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有必要全部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全英的课堂教学才是最好的(English-English classes are the best classes in China)。有人认为翻译不重要,不考虑文化差异,母语阻碍了外语学习,因此母语不应出现在英语教学中。我觉得一些抽象的、复杂的内容不仅可以,而且应该用汉语解释,毕竟学生们已经掌握了自己的母语,适当利用母语进行讲解和解释,可以做到快速理解。现在那么多的公开课,一点母语都没有,全是英英互动,学生用英语对答如流,似乎不用教授什么都会了,这不是公开做秀吗?当然让学生多接触目的语,多创设英语场景,包括课外活动使用英语无可非议,是正确的外语教学原则,即使多用目的语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多接触目的语,控制母语使用,但在必要时还要使用母语,母语不能够完全排除在外。有时候使用母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西兰著名作家Lewis强调,学习外语最好的方法,一个是翻译,另一个是重复。我还认为翻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和考试方法。对学生来说,母语学得好,对外语学习是一个促进,是一种正迁移,为什么不利用好?这种促进和正迁移同样适用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美国的国家外语教学标准包含有五个C: communication, cultures, connections, comparisons, communities。cultures时强调不同国家的文化,强调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且通过学习又加深了对母语文化的了解,这是一种双赢。comparisons指的是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比较。我们怎么能把母语扔掉了?要把中国人变成外国人吗?我一直坚持认为,翻译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很多的译著,各种翻译人才奇缺,翻译水平低下,直接影响中西沟通与合作,这与我们长期在外语教学中排斥母语,忽视母语的作用不无关系,应尽早纠正。 学习一门外语的最好方法就是忘记母语,最少是脱离母语。如果是简单交流用的英语,英文中文对照就可以了呵呵。但是真正的英语还是脱离母语的好 我觉得必要时可以使用母语.比如前段时间我刚刚上了一节研讨课,试卷评讲课,试问这样的课型不讲母语学生能听懂吗?当然,我们应该尽量不说母语,但不能绝对化. 做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学习外语有些时候当然要借助母来帮助识记和理解,但有时候还要尽量为学生创设英语交际的情境,又要多用英语表达,所以要适时、适量。 用母语授课,表面看起来效率很高,但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学英语那么多年,英语水平还是那样?
用英文授课,最重要的是让学习者不只学语言知识,还学习语言的思维方式,这才是学好语言的必胜之道. "当前我国很多的译著,各种翻译人才奇缺,翻译水平低下"
我不认为这些人是母语学得不好,才不会翻译.而是他们不能彻底理解外国文化,思维方式等,所以才找不到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最佳连接点. 我们当然知道要训练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但如果学生都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请问他们如何进行思维啊?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传递给学生的,要不我们根本不用学习其他的语言了,只要互相比划不就行了吗?英语中也是有很多的语法现象的,这些不借助母语能总结出来吗?不了解这些最基本的语法,学生如何学习? 当然,文化这东西很重要.甚至可以说至关重要.而关于这一点,早在九几年就有人开始关注了.近几年更是炙手可热,只不过真正踏踏实实将其运用到课堂中去的人还很少很少.我们学校虽然成立了与此相关的课题组,但收效却也不是很大,一切都在摸索之中. 我觉得高年级在讲解语法时,还是要用中文解释哦! 理论上讲用英语组织课堂是最好的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的方法之一,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词汇量、理解力等,需要教师用简单的词汇加上适当的生词以及体态语辅助学生理解,必要时还是离不开母语的帮助。毕竟我们的宗旨是提高课堂实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学生词汇量等的逐渐成熟,也可以逐渐脱离母语。大学就基本上是全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