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以学生实践为基础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阅读还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因此,探索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引起了教育者的思考和关注。
(一)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英语阅读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阅读潜能也没有得到挖掘,学生阅读的方式、内容均单调划一,“量”不足、“质”不优的阅读现状是影响英语教学质量、制约学生英语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输入不足,输出肯定非常有限。
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在毕业时要达到二级目标要求——即除了能认读、理解教材上所示的单词、短语和对话、短文外,还应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正确朗读故事或短文,并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
要达到这一目标和要求,仅靠教材所提供的语篇或教辅用书提供的语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增加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加强阅读技巧的指导,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语言因素阻挡了学生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
英语语言因素包括诸多方面的知识,其中之一就是基础的语言知识,如词汇、拼写、固定短语、语法与句型结构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并制约着阅读理解能力。词汇量是阅读理解的关键,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所读语料中生词太多都将无法准确理解原文内容。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小学生往往由于生词太多而无法理解文章的内容,思路混乱;太多的词汇障碍还会挫伤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信心,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2. 缺乏背景知识从而给理解能力带来影响
在阅读外语语篇时,所缺乏背景知识主要是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会错误地用本民族的文化知识来理解阅读语料中的内容,严重地影响他们对此语篇的正确理解,一般表现为阅读缓慢、曲解原文、理解不全面等,尤其是不能做出准确的推断和预测。例如,英国人对楼层的理解就与中国不同,他们认为the ground floor是一楼,the first floor是二楼,而中国学生就直观地认为the first floor是一楼;还有一些西方独有的节日习俗学生也不是很了解。这些都是由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而造成的。所以,在研究影响阅读理解的诸多因素时,不能不注重文化因素所产生的影响。
3. 小学英语阅读语料少,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浓
由于小学生使用英语频率低、课内阅读资料少、课外补充阅读教师又难以控制,这些因素容易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滞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畏难情绪,逐渐失去了阅读的信心与兴趣。
4. 学生在阅读过程缺乏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阅读结果上,而不是策略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阅读的语料或领悟阅读策略,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效率就会下降,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1.扩大积极的语言因素
阅读语料中的词汇和短语就如同建造房子的砖瓦,没有砖瓦无法建成高楼大厦,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能力,就要培养学生学会积累词语。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有目标地从低段就开始扩充词汇,并培养学生的认读新词的能力。如,在教到hair的时候,老师就补充hairdryer,教到visit就补充visitor等。除了课堂上必不可少的识记外,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新词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积累,积累形式多样,比如,高年段的摘抄本,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感兴趣的单词和知识进行归类记下,再附上简笔画或者趣味文字进行注释,学生乐此不疲,教师定期进行评比展示。
另外,挑选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阅读材料料,也可以避免因为词汇量大造成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困难。一篇材料中生词不宜多,以不超过10%为好。阅读材料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又要难度适中的。让学生通过英语阅读更多地了解和理解英语语言表达特点和风格,在阅读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激发阅读的兴趣。
2.教学过程中渗透阅读策略,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对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小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一定的词汇量,刚刚学习英语的孩子们在阅读之前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担忧。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惧怕心理,更好地享受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一些阅读技巧进行训练,促使学生学会阅读。
(1)预测阅读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预测、验证、理解的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预测阅读内容的方法。在阅读之前,借助文章的标题,激发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预测与推断文章所涉及的话题以及可能出现的信息、线索,从而主动、积极地理解、接收信息。
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进行导读,介绍有关的背景、文化,和一些诱导性的前叙。以此帮助学生增加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做,能促进学生对于阅读的深化认识。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进行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
(2)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
所谓猜测词义,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对语篇的信息、逻辑、背景知识等的综合理解去猜测或推断某一生词、难词的词义,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阅读技巧,获得这种技巧之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很快通过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或生词本身的结构特点推断出词义来, 从而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率。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如果遇到实在无法理解的生词,可以直接跳过继续阅读,而不要因为个别生词影响了阅读的信心和速度。
(3)提高阅读速度、加强阅读训练
阅读速度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标志,限时阅读是训练速度的有效方法。待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时后,教师便可以对他们进行限时阅读训练,每天坚持利用5分钟的课堂时间限时阅读,重点训练跳读和略读。跳读的目的在于集中精力瞄准关键词与语句进行快速阅读。略读主要训练学生迅速而准确地抓住文章大意。跳读和略读使学生既能抓住重要细节,又能总结出文章的主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受到限时限量的约束,又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启发,较快地提高了阅读能力和速度。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在小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良习惯,比如阅读时爱读出声音;喜欢用笔指点助读;“回视”现象严重等。不良的阅读习惯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也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段落及全文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 养成“默读”的习惯。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朗读的阅读方式快得多。 在阅读训练的初始期,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种默读的良好氛围。
第二, 养成按照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阅读的习惯。逐字逐句地阅读会太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即影响阅读速度,又不利于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教师在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以意群为单位认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
第三, 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
第四, 培养学生限时阅读的习惯。限时阅读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的时间观念,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常先规定学生阅读的时间,然后分开小组,看哪个小组、哪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既读得快又读得准,最后进行反馈并给与奖励。学生在这种竞争的氛围中会集中注意力而提高阅读效率。
小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起始阶段还非常容易出现的串行、跳行的现象, 因而影响阅读效率。笔者指导学生用一块中间被掏空成条形的纸板覆盖在阅读材料上,只让两行英文出现在条形空白处,学生阅读时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不断下移纸板,这样既方便对上下文的连贯理解,又能有效地克服串行、跳行的毛病。
4.指导学生课外泛读,以读导写
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课堂教学,但是又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还必须向课外作适当的延伸。课内阅读是在学的过程中读,而课外阅读是在读的过程中学。小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导。通常情况下,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如果他们选择的阅读语料涉及的是不熟悉的话题,或者语料本身缺乏趣味性、过于理论化,或者如果阅读语料中包含过长的句子和过多的生词,学生就会变得厌烦、失去信心和耐心,甚至最终丧失阅读兴趣。课外阅读语料的选择可以是孩子们喜爱的童话、故事……
在平时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学生订的《时代英语报》,让学生在读完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后,以读导写 ,用自己通过阅读了解的知识内容、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在英语课上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或者用板报、演讲、课本剧表演的形式交流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新单词,有用的句型,有趣的谚语,大家一起看一看,读一读。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接触英语语料的机会,对增强他们的语感、丰富他们的知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以评价方式为依托,提高阅读兴趣
长期以来英语阅读都被认为只是接收信息的单向活动。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往往偏重于学生阅读后完成练习的正确率,而忽视对学生阅读学习过程的评价激励。不当的评价导致学生失去了阅读的热情和兴趣,也失去了阅读的动力。有效的评价应该是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而不是让学生感到评价是学习压力。为保证学生的英语阅读积极、有效地进行,我与学生一起为阅读活动建立了星级评价机制,即每当完成一项阅读任务的学生便可获得一颗星。比如,摘抄本上课外知识的收集、英语阅读小报的制作、讲个有趣的英语故事、英语读后感交流等,然后把星星数目进行汇总,最后评比出班级的“阅读明星”并给予奖励。 这样的评价机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从而真正实现“悦读”的目标。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适当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