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课堂中“母语与英语”的使用
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传授英语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为交际听说读写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贯彻交际性原则,实现教学过程交际化,教师尽量运用英语教英语,加强交际性的操练,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达到能用英语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能力。
可是在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中,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并不多,有些教师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而不能恰当地用英语来表达,因此就过多的使用母语来解释或教学;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只有通过翻译,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语言,即使教师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学生也听得清清楚楚,仍然还要翻译一遍,这是一种误导。课堂教学中过多地使用母语教学英语的还是存在着一些弊端:
1 无法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中国大多数小学生都缺乏一种英语语言环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输入输出的都是母语,可能只有在英语课上学生才有机会接触英语,英语输入输出的量很有限。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事实上大部分学生的思维习惯仍然是依靠母语翻译来输入英语。例如:教师提问What day is it today?学生按习惯性思维肯定是先把这句话在脑中翻译成中文“今天星期几?”然后再找到答案,用英语来回答老师。如果教师在用英语问了一遍以后再用中文翻译一遍,那学生的思维过程又跳过了一步,他们本能地接受的是母语翻译的句子,而不去思考英文句子。这样仍然是一个用母语思考的过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有限的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
2 影响学生语感的形成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应当是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而产生,如果在课堂上过多地使用母语进行教学,学生就得不到较大信息量的输入,也就得不到一定量的积累。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形成也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教师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间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一种,而且是真实情景中进行交际的一种形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听说英语,做到用中学、学中用,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那么如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用英语教英语呢?
第一,教师应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接受这种用英语教英语的教学方式。随着社会上人们对英语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英语学习也越发的普遍,很多有条件的学校在一年级就开始开设英语口语课了,同时目前学生接受英语的年龄也在提前,有的甚至在幼儿园就有所接触。那么对于这样一大优势,我们应该让它尽量发挥出来。儿童对于一种新语言的敏感性和接受性绝对优于我们成人,这些孩子刚刚接触英语,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因此,我们理应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多的感受到这种语言的美妙和趣味,一定要听的多,说的多,而且输入和输出的信息量也一定要足。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英语教英语的方法应多样化。
1 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英语指令性语言敏感性的培养。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对于母语以外的语言都有一定的敏感性,教师应不断地给予听觉上的刺激,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的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用语以及指令性的语言。应指出的是教师所给出的指令性语言应尽量简洁明了,比如:Listen carefully! Look at ---. Open your books. Speak loudly, please. 等等。这样的句子都只有两三个单词组成,比较简洁,可以让学生马上就能领会教师的意思。在起始阶段如果用比较长的语句的话,会让学生觉得太难而不愿意接受。同时刚开始只靠教师嘴里发出种种口令,学生可能没办法立刻领会教师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配以动作来示意,让其会意。这样重复多次后,学生对这句口令就会有很深的印象了,并能牢固地掌握并使用该指令性的语言。当学生掌握简单的指令性语言之后,教师再来介绍较长的句型,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十分吃力了。例如在做游戏前,教师想要解释一下该游戏如何进行,那就可以用较慢的语速一遍或重复两遍进行叙述,并配以手势及动作,这样学生就能完全明白游戏的规则了。例如:在五年级教材中巩固现在进行时态的一般疑问句,游戏的规则是一位学生在表演一种动作,另一位学生站在其之前用句型Is he/she ---?其他学生作出相应的回答。教师可以用以下的句型进行描述游戏规则。I want one student to act. And the other one guesses what he/ she is doing. He can ask ‘Is he/she---?’If he is right, you should say ‘Yes, he is.’If he is wrong, you should say ‘No, he isn’t.’教师可以先作示范,让学生更明了。作为学生来讲,可能开始接受这些指令性语言并不容易,但久而久之,这些口令对他们来说可能就像是条件反射一样的自然而为之。慢慢地,学生们就可以接受更长的,更难的指令性语言,有些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能听一遍就能领会,他们会表现出很兴奋的情绪,同时也就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激起他们更大的兴趣。
2 语言是人民进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教师用英语上课,往往不是所学单词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新的情景把这些材料重新组合。在这过程中,学生势必会开动脑筋积极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想象等一系列活动来理解所学知识。这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培养学生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如果在英语教学的入门阶段,采用那种重讲解、机械模仿与背诵的单词教学方法,肯定不能适应小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那么,他们原有的兴趣和想学好英语的良好愿望,就会很快丧失殆尽。比如5B中的昆虫类单词,在学生预习的前提下,教师在新授时可以用简单的描述性的语句,然后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昆虫。例如:T: This kind of insect is black. It often sings loudly on hot days in summer. And it sings beautifully. What is it? 在教师进行描述的同时,学生的耳朵在接受听觉的刺激,头脑中也已经在搜索相应的信息了。这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一种锻炼,一种听力的锻炼,一种理解的锻炼,要比直接给出中文的描述性语言或者直接给出图片有趣的多,在学生猜测单词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单词辨别的过程,因为这一类的单词容易让学生造成混淆,通过教师的描述可以让他更清楚地掌握每种昆虫的特点。另外,对于一些不能直接以图片出现的单词或词组时,教师也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句进行解释,或者可以利用近义或反义词进行解释。例如:解释单词exciting ,It means something makes you feel happy. eg: The match is exciting. 解释单词excited, It means people who are happy. eg: The students are so excited.同时也可以给出例句,让学生更明确他们的区别之处在哪里。
除了解释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引发学生对同一知识点举一反三的练习的功能。比如:在6A中第一单元的内容是public signs,在教授了新的标志NO SMOKING之后,可以问What does this sign mean? Where can you see this sign? Where can you put this sign? If someone smokes, what should you say to him?用英语的提问来引发学生对于这一标志的思考,也可以培养他们用英语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渐在课堂上抛开母语。正因为这一知识点与我们平时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及回答该问题,拓宽了他们思维的空间,没有仅限于教授该词组,而是真正达到了把语言运用于实际的目的。
第三,以英语教学为主,适时适度地使用母语进行教学。直接法认为: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主张通过英语本身进行的会话、交谈和阅读来教授英语,并从入门阶段就充分利用实物、图画和演示动作来进行教学,完全排斥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用形式语法。但不可回避的是,在英语教学中排斥母语的做法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即使用实物等直观教具来讲解单词的意义,学生在看到实物时也会在心里边把英语单词翻译成母语,通过母语这个中介把英语单词和实物联系起来。要经历一个由“自觉掌握到不自觉掌握的过程”,这里实践是个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来选择出现母语的频率以及容量。
1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毕竟他们的英语水平有限,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出现中文的说明。让学生熟悉指令性语言的时候,第一第二次出现时可以使用中文进行解释,然后再慢慢地摆脱母语,让学生有个适应的过程,也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教师要求学生积极发言时可以用句子Who can try?“谁来试一下?”,并配以动作,让学生知道这是要求自己举手回答问题。相信一节课下来,教师在重复多次这样的句子之后,学生已经能够对该要求作出相应的回应了。但在课堂中,大部分的教师用语仍然得以中文形式翻译解释一遍,由于学生年纪小,可能理解能力不是那么强,容易混淆。
2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随着教材难度的增加,教师可以用母语进行解释一些语法知识。这些语法知识如果用英语进行解释的话,反而得不到预想的效果。使原本简单的意思变的复杂化,让学生觉得云里雾里,完全听不懂。还不如直接用中文进行解释,把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分析透彻。例如:四年级教材中已经出现了介词短语后置的结构,那么教师在出现了几个此结构的词组之后,可以先让学生找特征,然后用中文进行归纳结构,名词加介词短语,中文翻译时应为怎样的某物或人。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一结构做词组操练了。
3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母语主要是用来解释语法知识及文化背景。这些句子都比较复杂,也很长,没有必要都用英文形式出现,以他们的现有水平也无法理解。例如:五年级的教材中出现了一般现在时态和现在进行时态以及六年级出现的一般过去时态,这些语法知识都属于重难点,教师都应该使用母语进行解释,学生才容易比较理解。再如,五年级的教材中有一单元以万圣节为主题内容,教师在介绍万圣节来历以及人们如何过节时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好资料,在课堂上用中文进行描述,既节省时间,又容易理解。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根据各班的实际水平确定教学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用英语教英语是加强记忆的有效措施,用英语教英语词汇复现高,也记得牢。再加上各种直观手段,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更能加强记忆效果。使学生沉浸在学英语的气氛中,既巩固已学语言材料,又扩展了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听能也得到了提高。因此我们教师应学会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这一教学方法,使之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