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5884289 发表于 2014-5-30 10:11:46

龚亚夫:先明确英语教育价值,再讨论高考改革

近期,高考英语改革话题再一次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成为了舆论热议的话题。关于高考英语社会化改革,反对者众,支持者也多。公众探讨的问题主要围绕改革是否可行、会给学生增负还是减负、以及是否会降低英语地位等。

  然而,如果我们跳出考试评价方式的维度,回归英语教育乃至教育本身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是否会有更为理性和清晰的答案?为此,光明网教育频道独家专访了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在他看来,目前这些争锋相对的背后,存在一些最根本的价值问题尚未明晰,而这恰恰会引发舆论和公众误解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决策者们亟需考量的重要方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龚亚夫

  谈英语教育的价值——

  “英语只是交流工具”是一种流行错误

  光明网教育:您认为英语教育真正价值和作用是在哪?目前国人的误解主要是在哪些方面?

  龚亚夫:英语只是交流的工具是一种流行的错误。英语确实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交流工具,它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这个工具的作用不能被低估。无论经济、贸易、旅游、交通等诸多领域的通用语言都是英语。世界上90以上的学术文章是用英语发表的。尤其是做高等教育和科研的人,大多数的研究领域还得吸收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为能靠看翻译成汉语的资料也能出一流研究成果是很幼稚的想法。因此,英语作为学校的主要学科之一,自然有其道理。但是,英语教育却又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掌握一种交流的工具。

  英语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从世界范围的角度说,学会一门外语是生活在21世纪的公民所具备的核心能力。比如欧盟提到一个关键能力这个概念(key competencies)也包括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素质等,其中有一条就是能会一门外语。美国提出”21世纪技能”,其中也包括能会外语,能用外语和别人进行交流和协作,这是今后21世纪公民所必备的素质,是一种能力。实际上,他们提倡这些和我们的素质教育都是相通的。同时,有很多研究还证实,学习外语对人的大脑发展有好处,能增加大脑中的灰质的密度,灰质在大脑中涉及信息处理、话语能力和感官知觉等。所以要让公众明白英语教育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工具性。

  学习外语对自己母语的认识也会更清楚,二者并不对立。通过外语的学习可以具备中西方两种不同思维方式,两种语法体系,同时锻炼思维的缜密性,批判性思维。国外有大量研究表明,会外语的人,具有两种语言的不同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更具灵活性,对于不同看法和其他人,也更具包容性和国际视野。学习外语对于学习者母语的理解也有帮助。因为我们汉语很多时候表述比较模糊、不精确,二三十年代就有很多学者呼吁学习外语思维的缜密性。近现代汉语和国学界真正的大家,如辜鸿铭、鲁迅、老舍、钱钟书、赵元任、林语堂、吕叔湘等等,还有高明凯、岑麒祥等汉语研究者,这些人都有留学国外的经历,有些在国外取得学历,他们的外语水平都是非常高的,这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汉语和国学的大家。

  谈现状和问题——

  三大问题:频度和环境,目标和内容,途径和方法

  光明网教育:从1983年英语纳入高考到现在,谈改革也陆陆续续进行了三十多年了,但中国英语教育改革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您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在哪?

  龚亚夫: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频度和环境,实际上学外语的关键不在于长度,而在于频度。人们常常以为“学外语越早越好”,其实,早虽然有诸多优势,但是有条件的,尤其在中国这种环境下,2岁开始学并不一定比5岁开始学的好。关键是你要学就要有一定的频度和环境,没有接触语言的频度,一星期少于三节、四节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用。

  现在盲目在小学幼儿园开英语课,一星期就学那么一两次,是没有什么用的,所以学习英语并不一定越早越好,关键在于环境。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在抱怨,我们从小学习英语,学到大学还是没有学好,结果造成大家对英语学习有很多诟病,认为是浪费时间,这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这是对于外语学习的规律和条件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只要开了就应该学会。这种改革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

  此外,我们也缺少语言学习的材料,社会呼吁减负,教育行政部门就要求所有教材全部减少页数,单词减少数量,这也是一种简单、天真的想法。美国中学语文教材是非常厚的,不止一本书,除了教材还要学马克吐温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他们的学生大量接触英文原著,但考试的内容却很简单。所以不改革评价和测试,仅仅靠减少教材量、课时、降低分数等,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第二,目标和内容。这就回到刚才说的第二个问题,英语教育真正价值在什么地方?我们现在英语教学的目标有问题,仍然把英语做成一种工具来教。真正语言的交流不是背诵现成的对话,而是跟人的心态、情感和态度有关系,而我们现在学的英语教学目标很难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偏差引起很多内容的问题,目前国内英语教学基本沿袭国外三十年前的思路。这种编写教材的思路就是功能加语法结构,这种思路是英语国家为在英语国家环境下生活的移民学习英语的路子,特别是小学和初中,谈的话题大多是打招呼啊、问路、购物、游玩和去快餐店等等。这种路子很少考虑到语言教学的其他价值,如思维能力培养、品格培养。结果学生英语即使说的很好、很流利,也不能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真正进行思想交流、用英语学习知识、缺乏思辨能力,这就使得英语学习的价值大大减低。

  如果英语教学能够教给学生学会责任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自己控制情绪,那他学的这些东西就会对他自身的生活态度,对他看社会的角度产生影响。英语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教学生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改变人的行为习惯、提升人的包容性、国际视野,甚至对于整个人的心态都有好处。只有这样英语教育才是成功的。第三,途径和方法的问题。现在大多数老师英语教学的方法还是相当陈旧的,比如以为记住单词就是记住拼写、发音,孤立进行汉英对照然后填空,这些都是误解。没有真正教会学生学会听力、阅读和词汇学习。这也导致很多教师培训是无效也是低效的。

  目前民办英语培训做得一样差,甚至更差。绝大部分学校都不知道怎么教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现在很火的还有在线教育,炒作“教育云”等概念,简单说还是教材的延伸和拓展,这种浅层的东西实际上也长久不了,白白浪费时间和资金。

  学英语不是机械性的背诵、简单的做题,许多问题现在进行英语教学的人自己还没有搞清楚,还需要真正懂专业的人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内容。社会上对于英语教育有很多抱怨,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降低分数、一年多考、社会化考试等等只是措施上的改革,真正的改革并不是目前舆论炒作的这样简单。

  谈高考改革的争论——

  核心问题是“考什么”,标准缺位的争议无意义

  光明网教育:教育部澄清高考改革方案尚未确定,“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次考试是改革方向,并不等于英语退出高考”。尽管如此,高考英语改革的话题热度依旧不减,您是如何看待当下这场关于改革的争论的?

  龚亚夫:我认为无论是赞成者的和反对者的,相当一部分人都没有搞清楚问题的关键。英语考试要怎么考?英语增加分还是降低分?改革后是不是增加学生负担?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只要有考试就有难度和压力,降分还是增分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到底能不能增加学生负担。让学生学习得更快乐,不在于加分或减分、也不在于考几次,核心的问题是“考什么”,用专业的术语就是“效度”,也就是考的内容是否有效地考查出你声称要考出的东西。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要说我一口能吃二十个馒头你信不信?一个人可以吃一两个普通馒头,也可以吃一大把二十来个旺仔小馒头。所以关键不在于吃馒头的数量,而在于你吃什么样的“馒头”。

  实际上,目前我们还是缺乏特别明晰的外语政策,没有在一个基本的标准上讨论,所有的争论都显得无意义。而这个标准,在我看来就是对英语教育的价值和作用要有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要设计出今后学生到底需要具备什么知识和能力,这个问题没想清楚,就可能一会儿左一会右。

  一说要开英语课,明明教育部规定小学三年级开,但很多地方小学一年级就都开始学,却只有一两节课;一会说要消弱英语,就连高考都别考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就“拍脑门”乱决策,比如有的地方取消听力,有的地方增加听力比重等,让人眼花缭乱。加上舆论的炒作,很容易误导公众。

  因此,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对英语教育的意义有清晰的认识,同时任何决策都应该基于严谨的调查和研究,而不是一拍脑门就盲目决策。

龙麝兰228 发表于 2014-6-1 13:45:28

英语是交流的工具。

xiaoyanzi 发表于 2014-6-1 16:14:04

英语是交流的工具。

微笑的萍 发表于 2014-6-2 06:32:41

英语 是一门很重要的语言。

Oyster 发表于 2014-6-4 10:35:55

学习了 感谢分享。

zddan 发表于 2014-6-4 13:24:37

学习了。。。。。。。。

江纯水 发表于 2014-6-4 15:07:52


英语是交流的工具。

潘孙张 发表于 2014-6-4 15:38:53

英语是交流的工具

潘孙张 发表于 2014-6-4 15:40:41

学习了 感谢分享。

gunther 发表于 2014-6-5 10:46:07

英语是了解这个世界的工具,但不能应试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龚亚夫:先明确英语教育价值,再讨论高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