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见到一些孩子看见陌生人就害怕,不敢自己去做事,处处需要大人的陪伴。平时我们称呼这样的孩子是“胆小鬼”。有些家长也许会忽视孩子的这些态度。专家说,孩子的胆量大小是逐渐形成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家长从小的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国奥心理医院的儿童心理咨询师白女士,询问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以及从家庭教育角度看,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锻炼胆量。
原因分析
1.过小的生活圈子
白女士说,如果生活圈子过小的话,孩子会胆小。有些孩子平时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特别是由爷爷奶奶照看的孩子。
结果,孩子的依赖性自然会加强。这样的孩子一见陌生人就躲避,陌生人一抱就哭闹。如果孩子被送到幼儿园,碰上新环境、新老师,会更容易胆小。
2.经常吓唬孩子
白女士说,经常被吓到的孩子就会胆小。
孩子在家里不听家长的话的时候,比如哭闹或不好好吃饭时,家长就用孩子害怕的语言来吓唬他。用这些方法来恐吓孩子,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从而胆小怯懦。
3.过多的限制
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家长对孩子限制过多,也会造成胆小。比如,到公园去玩耍时不让孩子去爬山,怕他摔下来;不让孩子去湖边玩,怕他掉下去等。造成孩子不敢从尝试与实践中获得知识、取得经验,这也会造成胆小怯懦。
方案
扩大孩子的接触范围
白女士告诉记者,家长应该让孩子广泛接触社会,这样会让孩子获得与其他人接触的机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各种活动。
对不敢去找别人玩的孩子,可先带他观看别的小朋友玩。当孩子受到别人的快乐情绪的感染时,请别的小朋友来邀请他玩,并鼓励他积极参与。家长带孩子到外面活动时,都应该去一下有人群的地方,让孩子习惯与陌生人共处,习惯去陌生环境。
切勿吓唬孩子
要停止吓唬孩子,如果希望孩子养成好习惯,其一,家长态度要一致,并且坚决执行,即使孩子哭闹也要持之以恒,决不打骂;其二,家长要和孩子讲道理,可以利用孩子熟悉的故事、卡通人物等,让孩子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多鼓励孩子与他人进行交往
白女士说,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开放式的养育。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和尝试,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不要因噎废食,大部分成功都是从不断地克服失败而来。
对于孩子能力范围外的事情,家长可以尽量创造较为安全的环境让他尝试。
比如自己过马路,家长就要选择汽车流量很小、速度很慢并且有红绿灯的地方,让孩子在家长的注视下开始尝试。
白女士强调,只要家长们停止不正确的育儿方式,反其道而行之,孩子很快就能勇敢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