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加入教师队伍时间不长,我认为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学生参与了没?是不是有效参与?其实就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经过反思,我觉得主要有以下有效性缺失情况:
一、教学观念的有效性缺失——教师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
1.全面参与。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要学生全员全程参与,促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实现全面参与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参与的切入点。针对我们学生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分层参与可较好地实现学生全员参与并收到良好效果。
2.有效参与。有效参与是学生发展的保证。要实现学生主体有效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伴随学生的积极体验,这种积极体验是一种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是一种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
(2)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思维活跃积极探求,深入钻研,充分表现,思维得到启迪,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缺失——教学的问题设计缺乏科学化、个性化 。
教师的“牵牛式”的提问有余,“开放式”的设计不足;教师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不宜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思维活动。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把要教的东西必须转化为学生要学的东西,交流呈现多向性。开放性问题没有划一答案,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习题作进一步探究。
我在教学中也会遇到学生干学生的老师讲老师的,老师讲吃力了,学生也听烦了。原因很简单就是讲的吸引不了学生。
我认为教师应该,抓住前面说的两点;首先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其次就是教学设计要科学化,个性化。只要抓住这两点我相信教学一定会有效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