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牛津小学英语6A教学设计与反思(HMTX)

反思促成长,欢迎大家交流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11-12-28 14:17:36
很值得借鉴,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1-12-26 12:30:09
在学完了B C D 三部分后再回到A 的课文教学,就显得很轻松。
先是引言部分,因为学生已经对课文预习过了,所以我就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填一填关键的几个词:  On   Christmas Day ,Jim’s family    were    in his grandparent s’   house . After lunch , They opened their presents under the Christmas tree . Everybody    was   very excited .再让学生回答这样三个问题:1.2.3.
接着是对话内容的理解。对话分四个部分,先引导学生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1234.学生再用同样的方法读以下三段的对话,完成表格
Present(什么礼物)        For(送给谁)        From(谁送的)        Open(谁打开的)
wallet         Grandpa        Grandma        Jim
Some tea and a tea pot        Grandma        Grandpa        Grandma
A calculator and a skateboard        Jim        Mum and Dad        Jim
watch        Dad        Grandma andGrandpa        Jim
hairdryer        Mum        Grandma and Grandpa        Jim
在表格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互相讨论,达到了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最后是对表格内容的整理,完成书本中的连线题,正确率比较高。再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让学生用句子:……has goe a …….from ……将课文复述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1-12-26 12:29:30
今天的主要内容是上了D部分的句型:Who is …… from ? It is from …….
                                   Who are the……s from ? They are from …….
在引言部分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句子:After the party , Ben is looking at Jim’s Christmas presents from his friends .所以我很好地利用了书本中的范式句子,先让学生填空:       the party ,学生可以填After或At,但理解意思不一样。然后先出示句子的前半部分:Ben is looking at Jim’s Christmas presents,学生能理解是本在看他的圣诞礼物,再加上后面的部分from his friends ,学生又体会到是他的朋友送的圣诞礼物。这样就解决了本课的重点知识。
接着就是听录音选择相应的名字填空。在核对是我也采用了多种方法让学生操练句子. Who is …… from ? It is from …….Who are the……s from ? They are from…… .先是老师问学生答,再男女生问答,最后同桌互问互答。
最后一步是将句子写下来,本以为这是没什么难度的,可没想到学生在书写句子时有太多的单词不会写,如:pencil sharpener ,crayon ,model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1-12-26 12:28:50
名词性物主代词从理论上来讲是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基础上加S,特殊情况除外(my ---mine\his---his\its---its)。但是学生在运用时很容易混淆。
要让学生准确使用,先要熟记表格,让学生既要横着记同类,又要竖着记同一类别的人称。然后是弄清楚各种代词的使用情况:主格是句子中主语,宾格用在介词和动词后面(with me \ give her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后面要加名词,名词性物主代词后面不能再加名词。【我用简单的方法告诉学生有了S 不加名词,没S 的加上名词,或者说两个不能同时存在】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后,又通过实例来加以巩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如何正确使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1-12-6 19:47:59
学习了!楼主有水平。坚持下去,业务水平会提高很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1-11-28 17:51:07

让阅读教学的思路更清晰

在新课程条件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强调师生在一定语言情景中的共同参与,突出想说的活动和发展,倡导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小学英语教师必备的技能

本课的A部分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材料。首先通过师生间对国庆节活动的谈论,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行为动词的过去式,同时逐步拉开文本学习的序;问题让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文本的第一部分,开始了对文本第一部分的初步阅读,答案也很快就找到了:对话主要谈论了Nancy和Helen两个小朋友在国庆假期的活动。循着这个线索,我通过继续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带着对两位小朋友活动情况的好奇走进文本的主体对话部分,获取关于Helen和Nancy两个主人公在国庆期间活动信息的大概情况,以对文本的主体部分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和了解。通过对文本整体的初步阅读,学生对Helen和Nancy两个主人公在国庆期间活动情况一目了然。那么,Helen小朋友和她的家人在农场究竟做了些什么?这是文本一较大篇幅介绍的重点部分,也是本单元主要语言项目“一般过去时”和主要词汇集中出现的部分,因此,这一部分内容需要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细读。因此,问题情景“What did Helen and her family do on the farm?”成了学生接下来对文本部分段落进行细读的导读问题,探究性细读一路深入下去,通过细读、问答交流和完成表格等一系列活动,Helen及她家人在农场的活动场景如一幅画面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进一步进行相关的语言操练活动打下了基础。语言操练活动能够促使学生获得相关语言技能,而语言运用才是促使语言技能发展成为运用能力的重要一环。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城市孩子甚至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孩子对于农场生活都感到好奇,他们一般都认为能在农场过上两天一定很有意思,这时,以“你认为这样的农场生活怎么样”为话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必然是觉得很有趣味,这时,“fun”这个课文中难以用图片等直观教具来呈现的抽象词汇的呈现也就水到渠成,其语言意义更是不讲自明,通过上下文学习英语词汇不仅提高了词汇学习的质量,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加强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故事会”的形式让他们有机会和自己的伙伴们说说自己的故事,英语语言能力也就在学生们欢欢喜喜的“故事会”中逐步得到发展。课,就在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故事会”的尾声中告一段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1-11-28 17:49:35

难点,需要逐步分解

分解,是突破难点的重要一环。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关于B部分的单词和C部分的句型以及行为动词的过去式。客观地说,这部分看似简单的学习内容对小学生来说实际上并不简单,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丰富的词汇加大了对这些词语的记忆难度,行为动词的一般过去式的介入更增加了难度,所以只对带有一般过去式的词语的反复操练除了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外,未必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


所以本节课我将教学内容作了如下的分解,并各个突破:

一、
创设问题情境,从一般现在时切入

首先我问学生: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s ?学生利用句型:I usually…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呈现了许多以前学过的动词词组。然后通过我的总结:I often do things like you , but sometimes I go to a place .Now I’d like to show you . Do you know where the place is ? 呈现农场的图片。

二、
创设问题情境,讨论图片呈现行单词

我只用了一句过渡句:Let’s see what’s on the farm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逐一呈现:cows, oranges, eggs, carrots, flowers …

三、
用同样的方式,将单词变成词语

接着追问学生:What can we do there? 学生回答:We can …,自然将上面单词变成相应的词组。

四、
巧用课文插图,将语境从“一般现在时”转到“一般过去时”

Look at the picture ! This is a farm, too There are some children on the farm they went there last weekend . What did they do there ? 这样通过问题情境将上面学习的词语变成“一般过去时”,再利用板书让学生看出其中的变化。

五、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分析得出关于“一般过去时”的使用规则

六、
结合实际进行语言实践活动

在学生学习了这么多后,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在实际生活中: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

就这样,难点通过分解就不难了。只有把核心先解决了,那些导入、呈现、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体现各自的价值。所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基于重难点的突破,重难点的突破是有效教学的内核。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1-11-16 13:59:21
第五单元表格式教案
教案.doc
>
/ 12
<
<>
预览已结束,请登录阅读全文。

本文共12页,您只能预览前4页,下载后可全文阅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1-11-14 13:05:14
教学反思                     的确很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