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国出生的儿童可能用英语思维(Thinking in English)吗?不可能!但我们教师应该对儿童从小就注意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为以后过渡到真正的英语思维、自如地用英语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要使初学语言者发展语言思维能力,重要是的让他们充分进行内部语言活动。而听和读是由外部语言转换为内部语言进行思维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学生进行英语思维能力的训练,我在实际上的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1、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培养英语思维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最基础的学习动力。如果学生连学习英语的兴趣都没有了,又怎么会试着用英语思维呢?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中我做到了: 1.1 教师的心理准备:不急于求成,允许学生犯错误。绝不能因为纠正学生的读音,而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打掉了,特别是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 以儿童学习汉语为例,他一生下来,他爸爸、妈妈便开始教他说话,大约经过了一年时间沉默期(silent period),才会说一些简单的词句。而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就相当于这个沉默期(silent period)。所以这段时间对学生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要求太过严格。 1.2 让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学习英语兴趣。直观教学在小学英语中显得非常重要。由于条件限制,学校缺乏必要的挂图,我就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一周后,一些“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愿意来上英语课。 1.3 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有些小学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有一次,我把班上的几个爱打电子游戏的学生叫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让他们见识“红色警戒”、“沙丘2000”、“星际争霸”等游戏。那令人震憾的32位音效,赏心悦目的3D动画,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很快地,他们就融入游戏之中。但每每就在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即将解放全人类,实现心中梦想时,屏幕上却出现了数行的英文提示,这些学生全傻眼了,这时我就在旁边轻描淡写地给予翻译。学生顿悟:下世纪,玩,也要懂英语。事后,我发现英语课上,这几个学生“重新做人”了。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 1.4 以儿歌,游戏,韵句和TPR游戏等其它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长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2、 利用环境气氛建设来对学生进行英语影响,是对学生进行英语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W·布莱(Robert W. Blair)曾指出,只有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而且能有办法理解语言的内容,并去接受这些语言,那就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了各种环境建设,让学生在各种环境中都能感受到英语,让学生在这些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打下初步的英语思维基础。 2.1 课堂环境建设。教师在课堂上尽里用英语授课。学生每天的生活的环境是充满汉语声音的世界里,这给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带来不少困难,所以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该尽量用英语授课,可能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听不懂,这时教师尽量不去迁就学生。能用动作表示的可一面说一面做,让学生在看教师的表演中体会意思,跟教师或录音机模仿音的过程中进行初步的思维训练,不能用动作表示的,可借助于现代化的电教手段,让学生明白其中的意思,让学生在模仿说,模仿做中培养初步的英语思维能力。如:教师讲句型What’s this? What’s that? It’s a ...时,可拿一个茶杯放到讲桌上,问学生:What’s this? 学生就能回答:It’s a cup.通过不断的变换实物,如钢笔、书本、刀子等,学生对这一句型也就很快掌握了。当然较难用实物的可用图片,即进行看图说话练习,如教师右手拿一张画有car的图片问: T: What’s this? S: It’s a car.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应是个演员,要能表演,要手舞足蹈,用手势、动作、表情、语调传神。不要温文尔雅,死板板地坐在讲台上,也不下来走走,这样的教师是不会成功的。”这就给英语教师,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在课堂中当好老师,还要当好演员、做好导演,让学生在跟随你的表演中,跟你的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得到英语思维的培养。 2.2 学生第一思维环境建设。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受到来自第一次见到、学到的东西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进行教学可能清楚地建立起“物体——单词(或句)”的大脑映像方式,避免“英语-----汉语-----实物”的三角式思维关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直接见了物体反应出的是英语单词,而不是先是汉语,然后再翻译成英语。例如,教师拿的实物杯子来教学生“Cup”这个词,和教师在黑板上写上“杯子”两个汉字,然后再教“Cup”这个词,这两种教法是不一样的。前者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的映像方式便是“物体----单词”的大脑映像方式,而后者则是建立的老三角式的思维方式。显然,第二种方法是不可能给学生的英语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的。 2.3 班级环境建设。这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硬环境建设,二是软环境建设。所谓硬环境建设,就是在班级中张贴用英语写成的海报,在窗户、门子、黑板等班级物体贴上相应的英语单词,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英语的世界里,日日受其影响。所谓软环境建设,就是要培养“大家学英语、大家用英语”的良好班风、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教师教材上没有但很实用一些日常用语,如“May I come in?” “Come in, please”等,让学生乐于用,乐于说。 2.4 学校环境建设。在学校建立的宣传牌上,用英语翻译出上面的汉语,如我们学校的草地上有块牌子“因为你的爱,小草绿了,花儿红了”,在汉语的底下便有着“For your love, the grass is green, the flower is out”的翻译,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英语的存在,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我们学校还对所有的任课教师作了英语培训,基本上每个教师都能在日常用语方面作一些简单的交流,这就无形当中又给学生做了一定的榜样,产生了一些影响——让学生一进学校,便感受到英语氛围,让学生在在这种氛围中得到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3、 多种教学方法并举,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英语思维训练的重要保证。 广州师范学院张国杨和朱亚夫指出:“在具体的外语教学实践中,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教师、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情况的不同,选用一种最为适合的方法,以此为主,兼取各家之长,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与一直指导我区英语教学的山师杨敏教授所提出的“柔性教学法”在精神上一致的,即:不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采取各家所长,为己所用。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借鉴交际法、直接法、全身反应法、沉浸法、口语法和表演法等多种外语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精华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根据我校班额大的实际情况,本着对每个同学负责的态度,进行了合作教学试验,让学生在合作教学中培养互相帮助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同伴压力下,不断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训练时,得到英语思维的良好训练。在小学低年级用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进行教学,既避免了汉语翻译,又能让学生准确理解句子或词的意思,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经实践证明是一种非常适合低年级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总之,小学生虽然不能用英语思维,但教师应当从各个方面不断影响、刺激学生,为以后过渡到英语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主要参加书目: 1.周国光著:《汉语句法结构习得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4.彭那祺编 《彭那祺谈英语交际性教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England) Karen E. Johnson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版回复 1# 的帖子
学习了!!!!! 跟小学生谈这个?虽然现在的小学生不比我们那时,
但是还是要问,你上小学的时候是这样学英语的?
God knows
回复 1# 的帖子
写得非常棒,学习了.以后多传些你的佳作. 谢谢分享,受益匪浅 我女儿学校的英语老师要求学生把汉语意思写在每个英语单词或句子下面,我不准孩子写,孩子说要被老师罚,孩子左右为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