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煮书”到“煮课”
得知自己在“姜堰市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欣喜之余,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客观上说,自己能取得这一成绩,应该得益于于永正老师所提倡的“煮书”和“煮课”。“煮书”,即备课时的钻研,认真地与文本对话,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在接到通知,得知是在三年级讲4A第二单元对话,我就感到困难。本来,就是在四年级讲这一内容也是挺难的,别说是在三年级了。怎么办?“煮书”啊!我认真分析了3B的学习内容以及将要讲的内容,发现两者有很多联系。一是动物词大部分都学过,二是句型也学过,三是购物用语刚讲过。这就为我的教学减轻了不少负担。设计教学时,对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我通过复习带出来以后,便把重心放在了其他方面,事实证明,我的安排是正确的。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我就设计了不少的教学活动。比如:猜动物说句型,唱歌,说chant,等等。
“煮课”,即上课之前反复地说课,仔细和纸上的那个“教学预设”对话,和“学生”(假设存在)对话,实现最好的选择,力争把孩子们教出灵性和悟性来。在“煮课”过程中,我想到通知时所说的“一部分学生在台上,一部分学生在台下”,就不断告诫自己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顾台上的30名学生,而丢了台下的其他学生。后来陪同我一起去的同志说只有我在“面向全体学生”这个方面做得最好。现在想来,这可能也是我能获得一等奖的重要原因吧。
好课源于“煮书”和“煮课”。“煮书”是一种静态的思考,是“纸上谈”,而“煮课”则是一种动态的行为,是“嘴上说”。如果说“纸上谈”较多的带有个人经验和喜好,那么“嘴上说”则要多了一份理智和冷静,多了一份深入选择和细致调整。
如果我们“纸上谈”之后,不实施“嘴上说”,不把教学设计反复“煮”几次,具体教学时就会有较多的不适应。所以,教学之前多“煮”一下自己的备课,多滤去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找到较好的教学突破,无疑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和自身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恭喜你获奖了!
不过,我想请教一下你,你们的“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中有没有板书和简笔画一项,附带英文版“设计意图”?
我们市也举办这样的活动,救命呀!
回复 #2 心情美丽 的帖子
我们是三步走:首先是英语专业考试,然后是看录象课,写反思,通过这两轮后,进行上课. 恭喜你了. :victory: :victory: 可喜可贺!继续加油! 祝贺,加油! 文章也写得不错,祝贺你 :victory: 你好厉害呀,我得加油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