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篇教学的点点体会
前段时间,有机会观赏了市里骨干教师培训班的老师们在我校执教的观摩汇报课:李兰芳老师执教的是4AUnit6 Whose gloves?,陶良丽老师执教的是3AUnit 7 It’s nice,杨爱珍老师执教的6AUnit 5 On the farm,以及教研室张主任的讲座,在观看了汇报课和讲座后,让我们这些农村学校的老师受益匪浅,特别是对三四年级的对话教学和五六年级的语篇教学有了更明确的指导方向。在此我就陶老师的对话教学和杨老师的语篇教学结合我所上的这两节课谈谈我的点点体会。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三四年级的对话教学,对于我这个从未教过三年级的老师来说一直是个困惑,所以听到张主任介绍陶良丽老师要在常态下即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上三年级的课时,我特期待看看陶老师是如何组织课堂的,而且三年级的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不长,对于课堂用语的掌握还有限,一般到外面所听的课几乎都会使用多媒体,有时候甚至觉得没有多媒体,公开课似乎很难开展,所以一直期望看到常态下得公开课。陶老师的这节三年级的课充分利用了我们每天都穿的衣服,每天都使用的文具,操练本课的重点句型This is …,That’s …,Look at…,It’ssmart. It’s pretty. It’s nice. How nice!以及his 和her 的区别,整节课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对知识的掌握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我上It’s nice这节课之前我认真复习巩固了一下陶老师的课,对她的思路作了大致的分析,特别是在对话教学中的pre-reading, while-reading and post-reading 在时间方面的分配,以及如何将仅有几个轮回的对话设计的更具整体性,从而进一步修改我的教案,在我所设计的这节课上,同样也没有过多的依赖多媒体,只是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两个操练的活动,复习已学的旧知和巩固本节课的新知。通过课后的反思我发现,学生对于This is… 和That’s…的掌握不够,不能正确的区分,可能是因为课堂上引导的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部分学生不清楚他们的正确含义。在拓展部分利用本课的重点句型和所学单词进行操练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的表达出来,做到学有所用。在举办这次活动之前,我们六年级的班已经在集体备课时上过了On the farm 这节课,我的教学过程是利用Free talk 引出本课的课题,设计由易到难的表格让学生采用不同方式的读,整体感知并理解课文,再利用已有的表格复述课文,介绍Helen 和Nancy分别怎样度过假期的,在post-reading 部分先示范介绍自己的周末,让学生尝试着模仿介绍他们的周末或假期,整节课的层次分明,但是由于课前我只注重备课本,备教师,却忽略了备学生,有些环节的设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特别是在复述部分,示范不够到位,部分学生无从下手,另外在Free talk 的环节时间掌握的也不到位,导致拓展部分没能很好的开展。在杨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中,我觉得她在while-reading这个环节中所设计的任务多样化,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操练活动中理解课文,相比较我的表格就比较单一,在复述课文的部分,杨老师的设计也比较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简洁明了,学生很容易根据提示完成复述的任务,包括后面的拓展部分,任务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设计的,每个环节设计的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分明,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不管是三四年级的对话教学还是五六年级语篇教学,我们都应该努力地从实际的课堂中慢慢摸索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方法,做到授人以渔,而非仅仅授人以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