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浩(化名)又扔粉笔头了!”我放假前刚因为拿粉笔头打仗的事发了一顿脾气,这开学才几天呀,他就又来这么一手!
“王云浩,你过来。”王云浩硬着头皮走上讲台。“我们刚学完《石灰吟》,你来背一下它的后两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笔就跟石灰一样,它把它的生命都献给了我们,你怎能这样对待它呢?你回去好好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粉笔头的作用,延长粉笔的使用寿命呢?”
第二天。王云浩这样阐述他的“粉笔头创意”:“可以把粉笔头碾成末儿,加上水,再做成粉笔。”“哦,这样就可以赋予粉笔头新的生命力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搞一搞这个实验。”
“可以把粉笔头捐给贫困山区的小学。”“啊?让人家用粉笔头?要送也应该送整盒的粉笔呀。”
王云浩搔了搔后脑勺,接着说:“还可以把粉笔头插在笔杆上,这样就能接着用了。”“讲台桌上的这几支笔杆就是你带来的吧。”我拿起一支插着粉笔头的笔杆写了两个字,“还真挺好用,我以后就专门用它们了。”
王云浩美滋滋地坐下了。我又拿起一支粉笔头:“其实,我们写字、画画有时还专门要用粉笔头。办板报写大标题时,用粉笔头的侧面去写,笔画就变粗了。下面请两个同学来试一试。”两名同学各写了一个大字,我又让他们给字勾上轮廓,一个勾成方角的,一个勾成圆角的。两个不同效果的美术字就出来了。
我拈起一截绿色的粉笔头,还是用它的侧面,从下向上画出几条粗粗的线段,然后在线段的接头处伸出一些侧枝,再三下五除二从侧枝上添上些短线。一幅翠竹图须臾之间呈现在学生眼前,引来“啧啧”赞叹。“同学们,咱们校园里有一方涂鸦墙,你可以尽情地用粉笔头去写、去画,去练就你的一手绝活。”
我不知道以后粉笔头还会不会再成为学生的“子弹”,我只知道,借助小小的粉笔头,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学会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