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成才 2007-6-5 9:15:00 作者:杨伟来源:《读者》2007.12 几十年来,已经习惯浸泡在师生的爱戴、家长的尊重中,虽然我是个做人低调的知识分子,但不经意间还是有几分欣欣然飘飘然。而一篇几千字的文章突然使这番惬意化为乌有,虚幻的五彩羽翼全部褪去——儿子杨昊鸥一篇《我和父亲的战争》先在《四川文学》刊发,继而引起了国内几十家报刊转载,新浪、北大中文网等网络媒体推波助澜,尤其是拥有 1003 万份发行数量的《读者》还把那充满火药味的标题印在显眼的封面,不用说,我这当父亲的几十年来修炼成的灿灿金身顿时污渍斑斑。朋友、同事的电话高密度轰炸,从云端重重摔在地上,恶名远扬的父亲形象疑点重重,面目全非。 “那时父亲打我,我像一只小鸡被他那双练过举重的长满肌肉疙瘩的胳膊架起来,被打得哭天喊地……父亲本着‘不打不成才’的战略指导思想,问心无愧地殴打着他惟一的亲生儿子。”
老师将信将疑地问他们的领导:“你真有那么厉害?”
学生充满好奇,杨校长平时对他们如慈父一般呀:“昊鸥哥哥写的该不是小说吧?”
记者都是老朋友了,他们对传播的作用当然更明白,似玩笑非玩笑地对我说:“字字血泪胜斧钺哟,哈哈!”
一向坦坦荡荡的校长我忐忑不安了,三人成虎,谎言重复一千遍都会变成真理,何况儿子文中内容完全属实,字字句句铁证如山。可是怎么解释对学生慈爱有加,对儿子暴虐无情?慈祥与残暴原本水火不容,校长是将“双面性格”融为了一体,还是干脆是个“双面人”?
[ 本帖最后由 小小1998 于 2007-6-11 11:2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