告之其妻在年末如果农合基金结余达到开展二次补助的条件,该患者可以优先列入二次补助范围之内,再次给予一定补助。如今,她病残了;孩子顺利进入吉林一所重点大学读大学一年。数九隆冬,天寒地冻。她来看我,苍白的脸上有了红润,高了、胖了。她告诉我:“念大学,学校给了助学金和贷学金!” 家雀在崭新的屋檐下戏语,黄鹂在枝头上情意盎然地歌唱,燕子在空中飞翔;它们是在锻炼身体,还是在觅食?望碧蓝的天空飘动着洁白的游云,一会儿似高山峻岭,一会儿像奔马,一会儿又仿佛变成凶猛的虎和雄狮。 北天边黑压压如小蜜蜂般的动物由北向南进入人们的眼帘,“天气凉了,大雁要回南方啦!”这吸引校园里孩子们欢蹦雀跃的驻足和观望。“多么雄伟壮观的影像啊!” 庞大的雁群令孩子们欢欣鼓舞。娇阳下,头顶上,雁儿们放声歌唱,莺歌燕舞般的音乐击荡着人们的耳鼓,其它的鸟儿顿然失色,鸦雀无声。“人”字不断变换着队形,时而雁们分成小股,时而又汇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队伍,盘旋和展翅,向人们展示那些洁白晶莹的翅膀经过无数风雨的磨砺,拼搏着飕飕的冷风,“人”字整齐地缓缓而行。我仿佛窥见雁们的灵魂富饶而美丽,要不怎么能相识而有缘走南闯北,连雄狮猛虎般的游云都被它们感动得让路,给它们留下自由飞翔的天空?要不生下的这么多儿女凭啥尊老爱幼和谐相处,在尔虞我诈的动物界立足和繁衍? 雁群渐渐远去,天依然是游云四处。阳光刺痛我的双眼,在校园的操场上散步,听孩子们真诚的问候,看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在操场上欢蹦乱跳,你追我赶,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师爱无痕”的字眼。 程咏泉在《爱如灯盏》中写道:“奉献爱心,去爱每一个人,是每一个人都很容易办到的事情。送给别人一句话、一个微笑、一杯水、一碗饭……这对自己并不损失什么,却帮人走出了困境,美丽自己的一生。我参加国家第三期教材培训班时。聆听赵占良教授的课,让我肺腑震动。感触最深的是他向在教坛第一线耕耘的教师们深深鞠躬和致谢!著名的专家跟来自吉林省各地区基层学校的教师平易近人,诱导启发交流,盼望我们面对课改勇往直前,不断攀登高峰! 我在备课的过程中,采用的实例,尽量贴近生活,使学生意识到生物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缩短生物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学习细胞膜具有维持细胞内环境平衡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内,没有用的物质被挡在细胞外时,学生不易理解这一微观现象。我打了一个比方:“细胞就像一所学校,细胞膜就像我们的围墙和校门,我们的保安人员会让我们学校的师生进入学校,但是会拒绝校外闲杂人员进入,维持我们学校的正常秩序。所以学生容易得出:一个细胞是一个多么有秩序的小社会”,这主要是细胞膜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把抽象的微观世界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容易形象地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知识只有在认知系统中找到与之相关联的旧知识作为“固定点”的基础上,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才能使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系统而获得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立足学生的知识背景,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生物学知识的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发展。如:学生依据显微镜下看到的草履虫的形状和古文中“履”字的含义(履为草鞋之意,小学语文学过),学生很容易理解草履虫这一名称的含义了,并且能深刻地记住草履虫的形态特征。在做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学生已有做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知识背景,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人体的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否一样,实验操作的设计是否与观察植物细胞一样,学生会凭借旧知识产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并且提出了他们许多的看法,如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标本时滴加的是生理盐水而不是滴加清水,目的是为了防止口腔上皮细胞破裂等。最后教师再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容易学好新的知识,把新、旧知识融合起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在“鸟的生殖与发育”一节,我联系到人类自身,让学生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之恩。学生学习了生物知识,又培养了道德情感。课标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生物学这门课程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学科。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社会意识。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家中的娇惯使其特别随便,有很多不好的习惯,非常不好管理。说深了,易产生逆反心理;说浅了,他不当回事。有些教师上课时对学困生总是不理解,常常抱怨他们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常常与他们发生冲突,教师生气,学生反感,关系变得紧张,教师处理不好,甚至产生放弃的想法。 对待孩子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要放下架子和学生沟通交流,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你会发现他们实质上并没有恶意,他们各有优点,好动,控制不住自己,判断力不强,教师缺乏耐心。发现他们犯错误就烦,就大声斥责,冷眼相对,学生自然产生逆反心理,明服暗不服,偏偏跟你对着干关系。 下课时,我找他们谈话;上课时,多关注他们。简单的问题动员、鼓励他们回答,发现他们控制不住要搞小动作时,或用动作、表情、眼神暗示,用鼓励语言提示。如:“这节课表现真好,一直没动,你已经能控制自己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学会控制自己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对于调皮的孩子,犯错误时,走过去抚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暗示他几次,他也不好意思动了。久而久之,他们感到你喜欢他们,爱他们,理解他们,自然不会和你有逆反心理,更不会和你对着干了。

gllllll 发表于 2012-12-12 13:55:06

很好,学习了   

gllllll 发表于 2012-12-12 13:55:09

很好,学习了   

juchunyan 发表于 2012-12-12 14:09:12

很好的一篇教育案例,学习了,很有感触,谢谢分享!

363978055 发表于 2012-12-20 10:50:48

久而久之,他们感到你喜欢他们,爱他们,理解他们,自然不会和你有逆反心理,更不会和你对着干了。


syw227 发表于 2012-12-20 11:09:46

很好的一篇教育案例,学习了,很有感触,谢谢分享!

connice1982 发表于 2012-12-20 18:31:21

很好的一篇教育案例

yy047897 发表于 2012-12-21 08:57:39

很好,学习了 !!!!!!!!!

holyxuxu 发表于 2012-12-21 14:35:55

学习了,,,,谢谢分享,,,很有用,,,,,

melissa2007 发表于 2012-12-24 10:43:44

很好的一篇教育案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师爱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