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篇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语篇是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好材料,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步入高年级《牛津小学英语》课本的语篇就变得较长,容量较大,语篇中涉及一定量的生词、句型以及文化背景知识。许多教师觉得语篇教学难以把握,难教、怕教,这成为小学英语教师们的共识。受应试功利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是停留在单词和句型教学,大大影响了语篇教学的实效。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语篇教学成为小学英语教师共同探讨的课题。 我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语篇教学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探索。 一、分析学情的“有效性”——明确目标 一般我在拿到一篇语篇材料时,都首先会对教材、学情作一个详细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例如6AUnit 6 Holidays Part A这段语篇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已学过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中的be动词的过去式、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及少数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本单元围绕“谈论节日里所做的事”这一话题展开教学活动。这是一个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东西方节日风俗、节日的时间和人们通常会有什么活动。在明确这个语篇中的教学目标、分析了学情后,我下一步就对教学内容进行优效、精美的设计。 二、 指导预习的“有效性”——有备而学 语篇相对来说比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文化信息较丰富,教学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在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教学,那么学习基础一般或者薄弱的学生就无法很好地进行学习。因此我就对学生加强预习指导,布置学生进行语篇分析,让学生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语篇学习。例如:在图片中看见了谁?在哪里?说了什么?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指导。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我就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有的比较简单易懂的对话文章,我就提出几个提纲契领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先找找答案。例如6AUnit 2 Ben’s Birthday Part A,文章比较简单,在布置学生预习时,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a. Who’s Jim? b. Are Ben and Jim good friends? c. When’s Ben’ birthday? When’s Jim’sBirthday? d. What would Ben like as a birthdaypresent? 学生带着这四个问题预习,那么在学习课文时,他们就能很顺利地理清文章的思路,轻松完成对语篇的理解。 三、学中导入的“有效性”——情境创设 教师要设计有意义的情景,为学生创造产生语篇的条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情景创设的组织者。要善于结合课堂的实际需要,利用多媒体、 自制教具、简笔画、手势、肢体语言等来创设有意义的情景,让学生能积极地根据目标语言,经过思维的加工,从而有创造性地输出。我采用过的情境创设的方法有:1、利用实物,巧设情境。2、语言描述,引入情境3、利用动作、表情等体态语,展现情境。4、利用图片、简笔画、图画,展示烘托情境。5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创设情境。6、音乐(歌曲)伴随,展现情境。7、利用表演,体会情境。8、教学光碟,移植情境。高效的导入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热情,并且化解学习内容的难度,实现由旧向新的自然过渡,从而达到优化英语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5B Unit6 A PElesson时,我采用:“听指令,做动作:全身反应” 的导入方式: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T: Good morning ,Miss Liu! T: OK. Come to theblackboard,everybody! Now stand in a line. Zhao Yu…you’re here. Now Wang Xin.NowXu Jian. OK. Now follow me, please. Let’s dosome exercise. Put your feet together. Jump up anddown five times. Now, put your hands on your head andturn left and right. Do this ten times. Lift up your left leg then lift up yourright leg. ... 这是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最基本的一种活动形式:学生听老师发出指令,边听指令,边做动作。学生在模仿中明白他们要做出什么动作,会觉得格外有趣。同时这也为我们下面教学作准备 (本堂课是关于一些体育指令语的语篇学习)。当学生十分熟悉此类活动时,可以轮流向其他同学发出这些指令。体现了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体验愉悦式的教学方式。 四、 把握主线的“有效性”——问题引领 一节课如果没有一条主线或一个主题,教学过程就会显得比较乱,留给学生的印象就不深。成功的英语课要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一条主题鲜明的“教学主线”,“教学主线”就好比是一堂课的“灵魂”,各项课堂活动将围绕它开展并通过它进行发散与拓展。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从整体教学入手,根据语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预习时准备的问题。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 1、预测与追问相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引导学生的阅读理解。 在语篇教学中,预测能够鼓励学生根据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标题或图片进行大胆猜测,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追问即“二度提问”,能再次激活学生思维,启发主动质疑,促进深入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1 Public signs 中Part E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Mr Smith 在公园散步,看到草坪上有10元钱,由于捡钱时践踏草坪而被罚款10元。组织学生阅读前,我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了Mr Smith先生看到10元钱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进行预测:1.Is the note Mr Smith’s? 2.Does he pick it up? 3.Can you guess whathappens? 学生的猜测是五花八门的:That is Mr Smith’s money, he picks it up and goes home./The ten-yuan note is not MrSmith’s. He picks it up and gives it back to the owner.…对于学生的每一种猜测,我都点头赞许,不公布答案,促使学生迫切想要了解这个故事的情节发展,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在学生猜测并阅读后,我向学生提问What is Mr Smith doing?并连续追问以下问题: 1.Where ishe taking a walk ? 2.What does he see on the grass? 3. Does he pick theten-yuan note up? 4. How does he pick it up? 5.Who comes up to him? 6.Is therea sign on the grass? 7.What does it mean? 8.Does Mr Smith give ten yuan to thepark keeper? 通过逐层深入的追问,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引导了学生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2、听力与提问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把握语篇的主旨大意。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时常呈现A部分的情景作为听力材料,同时,出示一些简单问题,让学生做到边听边思考问题,把注意力放在对文章的整体认识上,而不使思维停顿在某一个音或词上,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进行搜索,猜测意义,预设内容的发展。如在6A Unit 6 Holidays A部分语篇的教学中,我在组织学生整体听课文的同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What date is it today? What are Mr Green and his students doing? Howmany holiday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at are they? 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整体,突显了节日背景下人物的谈话,因势利导,我组织学生理解体会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re getting very excited.这句话的含义。紧接着,我再出示以下问题: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each holiday? What’s Ben’s favourite holiday? What’s Yang Ling’s favourite holiday? 组织学生再听来思考问题,同时,确保学生对文章语音、语调、节奏的逼真模仿以及语句的理解。通过组织学生听力与提问相结合的训练,不但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听力习惯及良好的英语语感,而且促使学生整体把握了语篇的含义。我们小学生具有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心理负担轻、表现欲和创造精神强等特点,这正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优势所在。 谢谢您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