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也能变天鹅
实施有效性教学,提高民工子女教育质量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日益繁荣,一些大城市成了民工的聚集地,随之而来的“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本文从如何关爱这些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加强家校联系等几方面,阐述了实施有效性教学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民工子女 有效性教学
引言
由于所处城乡结合部,我校成了外来民工子弟集聚的一个点。 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很不理想,家长文化素质低,大都从事以打短工为主的职业,基本无辅导能力;有些孩子回家甚至还要帮父母照看弟弟妹妹,做各种家务。因此民工孩子在性格、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与本地学生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他们未来的成长,已成为我们学校目前的教学重点。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英语组讨论出了一些方案。
实施有效教学手段之一------关爱学生
“民工子女”这是一个弱势群体的代名词。他们有着邋遢的外表,糟糕的学习成绩,不良的行为习惯,向来受着别人的冷眼。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脱下有色眼镜”,走进民工子女的心灵世界,对他们“多关爱一点,多理解一点,多帮助一点,多宽容一点”, 你就会发现这些孩子身上也有可爱处,也有闪光点。 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个学生,父母是卖蔬菜的,天不亮就把他送到学校,每天都穿得脏兮兮的,成绩一塌糊涂,家长从不与老师联系,是个人见人不爱的学生。刚教他的时候老师也有同感,但后来那位老师慢慢发现只要不是跟学习有关的事,他都抢着做。于是老是就从劳动入手,经常“差遣”他做点事,给他一些个小玩意儿作为奖品。慢慢地发现,他愿意跟老师交流了,上课也相当认真,老师经常选一些简单的题目让他来回答,增强他的自信心,适时给予表扬,改善他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渐渐地,他的成绩跟了上来,身上也比以前干净了。到学期结束的时候,她妈妈破天荒到学校来了一趟,说了声“谢谢”,带给那位老师一包新鲜的蔬菜。没有更多的语言,却能感受到她的感激之情,其实那位老师只是做了每个老师该做的事,却让这个孩子有了进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快乐。古人云:亲其师,近其道。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感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情绪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对学生起着激励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实施有效教学手段之二————因材施教
民工子弟的学生,因为他们父母的流动性较大,所以他们的学习基础也较差,再加上没有家庭和课外的辅导,他们与本地学生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其禀赋、知识基础不可能完全相同。教师应该了解这个班同学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状况,然后把班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制订授课计划。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传授不同要求的知识,提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作业。教师只有树立这样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才能精心地设计教案,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差生吃了。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将问题分成难易两块,简单的问题请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来回答,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有挑战性的问题请基础好一点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更上一层楼;作业的布置也是如此,一部分学生只要求掌握四会的单词和句型,缩小范围,加深印象,做到扎实巩固,对另一部分学生不仅要求掌握课文内容,还要拓展到课外,让他们开拓眼界,不断超越自我。
三、实施有效教学手段之三————优化课堂
课堂永远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面对这些学习基础薄弱,没有家庭辅导甚至回到家还要帮忙家事的民工子弟,我们更应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争取在课堂上就能帮他们掌握新知、巩固旧知。给课堂增加一些趣味性, 让课堂多一些笑声,多一份精彩,多一份魅力,以趣激学,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实施有效教学手段之四————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我们老师的知识面要广,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要学会反思。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平时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课前要钻研教材,在课堂上用最精辟的语言传授最关键的内容;要有一些课堂机智,应对课堂上的一些突发事件;要有一份好的心态,爱的情怀,能笑着面对学生的种种过错;要学会反思,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我想,我们教师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收效与课堂、受效与学生。
实施有效教学手段之五————加强家校联系
我们所谓的有效教学,并非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和老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家长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通过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目前教育的状况,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关心子女的成长。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家庭,定期举办外来民工子女家长会,在会上请学校的心理辅导员给他们上心理辅导课,让家长认识到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同时也使家长们学到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的科学方法。外地民工他们的文化素养各方面是比较差,但我们不能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甚至应该放低架子主动与他们联系,与他们交往,这样才能创造家校之间的和谐,为有效教学的实施加上一点助动力。
只要我们付出努力,总有一天这群丑小鸭也能变成天鹅,展翅飞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