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教后反思(1):
At a snack bar 是以食品为主,并且围绕食品展开购物学习的一单元,最主要是掌握食品类单词以及服务员与顾客的对话。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教时,涉及单词学习及基础对话,容量大,实践性强,需要师生的密切配合。在讲解本课是我结合多媒体课件,用学生熟悉的音乐活跃课堂气氛,用自编的chant有节奏地把学生带进购物问答的最初模式: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并成功的导入到对话问答中;将声音与图片结合,配合snack bar的情境,形象地呈现单词;然后自然地延续到顾客和服务员的对话,并且通过模拟购物和回忆价目表的游戏,学会询问价钱,到最后汇成一段完整的对话。
但是在课堂的不少方面仍存在很多缺陷。其一,是课堂呈现缺少板书,板书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视觉效果,增强记忆,另外教师课堂板书是给学生的一个很好的示范,对学生的书写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其二,在课堂对话时,教师应该更多的为学生示范,学生才能更准确自由地进行对话训练;其三,价目表的呈现应该借用挂图或者小黑板,这样学生在价钱对话时才不至于呆板,课堂气氛沉闷。
第七单元反思(2):
回想整节课,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最后一个购物的环节了,就是全班同学分为六个小组,每组事先选定一个waiter或者是waitress,手托着托盘,本组其他学生纷纷以本课所学的句型与他进行对话。这节课总的来说是前松后紧。How much is it?耽误时间过多,以至于后面我创设购物场景的环节来不及了。当时我看了一下时间,还有三十秒就要下课了,这个精心设计的活动到底放不放下去呢?在那极短的时间里,我必须作出决定。这个活动放下去呢,就必然不能按时下课,我望着孩子们那兴奋的小脸,亮晶晶的眼睛,感觉此时孩子们一点儿都不疲倦,他们正迫切地盼望着这样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来施展自己才学到的本领。正因为关注到了孩子们学习的情感,我在那一刻作出了决定:放!果不出我所料,活动一放下去,孩子们就如同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开始买东西了!我走下台去,走进孩子们中间,今天才学的句型Can I help you? What would you like? How much …?此起彼伏,孩子们还加上了自己配的表情、动作,摇头晃脑,可爱极了!我得意地笑了,对他们一一摆手道“Class is over.You can go now.Good bye!See you! "却仍有学生舍不得走,还在那儿绘声绘色地表演呢!这样的场景,这样的课堂,这样的孩子们,我还是第一次感受到,我被感染了。
第七单元教后反思(4):
结束了第七单元的教学之后,我深感忧虑,随着语篇越来越长,难点越来越多,有些孩子开始慢慢从大队伍里掉下来。先讲讲容易错的几点:a bar of chocolate经常会在chocolate的后面加s, 在表示整体的概念糕点时,通常可使用some cake的表达,而像noodles这类词则是以复数形式出现的,这个知识点强调了好几遍,做到题目的时候仍然会错,biscuit经常拼错, a carton of milk中carton不是很会利用,经常和cartoon混淆。
在今后如果有教师要教这个单元的时候,我觉得下面几点真的非常需要注意:
1、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和What do you like? I like… 的区别。
What do you like?在4A unit4中已经重点学习了,但是学生老是会混淆这两句话,应加强此句型的练习。
2、课文中的句子Something to drink?的释义:要喝些什么?同时可以补充学习Something to eat?
3、讲清不可数名词与可数名词之间的运用和区别,以及some和 a cup of的用法
4、注意cake一词,在表示整体的概念糕点时,通常可使用some cake的表达,而像noodles这类词则是以复数形式出现的。
最近自己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学生很不容易,而且现在的学习(特别是初级学习阶段)真的非常需要家长在家中的监督和配合。因为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有限,回去听录音跟读十分有必要。可是真的做到的孩子很少。作为第二语言,要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去感知和适应。希望家长能尽快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