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麒小2012--2013第二学期备课帖4b

nyf 2013-2-18 11:4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1 16:04:55
mango10000 发表于 2013-4-7 21:51
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反思: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在进一步复习巩固U4的重点句型和单词的基础上,让学生能 ...

求unit 5的 教案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4-15 14:26:00
tina0153 发表于 2013-4-11 16:20
unit  5 来了  参考下

非常感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5-7 20:30:11
Unit4教学反思(1):
本单元主要是围绕“Buying fruit”展开话题,新知识只有:(grapes) What are these/those? They’re…\How many kilos?…kilos, please.学生对于这些句型,在预习中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我也找出有同样发音的单词来进行教学,减少学习上的难度。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我教授了水果单复数单词、及其单复数句型进行搭配。感觉学生对于单词的发音还是没太大问题的,只是单复数单词的构造上还是有一定的问题,我就进行了重点的指正、拼读,感觉学生还是能将知识复习起来。对于单复数句型,我是和学生一起练说chant,让学生对于句型巩固(并手中配有单词卡片,通过摆放位置,或是身边的食物位置)让学生明白指代词的使用,在运用中掌握中文。然后让学生将新学会的句型及其知识,放入情境中,进行练说,学生积极性较高,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只是部分单词发音需要注意。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5-7 20:31:43
Unit4教学反思(2):
本堂课我先将上堂课的知识,结合句型(水果单复数:What are these/those? They’re… What’s this\that? It’s a\an…)操练水果单复数,一一对应。从学生集体练说来看,学生大多能将单复数区分清楚,并且进行一定的运用。接着我创设了“Buying fruit”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表演完成的对话:Can I help you? I’d like some…   How many kilos?…kilos, please. What are these/those? They’re…How much …? … yuan. Here you are.学生积极性很高,运用我给他们相应的卡片及关键词,能编说成完整的对话。对于学生容易形成口误的知识:one kilo我也重点进行了练说,感觉他们对于本单元知识还是掌握得较轻松的,但从他们的相关练习来看,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重点进行强调的,之后的课堂里,我会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更好的操练、巩固。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5-7 20:32:51
Unit4教学反思(3):
一位语言学家曾经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浸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也就是说要尽量为学生创设接近生活的语言情景,使他们在情景中运用语言。为此我在教学过程创设了多个情景对话活动,比如让他们通过运用“What are those?”询问,知道没有学过的水果的英语表达法,在猜猜水果重量的过程中操练“How many kilos?”促使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大胆实践,从而体验到成功,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变他们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在本课例的巩固环节中,我设计了买水果活动,不仅提供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而且变机械操练语言为表达意义的过程。学生有了具体的任务就能主动地用所学语言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同时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合作精神,发展了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5-7 20:41:15
Unit4教学反思(4):
本单元重点要教授孩子的是怎样运用英语来购买想要的水果。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将一单元的教学分为3个板块:A部分;B、C、D部分和E、F、G部分。3个板块的学习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我这节课所教授的就是综合版块,是整个单元学习的最高要求阶段——运用。
      在课前,我事先做了充足的准备,也对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可在课一结束时我总结出了总结的不足:1、在课上了一半时我突然发现我居然忘了写板书,想写却觉得时机不合适了,因此留了一棵“空树”在黑板上。2、在用句子What are those over there?和 Are they...?来做问题的引子F部分学习的过程中,我应该引导学生来问我,以此来强化单词those和there的读音,而我却自己带过了,没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的研读教材和做好反思工作,力争打造更有效得家常课。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5-7 20:42:16
Unit4教学反思(5):
句型教授时,我从What’s this?入手,从单数句式引出复数句式,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让学生自己体会两个句型之间的差别,方便他们对于这两个句型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复数句式的记忆,尤其是复数时要用are,部分学生习惯用is来提问。句型中的单词these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语音归类时,我对those和these中th的发音与there发音进行了归类,以帮助学生理解方便他们发音以及辨音,在教授What are those ?时,在墙上贴几张水果图片,通过展示远近关系,从these引入those,增加了学习的真实感。我觉得可以把图片贴的稍微远点,而且最好是分散一点,这样的话,学生可以认清教师到底指的是哪种水果,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也可以根据所指方向进行操练。本单元学生对于句型的理解与掌握是比较简单的,本单元注重的是对学生知识的运用,在口语交际中,关于购物的交际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在教学完相应的句子后,我在学生运用交际用语上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挑选合适的句子进行编对话表演等,这样的形式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的,学生也很乐意去做,但是在练习中也发现学生部太愿意使用新学的句子,可能是学生还不是很熟练,我想通过后面的巩固与练习,学生会掌握的比较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5-7 20:48:12
Unit5 教学反思(1)
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以上的内容和步骤。这节课我主要是定位把单词和重点句型的复习放在情景对话和交际中完成。学生会说后,才能更好地加强笔头的训练。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学习目标,复习了单词和重要句型。而且创设的情景形式多样而有趣,学生很感兴趣,学习氛围浓厚而热烈。游戏环节新颖而特别,学生井然有序地开展游戏。特别是在最后的自由表演环节,学生表演的非常精彩,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思维水平。可见,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就是看老师怎么引导和挖掘。如果在复习学生围绕图展开对话时,与三年级学的讨价还价句型how about更多地联系,会有更好的效果。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在第一课时的听说训练上,大部分学生都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因为不需要学生写下来,有些错误教师是比较难以发现的,但是在本课时上,学生要求进行一些练习,学生之间的差异就全暴露了出来,在学生单独进行听力练习时,学生的错误就很多,涉及到一些小的语法点,学生就不能很好的掌握,看来复习的任务还是很重的,学生对于知识的遗忘比较厉害。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5-7 20:51:57
Unit5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本单元是复习单元,对于学生对前几个单元的综合知识考查的比较多,在对四个单元的词组进行整体检测时,问题就比较多,很多学生对于原来已经掌握的单词词组都已经有很多的一部分遗忘了,单词的拼写成了很大的问题,可能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上,我们老师也只强调了本单元的内容,很少进行前面内容的复习,而且单元与单元之间也缺少联系性,所以学生平时很难复习到,所以错误就很多。学生主要学习的是一些地名的单词,在三年级时学生也在一个单元中系统的学习过这样的内容,本单元就是这个单元的加深与拓展,所以,为了更好的进行新课的教学,我在预习作业中就要求学生去复习这个单元的内容,让学生去去背一背,说一说,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一些基础。在新课的教学中,新单词的教学就是以原来学过的句型进行呈现,如let’s go to the ____________    but how? 等,让学生从句子中进行单词的学习,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3-5-7 20:54:30
Unit5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进行了一课时的复习,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远不及前一段时间,原因何在?正是因为进入了复习阶段。正如学生所说:“讲的已经都会了。”“不是读,就是写,无聊极了。”是的,进入复习阶段,不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练习题,就是学生背诵单词,记忆对话、课文等。学生对于这种机械而又重复的活动,索然无味,参与意识不强,自然也就失去了兴趣,学习效率也随之降低。那么,又该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呢?除了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外,上课的形式还需多样化,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活动中。
1. 游戏。在复习职业类的单词时,我采用了“Brain storm”、“The first letter”(把单词的首字母给出,如,d---driver  f—farmer…让学生来补全整个单词)等方式,以便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