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丽仙 发表于 2013-1-21 12:54:22

快乐的分享,孩子的需要

    分享就是与他人共同享受、使用、行使。生活中的许多快乐,都是互相分享得来的。分享是快乐的,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别人收获了一份快乐,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快乐,不是吗?分享是一种态度,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两个人分担,则变成一半的痛苦。分享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托尔斯泰说过:神奇的爱,会使数学法则失去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只有一个痛苦;两个人分享一个幸福,却可以拥有两个幸福。因为爱迪生的分享,光照亮了整个人类;因为梵高的分享,梵高的朋友更在“向日葵”里感知燃烧的友情。他们用传奇的经历证明了分享可以改变世界。因为这世界有了我,你没有资格再寂寞。小小的分享构成了永恒的幸福。分享,让爱伴随着岁月历久弥香。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心不会离父母太远、家庭的分享构成温暖的回忆,串起成长的快乐。懂得分享的人成功路上不会孤单,分享让你我不再孤军奋战,凝结团队的温暖和力量,朝着梦想前进。分享,是心与心的交换;分享,是情与情的传递!分享,让我们从此多了一个世界,让我变成我们。   在当今社会分享更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品质。作为一线的老师,有责任培养孩子们学会分享。然而,对于一个幼儿来说分享对于他们太过牵强,现在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家庭6个大人围绕着他转,要什么便有什么,生怕委屈了孩子;孩子与同伴玩游戏时,也会紧紧盯着,怕摔跤、怕同伴欺负、不敢放手让他们独自寻找交往的方式等等,这一系列的举动造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的融入集体生活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例如:我班是小班,开学大半个学期时,小朋友们都已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会了来园时亲热对老师说:“Good moning teacher!”,放学时挥挥小手说:“Teacher,see you tomorrow!”学会了根据老师的音乐声来收拾玩具、排队、坐好。。。。。。,学会了跟着老师认真的做晨间韵律操;学会了上厕所、喝水要按顺序;学会了积极参与活动,会和同伴一起合作进行游戏,看到孩子们的点点滴滴的进步,很开心。   每天的观察下,发现幼儿来园时玩桌面游戏或别的游戏中,经常会展现出“以我为中心”的心里倾向,随时会听到幼儿说“这是我的东西,你别抢我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一次吃完中餐后我让幼儿自己拿书进行阅读,大家都拿着自己的书认真的看着,只有贝贝小朋友呆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托着小脑袋,看着其他小朋友。我就走过去问她:“宝贝,去拿书看看吧”。只见她一脸不开心的对我说:“我没有书,我忘了带。”这时我看见旁边的帆帆小朋友手里有两本书,我就去跟她说:“宝贝,你在看什么书啊?”她开心的跟我说:“我在看猪猪侠,这是妈妈给我买的。”“那你看旁边的贝贝小朋友没带书,你手里有两本书,我们都是好朋友,你给她一本看看,行吗?”她看了看贝贝说:“不行,这是我妈妈买的,妈妈说不能借给别人。”不管我怎么说,她还是这句话。    这一案例说明了孩子们在长辈的娇惯、迁就、事事都围绕着孩子转,对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把他们当成“小公主”、“小皇帝”让幼儿形成了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而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一种思想的深度,一种生活的信念。只有懂得了分享,才能找到生活的乐趣,才能明白存在的快乐。所以,教幼儿学会分享,让他们心中有他人、让我成为我们,显得非常重要。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对于事物的正确与否没有具体的认识,作为孩子身边的父母和老师,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慎之又慎。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孩子的以后生活态度,使他们的童年缺少欢快的笑声、缺少与同伴相处并分享的趣事、缺少五彩斑斓的色彩。所以我以一线老师的心得与大家分享怎样让孩子们学会分享:一、利用外部环境的刺激,营造一个温馨氛围    孩子入园时,老师主动向小朋友问好,询问个别幼儿周末与爸爸妈妈玩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在活动前请一些小朋友上台大胆讲述他们玩的经历,然后利用十分钟跟自己的好朋友说说自己在周末所见所闻。二、开展以分享为主题的活动    给孩子们多讲述关于分享的故事,让他们在故事中学会分享;以游戏的形式让他们懂得分享的乐趣和好处;在生活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三、鼓励孩子,与家长一起分享快乐    每月评出几位“分享小天使”把照片展示在家园共享上,激起幼儿的好胜心理,与家长一起分享孩子的快乐,参与其中。四、家园互助,让幼儿学习感恩、分享爱    让家长努力做到不再溺爱或消极的爱孩子,而是选择理性的积极的爱;让孩子学会感恩、不以我为中心、不自私、时时言谢,事事存感恩,在洋溢着浓浓的、感激并分享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从中体会爱、学会爱、知道分享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快乐的分享,孩子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