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转来的,觉得写得很好)为自己的精气神负责

舒舒 2012-2-18 17:16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舒舒 于 2012-2-18 17:17 编辑

教学是什么?

    一个学者讲了个故事。

    他说,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问,3乘以5等于多少,这有点教学的味道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是教学了。

    故事的寓意很明显。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教学,不是教学。

    这讲的是方式方法。

    关于方式方法的革命,近些年来实在太多了。从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到山东的杜郎口旋风,到由此衍生的各类教学模式,都是对过去不分对象、不看对象的讲授法的反叛,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

    这种学习某种程度上是有效的。最大的效果在于信心的树立。许多基础薄弱的学校看了以后,都深受鼓舞。

    他们也把模式搬了回去,改进后再用。有一定的效果,因为毕竟是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效果有限。

    为什么?

    因为教学不只是学生课堂地位的回归。那一份学习提纲,那一份导学案,那宝贵的几分钟交流讨论,教师的三言两语,里面都深藏着学科素养和教育学修养。岂是形式的变化所能逃得掉的瓶颈?

    眼下,追逐名师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大家对名师、特级教师的课堂乐此不疲。这很可以理解,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偶像。

    不过,我还是觉得,一个教师的学习,虽然是在课堂听课之中,但更多的时候,应该把工夫下在内功上,应该回到自己的空间,静下心来读些有用的书。

    其实听名师讲课多了,自己也能悟到这个规律。教学之大道绝不在于花拳绣腿,绝不在于套用几个时髦的理念,也绝不在于课桌椅摆放的变化。但凡一节被人称道的好课,其深厚之处一定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独到的解读,在于对学生精准的理解,在于对教育理念的深刻把握。不是有许多大家去中学讲课,什么媒体也没有,什么讨论也没有,从头讲到尾,也同样震撼心灵吗?

    可是这些,并非听几节名师的课程所能学来的。在人的教学修养方面,我敢断言,几乎无捷径可走。

    所以,我建议老师们摒弃浮躁的心态,放下“一夜成名”式的神话般的梦想,回到诸如“语文是什么”、“数学是什么”、“儿童是如何理解数学的”这些本原性的问题上来。

    或许你很瞧不起这些问题。我上了十几年学,还教了这么多年书,难道我连语文是什么都不知道吗?是的,你很可能不知道。只要你愿意多读一篇文章,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本体性知识是有欠缺的,你对语文的理解有些单一,你的价值观需要革新,你对儿童的了解不够深入。

    你可能也会感到自己的教学总是那么平庸,没有激情没有效率,重复,还是重复。你也找人评课,反思,作这个改进,那个修补。但是你很可能意识不到,问题归根结底是出在“底子”上。“底子”苍白,无论教学技巧如何出彩,课也是索然寡味的。

    所以,你需要的是打开一扇窗。

    比如,你有没有试着去读一读数学家是怎么理解数学的?你了解数学史吗?你欣赏到了数学的大美吗?

    比如,你有没有试着去读一读最新的文本解读理论?你了解最新的哲学动向吗?课本里哪些经典著作的原作你都读过吗?你知道除了参考书之外,别人是怎么理解这些课文的吗?

    比如,你知道今天主要的发达国家,他们都在教什么,他们怎么教、怎么评价学生的吗?

    林肯说,四十岁以后,人要对自己的长相负责。

    我要说,四十岁以后,教师要对自己的精神气质负责。

    这种精神气质里,一部分是学养,一部分是批判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

    没有学养,自然不会有批判精神。但光有学养,没有批判精神,教师仍不能自由行走。

    记住,永远是教师一个人在面对学生。在教育的现场,永远是你一个人在作“向左走,向右走”的决定。所以,你必须学会批判,才能真正地不断改进教学;你只有学会批判,才能在改革的潮流中拥有鉴别力;你只有学会批判,才能播下批判的种子,你的课堂才可能生长出有个性和创见的学生。

    思维方式,不曾被当作教师的一个重要品质。不过,看看我们今天孩子的表现,你就知道,老师的思维方式有多重要。“只有第一才是最好”。“只能如此,其他办法都不行。”这种线性思维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变得脆弱而狭隘。教育,理应给人带来希望,而不是让人的道路越走越窄。思维方式的暗示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同样是一道题,我们要提倡算法的优化,但是其他算法就毫无价值和优点吗?同样是一篇文本,为什么不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呢?难道你的解读就一定是最权威的、最正确的吗?思维要有宽度,就如人的胸怀要有广度一样。或许我们的考试还在强调“唯一答案”,可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决不能因此而变得怪僻、僵化。要知道,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人”,而不是考试成绩。

    教学是什么?

    它的全部内涵就在你的精神气质里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12-2-18 22:06:36
学习了,看的多了,思考多了,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2-2-22 18:31:37
学习了,看的多了,思考多了,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2-2-22 22:20:45
学习了很多  谢谢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2-4-9 19:46:33
thanks for sharin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2-5-5 10:14:00
thanks for sharin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2-5-5 21:08:47
Thank you for sharin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2-5-23 12:32:21
学习了,看得多了,思考也就多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2-6-7 20:24:25
写的好,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点石成金的方法和思想,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10-21 21:22:55
教学是什么?它的全部内涵就在你的精神气质里
多好的一句话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