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 Unit 6 Let's go by taxi 教学反思
《牛津小学英语》4B Uint6的核心教学内容是“邀请别人外出”。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有关地点和交通工具的名词,并在一定的情景下能正确使用“Let’s go to… Shall we go …by/on…?进行交谈。为达成这些目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多种策略来开展教学活动,使“有限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无限空间”。
一、 课前准备中英文儿歌的策略
课前准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热身阶段,此时教师将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英语学习环境,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伏笔。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3A Unit 8有一些联系,可以说本课知识是Unit 8的提高,因此我决定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新知。我先和学生交流问好,如:Hello, what’s your name? Nice to meet you? Do you like…?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接着引入儿歌:GO GO Go to______. OK OK Let’s go. How How But how? _____ _____ Let’s go by_____. 让学生通过编儿歌的方法,再现3A Unit 8的内容,同时自然引入到本课的语言知识学习中来。
二、 复习环节中多种游戏的策略
本节课主要是复习station, hospital, supermarket, library, theatre, airport六个表示地点的名词。教学中我采用游戏的策略,来提高复习效率。我先采用猜谜游戏(Guess: What place it is),根据一些生活标志等猜出地点名词,看一看,猜一猜,说出相应的单词。在学生熟读单词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个游戏(Magic eyes: Catch the flashing words),通过单词的快速闪现来识别单词,通过眼耳口心的合作练习来提高单词的记忆能力。
三、 词汇教学中肢体语言的策略
本节课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短语by plane, by train, by minibus, by bike, by taxi, on foot。飞机,火车,小客车,自行车和步行在生活中都有着明显的特征,于是我决定采用肢体语言的策略,辅助老师的教学,通过模仿交通工具的形态让学生做一做,念一念,通过链状快速练习,快速反馈,快速检测的方法来练说短语。达到学生熟能生巧,深刻记忆的效果。
四、 句型教学中小组竞赛策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句型:Shall we go by/on…?在学完此句型后,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学习策略,也就是Magic ears:看看谁的耳朵最灵。分别给每组的第一个学生发一张卡片,上面用Shall we go by/on…?写着一个句子,其他学生不能看,然后用耳语的方式把这句话传给第二,第三……个同学,最后一名学生公布答案,正确率高且速度快的小组为获胜者。竞赛机智的引入,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刺激度,而且全班人人都能参加,每一位学生都不敢放松,注意力更集中了。只有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效率就一定能提高。
五、 会话教学中任务驱动策略
会话教学是本节课的重心部分,是将本节课所学语言知识,言语技能推向生活的一个导向。
我决定采用任务驱动语言学习策略。首先是在教学对话时,我让学生在听对话录音的同时明确所听任务,就是思考两个问题:Q1: Where are they going? Q2: How? 带着任务听是练习听力的好办法。听是说的前提,只有听清听懂了,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对话,才会增强学习的信心,才肯大胆开口说英语。在完成听力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新知的过程,一旦被理解,新知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物质。那些不能被理解的部分,学生还能够通过大胆质疑的方法提出,经过教师讲解或师生讨论等方法获得。因此带着任务听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一个方向。
学完对话,我又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争当光荣的小导游——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如何邀请你的游客去旅游呢?
我利用幻灯片呈现了一些旅游情境:有本市著名的风景区,也有我国某些著名旅游城市,还有世界某些著名城市。学生可利用黑板上的重点句型,适当进行改编,创造出新的对话来。
通过此活动不仅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训练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达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为生活服务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