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的传奇
——李路柯个案的分析
昨天,在看电视的时候,偶然看到了江苏教育频道的“成长不烦恼”节目。这是一档以教育个案为切入点,分析当代教育观点的节目。我看到了李路柯的个案。
李路柯,女,现年25岁,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自幼跟随父母学习知识,曾经休学三次,跳级两次,15岁考入清华大学,成为清华最年轻的入校生,19岁又成为清华特许直升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她传奇般的经历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她父母对她的私塾式的教育方式更受到了许多教育界人士的评论。
李路柯从一岁起,父母便开始教其拼音和简单汉字,三岁学诗成文,五岁起阅读小说,她阅读的第一本小说竟然是《青春之歌》的简写本。七岁,李路柯开始上学了,但是她在学校里坐不住,成绩也不算好。当工程师的爸爸和当教师的妈妈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举措——让她休学!李路柯休学在家一年自学了小学所有的语文教材和一至三年级的数学课程。当她再次进入学校时,她直接跳级成为了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可是短短的一年后,李路柯再次休学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李路柯自学完了小学所有的数学教材和初中的所有语文课本。当她再次回到课堂里时,她已经成为了自己母亲初二班上的一名优等生了!可是,在初二学年结束后,李路柯第三次休学了!父亲让她休学的目的是为了考入更好的高中!那一年,李路柯在家补差补缺,成就了自己学习生涯中最值得纪念的壮举——在一年里阅读了近五十部小说。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李路柯完成了和其他人一样的初三到高三的学习生涯。但是她的传奇却震惊了许多人。一个从未学过化学的人,第一次化学只考了27分的人,在一年内成为了全校化学第一名。李路柯的传奇让人匪夷所思,让人不得其解。
在采访中,我听到了这样的理论:李路柯的父亲深信语文的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阅读小说能力的培养,是李路柯成功的最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位创造了传奇的父亲毫不掩饰的对当今的课本,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读性太差了!孩子们连读都不能读,还怎么能学好?”
在看完电视后,我辗转难眠。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英语的现行课本的可读性还是可以的。但为什么学生始终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呢?如果说语文的阅读能力是创造李路柯传奇的基础,那么英语阅读能力是否能够成为培养英语学习的另一种途径呢?学生如果会读,他们就能去看更多的材料,接触更多的知识点。如果不会读,可能连看的兴趣也没有了!你就是用尽各种方法逼着他们去朗读,去背诵,也不会有好效果。英语的兴趣又不像语文那样是可以靠外在的环境的培养,只能靠课堂中短短的四十分钟来慢慢培养。这样的培养往往要持续很久,效果还不一定明显。
如果我们可以换一个方法,在学习英语课文的基础上,像现行的语文教学那样,给学有余力的同学一定的课外阅读。可能对他们英语兴趣的培养要比单纯的课堂培养好很多。比如《英语儿歌集锦》、《英语幽默短文100篇》等等这些英语辅助材料,都是可读性非常强的。同时,在老师一定的指导下,学生的听、读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提高,会使得他们想去看更多的英语材料,更多的英语书籍。而这样一来,英语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助长。
我们并不能要求小学生在繁重的语、数课程压力下,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英语,但我们至少可以帮助他们在仅有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英语带来的快乐和成功。简短的幽默短文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将会成为英文阅读的起点,孩子们英语兴趣培养的起点。也许,我的观点只是个人的美好设想,但我相信有李路柯的传奇在先,我们也能创造出另一个英语学习的新天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5 17:02:0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