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要适应社会、时代的需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学校发展的眼光对待英语教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毕业能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小学阶段的阅读量累计要达到10—12万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因此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语言学习中阅读是所有其他技能的基础,较强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的掌握,阅读能力与其它技能交互作用,能带动其他几项语言技能的发展,同时也为更高的语言成就铺平道路。在所有的语言技能中,阅读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的能力,他们不用老师的帮助就能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进步,就能进行自主学习,达到授人以渔的成效。柯鲁克先生也一再主张,中国的英语教学应采用大量阅读为主要教学手段。英语阅读教学在复习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激发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等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现行的小学英语并无明确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和配套的阅读教材。学生不知道该阅读什么,怎么阅读。所以,要让学生明白什么叫阅读学习策略,在阅读中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怎样才能掌握、内化这些学习策略。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学习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需要师生立足于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了解语感能力、情商智力、人文因素、师资因素等多种影响阅读教学的相关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