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zhicao 发表于 2008-4-24 17:01:04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师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师 作者:郦剑琳   4/6/2008
1)兴趣和信心
在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之前,教师是不是应该首先反思一下自己对教学工作和教学对象的兴趣和信心:热爱教学工作吗?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足够的兴趣吗?爱自己的学生吗?对学生的爱附加了条件吗?面对教学任务、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总能出色地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吗?是把自己的工作当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来做,还是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来做?是发自内心的关注学生的成长,还是仅仅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工作对象?是否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对教书育人工作有没有持久的热情和追求?对以上问题的不同回答,不仅会对教师的教学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造成不同潜移默化的影响。
2)积极的情感态度
新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积极的情感。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教师对人生、对社会、对工作、对学校、对他人的一般认识和态度,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传达给学生并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一个教师自己的心理世界是灰暗或是扭曲的,这样的教师即使主观上再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也不可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的积极情感中最重要、对教学影响最大的一点最就是是否热爱教学工作、是否热爱学生。“从每个人受教育的经历来说,对教师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它的学问,不是它的才华,而是它的人品。优秀的教师是哪些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把学校看作自己的家庭,把教育看作自己的生命的人”。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关爱和信心,会极大地促使学生情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会同时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这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罗森塔尔效应。从“赏识教育”到“理解教育”等种种教育实践,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就是教师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的积极情感,用思想去点燃思想,用爱去催生爱,用信心去激发信心,用个性去创造个性。教师应经常反思:对教师工作和教育现状有正确理解吗?能正确处理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吗?能够正确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合不如意吗?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吗?在教学工作中面对学生的各种表现,无论是期望的和不期望的,满意的和不满意的,都有公正的理解和评价态度吗?能够做到对所有学生不论学习成绩,家庭背景,性格特征,都能够发自内心地热爱吗?
3)教学策略和自我发展策略
教师的教学应该是一个永恒的动态过程。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反思、积累、改革、突破,在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教师不妨经常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心理特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备课是不是很充分且有针对性;是否习惯于进行教学反思并经常做教学日记,进行阶段性总结;能否够经常自觉关注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学术动向和前沿的教学思想,跟上本专业的最新发展;能否经常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客观分析,自我调控,找出改进教学策略的途径;是否善于利用期刊、报纸、图书、网络和其他信息手段得到自己需要的资料;是否经常与同行交流;有没有研究与探索的习惯等。此外,教师的自我发展策略中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教师不要“述而不著”。实践的东西往往有待于提炼上升到理论的东西才更系统、更精确,也容易实现更大的价值。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自己在教学中成功的体会,应提炼出来与别人交流,这是一个双赢策略。大家都这样做,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就能较快的提高。当然,教师把自己的成果拿出来与人分享时,要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做到对自负责也对读者负责。题目要小要精,反对大而空;材料要真要细,不能误导读者;观点要新要独特,反对炒冷饭、赶时髦。应本着真实、简明、原创、有益的原则,反对低层次的重复劳动。
4)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教师不仅要以发展的眼观看待学生,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教师希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教师自己是不是也在自主学习,教师自己的实践能力又如何呢?是否在不断进修,不断探索,自我加压,自我监督,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能不能把所学教学法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学生心理发展知识以及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等理论不断地应用到教学中来?能不能在教学中不断检验这些理论的可靠性?能不能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是完成领导校长交给的教学任务还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事业?是迫于制度压力应付检查而备课、批改作业还是自觉自发地钻研?是照本宣科还是追求实际教学效果?
5)教学工作中的合作意识
教师的合作意识表现在上下级合作、同行合作、与学生的合作等几个层面。合格的教师应该以主人公的身份主动与校长和各级领导合作、主动承担工作、及时沟通、主动参与并对学校发展和教学工作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而不是简单地执行指令、完成任务。同事之间的合作要求教师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促进同事间既有竞争又合作共进的良好关系的形成,养成经常互相听课评课、研究切磋、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的习惯。同事合作的延伸形式是对外交流,好的教师不应闭关自守,而要有开放的眼界,经常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与校外的同行切磋,经常阅读学术刊物,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观摩会,交流会。在对外交流受到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善于充分利用本校或者兄弟学校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优秀教师的课要听,一般教师的课也要听;本学科的课要听,其他学科的课也要听。后者往往被忽视,比如英语教师完全可以在语文课上甚至数学课上得到很多启发。教师之间的真诚合作可以使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水涨船高,实现互助双赢。此外,教师的教学合作中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就是教师要善于与自己的学生合作。道理很简单,学生是教师工作的目的和归宿,而学生又是有着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动个体。教师的工作能否生效,与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否主动配合直接相关,所以教师需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调整。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居高临下;共建民主大家庭而不是一言堂;做学生的朋友而不是权威。
6)教学创新
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就要有创新意识。虽然教师的创新不是发明创造什么产品,但教学中有没有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受自己老师授课方式的影响,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程序是多年不变的,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课就应该这么上,天经地义,从不考虑改变,这种格式化的思维定势对教师的成长是个极大的障碍。一个长期用同一种方法处理教学内容的教师就不容易让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教师是不思进取、满足现状,还是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否创造性地理解和改善师生关系;能否创造性的组织教学;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立足实践需要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和调整,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能否探求新的教学途径,尝试寻找更有效的方法;能否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测试评价;所有这一切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学生的成长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创造需有冲破传统的自信和勇气。拿教学法来说,至今为止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教学法是公认最好的、最有效的,以后也不会有。这正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流派不断发展的原因,也是由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属性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更新共同决定的。某一种教学流派中的具体教学方法,如英语教学中的功能法、任务教学法等,不同教师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也不尽一致甚至相去甚远。人们习惯于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进行改造,以适应具体的需要,这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表现。许多教学法都由普通教师中吸取营养逐渐凝练而成,所以教师在搞教学创新时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做法没有理论依据,不够经典。其实只要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都应该说是好的方法,你今天的成功的方法就有可能成为明天的经典。另一方面,创新也需要有立足实践的严谨态度,也不是无目的地无方向地随意乱来,一定的理论指导和预先计划总是必要的。
7)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实践
终身学习首先应从教师做起,教师应率先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一个人不是从师范院校毕业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合格的教师需要不间断地实践、反思、学习、提高。学生终身学习,教师也要终身学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常年不变的教师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就是那些已经成为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的成熟型教师,如果停滞不前,不经常更新知识、调整策略,经过一个时期,也会变得不再适应学生的要求,沦为不合格的教师。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教师的行业准入门槛也会相应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时时更新学科知识,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目标和学生需要的新变化。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里面也有这样一层含义,合格教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
教师素质和教师发展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的因素远不止这些。从学科和专业修养到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从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到学科教育学、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从学科教学法的研究到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从教学的组织调控到各种教学技术和方法的运用;从学生个性特征的把握到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从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到教育创新;从教师的教育哲学和教育史的修养到个人教育思想的形成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发展研究中的课题。以上所及仅是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为参照,来检讨教师的素质和教师发展,是对教师的一些起点性的要求。教师发展是一条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路,这里涉及的内容只是这条路的起始阶段。路是没有尽头的,所以终身学习才有必要。

wzy19856170 发表于 2008-4-24 18:15:16

沙发 写的很好

yunzhicao 发表于 2008-4-27 18:55:09

很不错的文章,大家多看看,借鉴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