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转帖]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初探

新兵 2005-10-2 19:05 [复制链接]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初探
       刘建华
(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    海盐    314300)
摘  要: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是交际语言教学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我国学校英语教育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运用。本文就“任务”、“任务型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并针对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如何进行“任务型”的课堂教学程序作了一些分析与实践探索,本文最后还指出了设计任务型教学任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任务;任务型教学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目前,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在国外许多国家十分盛行。同样,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方式逐渐被我国英语教学工作者认识和接受。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当下我国英语教学,特别是中小学英语教育界十分热门的字眼,许多英语教学刊物也在连篇累牍地讨论和推广TBLT。
作为小学一线英语教师,应跟上教学的新要求,认真深入研究任务型教学,积极探索实践任务型教学,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使任务型教学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作用。笔者通过自己对《英语课程标准》和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思考,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就任务型教学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任务与任务型教学
关于“任务”一词有各种各样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任务: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 Skehan(1998)对任务有如下论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也就是说,任务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强调学生使用何种语言形式;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完成。因此,信息沟通活动属于任务范畴;而教师讲解、学生抄写的活动不是任务,而是练习(exercise)。外语教学课堂中的任务是指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进行交际以达成某一结果的活动。感性一点的定义时,任务是学习在其发生的活动。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庞继贤教授则认为,所谓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制定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者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这种语言习得和内化的支持环境。
Nunan认为,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task)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形式、师生角色和环境五部分组成。①教学目标: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法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②输入:输入是指“设计任务的资料”包括报刊、学生作品、电视作品、课本、歌曲等。③活动:活动是指任务,而不是指练习。④师生角色: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为使学生成为交际者,教师应扮演促进者、组织者和监控者,有时也加入到活动之中担当学生的“伙伴”。⑤环境:环境是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完成任务的方式(个人操作还是两人或小组合作)和任务时间的分配,也包括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
虽然,国内外语言学和教学法专家对“任务”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共同之处在于“任务都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任务型”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就是小学英语教师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将英语教学内容整合到一个或多个贴近小学生实际的具体的活动任务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英语。
二、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英语“能够做某事”,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包括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域能力和策略能力。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结合我班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途径,用中学,学中用”的“任务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第五册Unit 5 《My new room》Part B为例来逐一阐述任务型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in,on,under,behind,near;  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over,in front of和句子Where’s the…? It’s…并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相互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七个方位介词的用法,其中in front of是个难点。课前准备:  课件、词卡、图片、镜子、纸盒、铅笔盒、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Step1:Warm-up1、日常对话。2、齐唱:My small bedroom.
Step2:Pre-task(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完成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1、教师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事先放有一面镜子。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东西,问:“What’s in my box?”,并引导学生使用there is/are句式进行回答。
2、猜完后,教师拿着mirror放进盒子,问:“Where is the mirror?”,引导学生回答:“It’s in the box.”,然后把mirror放在盒子上面和下面,再问,再答,复习学过的方位词:on、under。3、教师把镜子放在盒子的旁边,并说:Look ! It’s near the box.让学生仿说。
4、教师利用文具呈现near的位置关系,并提问:Where is the ……?引导学生用It’s near……来回答。
5、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单词over, behind, in front of。教学时注意on 与over,near与behind、in front of的比较。
6、课件出示学生用书61页图,教师根据图中物品的位置关系提问,如:“Where is the trash bin?”, 让学生回答。
Step3:While-task(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
Task1: 学生同桌把学习用品摆放出不同的位置关系并做问答,如:“Where is the……? It’s……”,可先由教师做示范,学生们齐答,后让学生同桌练习。Task2: 教师发指令,学生做相应动作。如:“Put your book behind the chair. Put your pencil over your pencil-box. Put your pencil on your pencil-box.”,发指令时注意几个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Task3: 课件出示学生用书61页Let’s find out活动:让学生找一找图中物品摆放的不当之处,并用there be结构作简单表述。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时间够的话,可让学生说说应该放在哪。Task4: 四人小组取出信封里有关家具图片和白纸,将图片贴在白纸上,设计自己的卧室。
Step 4:Post-task(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
各小组派一代表将小组的设计图纸放在投影仪下,并介绍自己的卧室:Look, This is my room . There is a trash bin in front of the closet. There is ……
各小组介绍完后,由全体学生评选出设计“金奖”一名,“银奖”两名,“铜奖”三名。
  三、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在确定每课时教学任务时,要避免笼统地讲培养学生具备某种能力,应把它落实到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要求或某项技能上来。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使教学任务落到实处。教学目标在表述上要尽量行为化,具有外显性和可见性,使师生双方都知道教什么、学什么和怎样教、怎样学,这样的教学任务就具有了可操作性。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体验和观察,在设计和实施任务型教学时容易走入一个偏差:为做事而做事。“任务”只是让学生自由地完成喜欢做的事,课堂教学松散,低效,无目标,只是部分人参与,且语言运用的质量不高,大多数人只是看热闹,“任务”没有体现出是学习、理解、体会语言后的活动。任务型教学强调让学生用英语来做事,这并不是排除语言知识的学习,而是不主张把语言知识尤其是语法规则的讲授提到不应有高度。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真实生活任务源自真实生活,教师可以直接从真实生活中选择适合在课堂上开展的真实任务进行语言教学。活动的选材应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生活经验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的任务活动。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
3、活动要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
在任务型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既是演员,又是观众”(物理学家玻尔语)。教师不再处于独占讲台的静态格局,不再单一方向地向学生“灌输”教学,而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眼观四面、耳听八方,朝着既定的训练目标,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对教学进行评价和调控,再把信息反馈给学生,促使学生自我评价和调节。教师设计任务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学习能力,仔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能力。任务范围要广泛,活动要多样,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机会自主选择,决定学习的最佳时机、内容以及学习方式。
4、活动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任务的设计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都有差异,在完成同一任务时,就会有快有慢,有好有坏。教师应注意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并根据其努力程度给予适当的鼓励。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相应的评价,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活动为主要途径,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05-10-2 21:29:00
谢谢新兵老师的推荐。
发表于 2006-1-19 15:11:05
下了。
发表于 2006-8-7 21:25:15
Thanks a lo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