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和关键,众多的教学规律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出、展开和运行的。听课是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有效途径,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通过听课以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提高听课的实效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听课该如何进入角色定位呢?
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个人和整体教学活动得到改进和提高。听课者以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的多重身份进行听课,他会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而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要进入“教师”的角色。为了提高听课的效率,教师在听课前要进行认真、充足的准备,要有“备”而来。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没有去了解大纲、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智能情况);听课过程中也就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课前了解课堂教学要求,了解听课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听课重点。我们至少应预先熟悉教材内容,同时自己先行模拟备课,进行教学设计,设想一下:假如是我执教这一节课,我要怎样上?准备怎样教法?最好能够拿出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将执教者的教法与自已的构思进行比较,看教学思路设计,看课堂结构安排,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看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看教师教学基本功。这样既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看不到长处,不理解执教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无原则的同情理解,看不到不足与缺点。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
二要进入“学生”的角色。教师教学成败与否,在一定意义上说,其最终决定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那些名师、专家、领导说得算。因为教师教学效果好坏,学生的感受最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节课上得好还是不好,应当以学生的实际收获大小为依据,学生才是对公开课最有发言权的最佳评委,但我们的评课方式却排除了最有发言权的评委——学生。一节课上得好不好,应该以学生的意见为主,学生的身心发展才是最为有效的标准。作为听课者的教师就要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从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师怎样教或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怎样引导、如何组织,学生才能听得懂、能探究、能应用、会掌握。
三要进入“学习”的角色。教师外出听课当然有必要,但听课的立足点应该放在校内。本校内教师中就蕴藏着好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资源,建立同伴互助制度的校本教研制度,在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新教师在听课时要多学习指导教师的长处,为我所用。去领略老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更要用心去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这是更高境界的美,值得我们去永远追求。而老教师也要从新教师的课中闪光点受到启发,特别是要学习、借鉴那些优秀的新教师调动学生的高招妙技。每位老师都能从教书同行学到的宝贵经验,兼收并蓄。韩愈在《师说》中曾谈到“圣人无常师”。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以周围的每位老师为师,足不出耀华,天天有收获。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所以,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听课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在听课中更多地去发现教者的长处,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以及对自己有启迪的东西,做到取长补短。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审视、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常听常,常教常新,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要进入“研究”的角色。听课是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有效途径,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通过听课以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听评课是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径。以听课、评课为突破口,构建校本教研平台,深入开展课例研讨,课后对行为实践做出总结、归类聚焦,分析判断教育教学现象之间的相关联系或因果关系,以提高听课的品位和实效性。同样的教学内容或同样的教学问题,由不同老师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构思进行设计,然后进行研讨交流,修改后再进行课堂教学,之后再研讨反思教学的效果和各种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在此基础上老师把经过以上实践过程摸索出的改进策略再付诸于教学实践,然后再反思。借助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从中研讨问题,开展自我反思,探寻问题,发现问题,抓住那些关键或疑难问题进行集体攻关,依托群体智慧清淤除障,释疑解惑,使每个教师都积极参与,从而形成观点交锋、百家争鸣的局面,使教师在交流中获得共识,在争鸣中深化认识,在参与中提升水平,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听课的效率,克服听课活动中的形式主义,才能使自己和同行在课程改革中的进步,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满足老师长远之需和可持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