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达到"以言行事",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途径的理论基础来自于Krashen的"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任务型教学就是指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制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定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Ellis,1999)。"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英语学习和习得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而学生的主体性正是通过内化和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因而,任务型教学极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极少有机会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Nunan,1989)"。因此,任务型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并且其教学思想和任务设计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黄子成,2003:129)。任务型教学途径反映了时代对外语教学的需要,也反映了时代对外语教学问题的认识和解释。
《标准》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但并不是说我们在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只体现这一种教学法。它只是完成英语学习任务很多途径中重要的一种,但不是唯一的一种。"任务型教学法虽是从交际法发展而来的,但它却融会了多种教学法的合理成分,而不是排斥其它方法" 。因此,我认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任务型教学与综合折中的辨证统一,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体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