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认同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是认同”。
爱是什么?是“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情?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相思?抑或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关怀?
是啊,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对于我,对于我的那些可爱的学生,爱又是什么呢?我认为,爱就是认同!有人说,老师是梯,以伟岸的身躯托着学生稚嫩的双脚一步步攀高、攀高;也有人说,老师是烛,以不灭的信念为学生照亮前进的道路,映着他们的脸庞不断向前探索、探索;还有人说,老师是渡人的小船,把一批批学生送往知识的彼岸……但我却要说,爱不只是奉献,爱更是认同!
光阴荏苒,转瞬间在教育战线上我已度过了8个春秋。回首这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显其间,在不停的“碰壁”中我渐渐熟悉了教师这个行业,也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我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无悔地奉献给了这一片热土。虽说在教育岗位上我还很稚嫩,但是我的感触同样深刻,我也同样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神圣使命。踏上这方热土,我的欢笑、痛苦便已紧紧地和孩子们联系在一起。还清晰地记得我刚接手这个班时,全校皆知的调皮大王**,简直让我大吃一惊,才三年级就有一米六几的个头,而且身材魁梧,上课根本就不听,还喜欢欺负小同学、上网、进游戏室,那就更不用说了,老师说他稍不对劲就会立即反抗,在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之后,我没有立刻找他,而是通过家访、暗中观察他的行为,以便于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后来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我了解到他的性格特点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于是我就采取了措施,一遇到问题时,我就耐心的和他说道理,不先指责他的错误,而是在谈话中慢慢让他自己说出自己的错误,后来我以为他渐渐“服了”我,但是就在我暗自庆幸时,有一天晚上却有家长突然向我反应高辉经常暗中欺负他家的孩子,还指责我:“为什么不把这样的恶霸开除?”我虽说很是委屈,但是这也反映了我日常工作的疏忽,于是我立即希望这位家长能够给我几天时间,等把问题调查清楚之后再向他解释。那一夜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后来在校领导、双方家长的努力下,终于使这件事得到了较满意的解决。了解到他很擅长体育,于是我就一边鼓励他、一边争取各种各样的比赛机会,果然在校级和区级比赛中,他为学校取得了荣誉。从此,他不再是那个调皮的孩子了,被认同的感觉让他重新找回自我的价值。
所以爱是对每一个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是点点滴滴的心灵的沟通与交流。爱是认同!
也许从这样一个例子,更能论证我的观点。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带着他的助手来到了一所乡村小学,他们对18个班进行了一次煞有其事的“智力测验”。测完之后,他并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在名单中堆积抽出20%的学生,并告诉老师说这些孩子在测验中得分很高,他们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名单中有些学生在老师的预料之中,有些则不然,甚至是水平教差的学生。对此,罗森塔尔解释说:“请注意,我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非现在的情况。”老师最终解除了疑虑,认定这20%的学生的确是可教之材。罗森塔尔反复叮咛老师不要将这些学生的情况外传,只准老师自己知道。
8个月之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对18个班进行了复试,结果发现他先前给老师的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真的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健康,性格更为活泼开朗,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敢于在课堂上等公开场合发表意见,与老师的关系也特别融洽。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奇迹?因为老师们相信了专家的结论,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另眼相看,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大的热情,比如经常以赞许的目光注视他们,有了一点成绩就给予充分了鼓励,经常上课点他们起来回答问题,对他们的提问给予更耐心的回答等。另一方面,学生从老师对自己的重视、鼓励、爱护中,增强了自信心与自尊心,提升了对自身的期望,因而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学生的成绩也就一步步地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提高。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说明积极的期望能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消极的期望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所以说,教师爱学生首先就要认同你的学生,从认同中赏识,从赏识中期待,从期待中或许就一个破茧而出的希望.
作为教师,该如何爱你的学生?认同的孩子吧,从认同中赏识,从赏识中期待,或许,在期待中我们就会收获一个个破茧而出的希望!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