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dqj 发表于 2014-8-31 14:27:23

改进教法,让高年级的英语课堂不再沉寂

语言学习的规律表明: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应该保持平衡。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或很少输出,这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语言学习。说起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很多老师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到:boring(无聊的),difficult(困难的)。教过低高年级的老师也一定深有同感: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学习英语的兴趣非常的高涨,喜欢模仿,乐于开口。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主思维的成长,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量却越来越少了。老师设计的一些活动学生不愿主动参与,任凭你热情再高,讲台下就是一片沉寂,高年级的英语课堂气氛显得活力不足。长此以往,不但教师疲惫,学生倦怠,更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英语的新鲜感和兴趣慢慢褪去,他们更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害羞和害怕出错的心理逐渐上涨。另一方面,有的教师以教学内容增多,难度加大,时间不够为由,课堂形式仅以机械的“读、背 、对话”形式存在,教学方法简单,老套,没有关注到学生一天天产生的变化,而是以不变应万变。基于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和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现状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要打破这种沉寂的局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住兴趣点,激发学生的谈话欲望。1、多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谈话内容和方式。小学英语教材本身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如同学们最爱逛的公园、动物园;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牛奶、冰淇淋;同学们挂在嘴边的一些日常礼貌用语;还有学生自身的、家庭的、学校的生活内容等。但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于是,我或根据交际需要对教材内容做适当调整;或创设尽量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例如:在6B《The seasons》一课中,教材用一般现在时句型介绍了一年四季的特点和主人公最喜欢的季节。我认为这两个句型在实际操练中还是比较简单的,学生很快能掌握。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关注更多的还有下一天甚至下一阶段的天气情况,我应该教会学生用英语来作天气预报。于是,我就结合生活实际,教学生使用it will be…的句型来做天气预报,让句型操练更加接近实际生活。同时,让学生根据天气情况,用You’d better wear …的句型来给出穿衣指数,进一步的拓展了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让学生模拟天气预报员预报天气情况。这样,学生就在更接近生活实际的场景下学习和使用语言,做到学用的结合。在上《on the farm》一课时,我在教室墙壁的四周贴上了各种动物,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有置身农场的感觉,然后带领学生参观这个农场,认识各种动物及其习性;在上《Christmas》时,伴着轻快的圣诞歌曲,老师身着圣诞老人的衣服,背着装有礼物的长筒袜,进入教室,学生很快就能感受到这种节日的气氛…… 2、交际形式尽可能多样和有趣。学生到了高年级,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多年的英语学习经验让他们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不了更多的热情和兴趣,所以教师要想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兴趣还应在授课方式上动足脑筋。比如:学生对以往的开火车接龙的操练方式感到单调乏味,可以用抛球接龙的方式作替换;学生在课堂上表达的主动性差,可以采用‘hot seat’的形式让学生轮流坐“热板凳”,并可以对坐上“热板凳”的同学畅所欲言式地提问,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交流欲望;对于任何一个可能激起学生共鸣的话题,教师都可以采用“话题接龙”的方式让学生多方参与,发散思维,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也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感到:用英语来思维和说话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扎实地学好每一课,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成篇的英语。 二.淡化知识点,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1、处理好分散和分层的关系。据我分析:学生到了高年级,英语学习出现两级分化现象,很多学困生学起新课感到无从下手,除了基础没有打好、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欠主动等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不当:操之过急或者根本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牛津小学英语高年级的课文不仅篇幅长,知识点也颇多,如果指望让学生一节课吃透,第二天就能背诵,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很多学生学习新课没有兴趣,一想到要背诵那么大段的英文就感到害怕。我认为,消除这种畏难情绪的关键就是施行单元整体教学。一节课上,不要把知识点摆得过密,更不用面面俱到,教师应统筹分配一个单元的重难点及知识点,把他们分散到几个课时来训练。同时对新知的呈现及训练还应有一个分层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如:第一课时以感知为主,渗透较少的知识点;第二课时,注重模仿式的操练;第三课时,要求学生能独立运用所学知识整体运用。相信如此科学的教材处理方式,加上师生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再加上教师对学困生真诚的关心与帮助,一定能让更多的学生爱上英语。 2、重视模仿,让语法教学不露痕迹。儿童的语言是在不断模仿中形成的。在训练学生英语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模仿自己的语言。学生在机械模仿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句型结构,体会语法规则,自然不会感到英语语法难学。 例如,在教学6B Unit1《 Who isyounger?》B部分,即形容词的比较级的时候,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模仿表达:A.出示两张照片,一张Ben的爷爷,另一张老师的爷爷。然后说:“Ben’s grandfather is old. My grandfather is old, too. My grandfatheris older than Ben’s grandfather.” 利用课件呈现句子,并将“olderthan” 用红色标出。B. 问学生:“Howold are you?”       学生回答:“I’mtwelve.”       老师再问:“Whois older than him?Who is thirteen?”       学生明白后举起手。       老师说:“I’mtwenty-seven. I’m older than him.”       引导学生模仿老师说话,如:“I’mthirteen.I’m older than him.”       多个学生说过后,老师提问一个刚才没有举手的同学,问:“How old are you?”        学生回答:“I’mtwelve/eleven.”       老师指着一个13岁的同学,问:“Are you older than her?”      学生回答:“No.”       老师说:“You’reyounger than him. My son is three.My son is younger than you.”       再引导其他学生表达:“I’meleven/ twelve. I’m younger than her.”C. .鼓励学生用“I’molder/ younger than …”进行表达。   单词tall, short, fat, thin, strong, heavy的比较级用法均用以上方式呈现,并鼓励学生表达。    不需教师讲解句型结构和语法规则,学生在不断的模仿表达过程中,已经不由自主地使用了形容词的比较级用法。在红色板书的视觉冲击下、在听觉上输入了这么多比较级的语言现象之后,只需教师三言两语的点拨,语法规则就如刻在学生脑海一样。这样的语法教学方式不仅让语法变得简单易懂,又不露痕迹地让学生敢于对新知开口,打破了课堂语法练习时死气沉沉的局面。 三、活动——给学生多一点空间。这里的“空间”既指思维空间,亦指展示空间。学生到了高年级,他们的知识容量应该与表达能力成正比,可是我们却常常在高年级的英语课堂上听不见学生的声音,或者即使有也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句型操练上,满堂课可能更多地会被一些应试题型所充斥。这样的课堂只能教学生学会做题,而学不会用英语交流的本领。笔者认为,越是到了高年级,越应该还学生更多的课堂主动权,让学生在三五成群的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发展口语交际技能,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驾驭语言。同时,课堂上也应该给学生多一点展示的空间,如:让学生给课文配配音,几人合作复述一下课文,或者按照课文的逻辑来续编个情景对话……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求知欲的锦囊,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给学生多留一点空间,就会发掘出学生内在潜藏的无限创造力,那么学生们获得的将不仅仅是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还有思维的灵动,个性的发展…… 四、鼓励——使学生多一份自信。如果说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开启儿童们语言学习之“门”的钥匙,那么鼓励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催化剂了。我在实践中发现,语言激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知识的掌握。在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已能模仿,或者能很好地理解老师的意图时,教师就不妨慷慨地使用一些赞美之辞,以满足学生的荣誉动机,使其兴奋愉悦,积极性高。真诚而坦率地赞美,不仅使学生精神振奋,上起英语课来更认真,而且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近,课堂气氛融洽和谐。体态语言的激励在英语教学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受英语、理解英语、欣赏英语、表现英语、创作英语的能力”往往通过教师体态语言的激励而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因此,除了用一些激励性的英语词汇以外,在一些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我常常会用一些表情、手势或是肢体语言让学生领会。如教师以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微微摇头,暗示他们纠偏补漏。这些做法比批评委婉得多,学生也容易认同合作。又如在碰到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时,如果点名批评容易打破和谐的氛围,不妨走近那名学生,用眼神悄悄制止,鼓励他做出教师期待中的反映。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激励学生始终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需要灵活多样,这样的课堂才不会沉寂,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分享着学习的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改进教法,让高年级的英语课堂不再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