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让我们也"讨论"一回

洛尘 2006-11-20 08:52 [复制链接]
让我们也"讨论"一回
                                        洛尘
对于小学英语学科而言,受其语言知识的限制,其“讨论”并非是一种探究性质的、对某些事物真谛的追求,而是通过这种有实际意义的形式为载体,使其进行一些简单的多边交流,从语言教学上说,这种形式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因为只有调动起学生的语言思维功能,才能使他们在不断的复现接触,综合运用中将语言知识掌握的更为牢固。
但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性,不仅滥用小组讨论等方式,而且就此活动形式而言,经常能看到学生由于缺乏指导和一定的定向要求,造成学生的讨论缺乏目的性、组织性和有效性,而且很多都流于形式,从而形成了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乱乱哄哄”的局面。老师不知道学生到底在讨论什么,对课堂教学的秩序失去了控制。其实,课堂讨论的形式的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我们教师在运用这种形式时缺乏组织和调控的策略。
请看下面的一个课堂上的片段。
T: Who is this girl?   (电脑:Nancy和同学在一起图片) S: Nancy
T: One day Nancy wants to buy a book. Now she is in a book. But unfortunately, she meets a thief.  Now I give you five seconds, let’s memorize the thief’s appearance. Can you?
(电脑: 贼偷Nancy钱包的场面  贼从屏幕左边出现一直跑出屏幕右边消失    )
T: Time’s up!  Please talk about the thief with your partner and tell the appearance of the thief
(  S----S  discuss)
Who can tell me?     Is the thief tall?
S: No, he is not very tall.
S: The thief’s eyes are very small.
                           (T: Yes, he is a man with small eyes)
                              S1: He looks ugly. He is short
          (T: Yes, he is short.手势 You can see he is as short as Nancy)
                              S2: His coat is brown.
                          S3: The thief is not very tall. He is as tall as Nancy. He is about 40. He wears a brown coat. The coat is very dirty. He is ugly.
(T: Dirty coat? Really? Perhaps. You observed so carefully)
T:  Then Nancy asks a man. Who can catch this thief?
               S: The police.
分析: 此教学片段中有一个学生讨论的场面。这个讨论非常成功,有以下启示。
(1) 讨论目的明确,营造讨论氛围
    从该教学片段在整个一节课的功能来说,这是一个巩固环节,通过一个综合性的,有意义的半“游戏”半“意义”型的小活动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学生语言思维。同时图片教学资源创造了情景,并由老师生动地讲述材料背景,创设了一个人人能够说、人人乐说的课堂氛围
(2) 立足学生实际,提出讨论内容
任何形式必须是学生力所能及、乐于接受的,如果学生有排斥,则任何讨论都不能很好地进行。象这个讨论活动切合学生的语言实际,学生能够用上自己所学的前面的语言知识,一些语言表达力好的学生甚至可以运用funny, lovely, but这样的词汇丰富自己的表达。但同样一个语言情景,如果这个教师提问How do you think of a thief? Did the man always steal things? How did the man steal Nancy’s purse, can you act?不但和所复习内容无关,而且还超过了学生的所学语言知识和能力。
(3) 合作讨论的过渡示范
  从教师的材料“阐述”,到学生与学生自由讨论当中,教师有意识的搭起了小的“桥梁”,在学生一时不知道用如何的形式,如何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时,教师一句“Is he tall?”立刻引导了学生如何做。
(4)对学生讨论过程中的预见性控制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老师对于学生的各种回答成竹于胸,并做出各种点拨与对语言进行有效生成加工。例如一学生说:He is short. 教师紧接通过手势着说: Yes, you can see he is as short as Nancy.
这就表明作为组织讨论的教师必须针对讨论的问题,对讨论的效果进行先期的预测,才能掌握主动权,才能使讨论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对讨论的问题会有哪些想法?学生会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他们可能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讨论能达到什么样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教师都要事先预测一下,这样才能有效的组织和调控。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06-11-20 20:10:02
学生在小组讨论,这位老师是在小组里和学生交流呢?还是在和全班学生交流呢??
发表于 2006-11-21 16:17:03
如果能在讨论之前,老师让学生讨论的方向更为具体点。比如: how about his eyes? tall or short?先作个示范,那么学生在讨论中就有话可说,你问我答,思维的火花就会闪现。
发表于 2013-7-5 11:05:20
跟小组合作有异曲同工的意味。。。。。。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8-9 10:22:50
学习了,有益的探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