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2013市案例二等奖)

若水三千 2014-4-30 11:18 [复制链接]



引子:2011年九月,我因为学校的临时安排,突然接手做了六年级一班的班主任。通过了解,这个班的孩子经常闹矛盾,基本上大的矛盾都来源于一个叫小郭的男孩,这个来自单亲家庭又是多动症的孩子,虽然智力正常,但不少行为都特殊,极易引起众怒。
(一)特殊的孩子
小郭,一个特殊的孩子,刚接手这个班,他就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开学第一天,我就和小郭聊天,问他生活、学习有什么困难。无论怎么问,这个十二岁男孩子总是几句差不多的回答“蛮好的”“有时候好一点,有时候又不好”。看上去傻傻的他脸上竟总带着世故的笑容。我想这应该就是一种所谓“坏孩子”必备的伪装吧!用专业一些的理论来说,他经常具备萨提亚四种不利的沟通模式(指责,超理智,打叉,讨好)中的一种方式。同学们怨声载道地说起他讨厌的事一大箩筐,老师说被他气得头疼。

(二)悲悯的情怀
在他小学的第六年,我做了他的班主任,面对别人对他不论是取笑还是指责,我的心里本就有些隐隐约约的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在一件小事之后终于彻底爆发了:
那还是去年9月的一个中午,我在办公室听到同学来报告,“教室里暴动了,小郭用开水烫了丁世杰的脸,都肿了,还不认错,好多人在打他!”我赶到教室,小郭被好多男生按倒在地,还有不少人在旁踢他,冲他吐口水。我立刻大喊一声:“放开他!”同学们不得不松开手,被放开后,他像疯了一样咆哮追赶打他的人,我赶紧抱住他,然后把他带离了教室,坐在我的椅子上,他依然哭得浑身直抖,声音哽咽,说自己胸闷喘不过起来,此情此景,我也吓了一跳。请校医检查无大碍后,安抚了他的情绪,调查了事件真相:小林从饮水机接了水回座位后,他刚好经过无意撞到了她的水杯,水杯翻了,正好洒在弯腰拣铅笔的小丁脸上,小丁认为自己昨天告了郭煜凡的状,他一定是故意泼自己的。同学们看到了他仿佛红肿的脸,气昏了头,失去了理智。而看到了事情真相的女孩小宁因为被眼前的景象吓住了,没敢当时说出真相。而且,很可能说出来也没有人相信他!因为大家都习惯于认定坏事都是小郭干的。许久以来,我看着他受到的冷漠和歧视,心中早已百感交集,心疼不已。这次终于爆发了,严惩了不问青红皂白动手的同学,告诉大家:无论他干了多少错事,也和我们一样,是一个孩子,不能践踏他作为人的尊严。
这是谁的错呢?真的这孩子就无可救药了吗?我开始尝试着了解这冰山背后的很多问题,让人痛心的家庭不和谐一幕一幕的翻开了,从一出生起,他就是是父母争斗的筹码,四岁时,父母离婚了,大人都得到了解脱,作为孩子,小郭却成了最直接最无辜的受害者,他判给了经济条件较好的父亲,但父亲的教养方式就是打骂孩子,母亲看不过过去,于是一年后争回了小郭,但是母亲是个很脆弱的人,习惯于控制孩子,若出现控制不住的偏差,她就会无以是从,或是控制的更紧(用孩子的话来说就是“发疯”),遇到管不住时还会喊舅舅来打他!小郭和母亲的关系很糟糕,和同学老师就更别提了。于是他就经常用这样“双面人”的身份生活,谄媚讨好套近乎的脸,突然暴怒伤人的脸。总之,没有一个真正发自内心接纳他的人。同学们说“他打人的时候是魔鬼,傻傻讨好人的时候就是在酝酿着做更坏的魔鬼!”他就在这样一个充满对撞与封闭的环境中艰难的适应着。

我该拿什么来爱你呢从而让你和别人一样感受到幸福,孩子?
无论发生过什么,我先无条件的接纳这个孩子再说。于是,我尽可能的给他更多的关爱,一有时间就和他说说话,遇到问题就和他一起解决,而不是别人惯用的责骂。一有小进步就大大的表扬他,奖励他我手写的小礼物,允许他每天带着最喜欢的小玩具来学校和同学课间玩。还和全班同学讨论怎样解决和他的问题,请同学们一定多多包容他,在他无助时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而不是指责他。
满足了他的心理,他每天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没事就拉着我的手,什么都愿意和我说说,好像和人相处发脾气也少了很多。我沉浸在很幸福的自我满足当中,他封闭许久的心终于在完全接纳的李老师面前打开了。
故事发展到这儿,应该会是一个圆满的结局,老师用她的爱心耐心成功地改变了一位问题孩子。可偏偏事与愿违!
(三)深刻的反思
一天下午,我还没进教室,就听见里面一片喧嚣,小郭又被同学们扭住,动弹不得,同学们情绪激动,要求我必须主持公道。事情是这样的:五年级的同学在乒乓球台玩,郭搬了大石块去砸他们,幸好石块他没有举动,掉在地上,他就拿起小碎泥巴块去砸同学们,五年级同学很气愤说六一班同学真坏,严重影响了我们班的名誉,现在我们要他去道歉,他竟然百般抵赖,先说没有这回事,被五年级同学一起指证后又说是小碎泥巴闹着玩的,我们又实地取证,找到了那块被他藏起来的裹着泥巴的巨大石块,这要是砸到人不出人命才怪呢。     
经过调查,事实的确如此。“还不仅是这样呢!”我们班同学开始七嘴八舌说开了:“看看我的手,都是他挖的!”“还有我的字典,放在抽屉里,就被他撕的一页一页的。”“谁的花他看着不顺眼就连花盆一起推到楼下,别人看见了他就装是不注意碰到的,别人没看见,他就跑了。” “我受不了了,他还举起椅子打我的头,他再呆在我们班上,我就不来上学了!”小崔大声哭了出来。“李老师,真的是,每一次他干坏事的时候我们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就有用了吗?”一贯听话的班长也突然质问我。
在大家的情绪平稳了之后,我开始一件一件处理他的事。看着他麻木不知错的脸,我很失望也很生气。
我以爱为本的教育真的错了吗?
经过这些事情,我开始反思:光有爱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出自本能爱孩子,我要使用科学的专业的教育技术,让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相信自己有力量,学会自我成长!自己平时学了不少,现在为什么不学以致用呢?

(四)初次到他家
带着这样的目的,我来到小郭的家,他们家离学校不远,我敲开门,小郭显得惊喜异常,他像接待一个久违的亲人那样嘘寒问暖,不停的向我介绍他的家,尽管他过度热情一会碰了这个,一会弄到了这个,我却无法责怪他,只有一种略带辛酸的欣慰。
这是一个多么整洁有序(妈妈和小郭都异常爱干净,决不允许别人动自己的东西)的家,墙上贴满了孩子自己认为自豪的作品(虽然没有一张是官方认证的盖红章的,但令我感动的是每一张我给他写的纸条和我给他的小奖品都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和小郭一起欣赏他挂在墙上的作品,妈妈回来了,“我布置给你的作业做完了吗?你昨天是不是打了王勇,人家都给妈妈打电话了,我半天没来你就惹事?你昨天上学前不是和妈妈保证过吗?......”妈妈在和他焦急的一遍一遍的说话,他始终没有反应。妈妈的脾气眼看又要上来了,我轻轻走到妈妈身边,缓缓的和妈妈聊起了天。
慢慢地,妈妈紧锁的眉头松开了,豁然开朗,“我们之间一直就没有过沟通!母子之间的爱原来也是要学习的!我们只是人在一起,心的距离却很远啊。我竟然带给孩子这么大的压力!”
这一次家访彻底改变了妈妈的观念,这为我马上要做的教育尝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坚定的尝试后,转变出现了
小郭能对我敞开心扉这才是教育开始的第一步,而且很有可能因为他封闭已久的心突然打开后行为更加控制不住。我结合当时所学的一些教育技术,经过详尽的思考,在向学校心理督导请教之后,明确了下面自己要为这孩子所做的事:
(1)通过和小郭父母(虽然不容易,但通过我平时的了解和点滴工作,父母现在都想要为孩子的改变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尤其是母亲很迫切。)的联系,建立起一个为孩子能改变的良性环境,在做家庭心理治疗的同时确定家,校,孩子本身的一个运作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的共同努力,来为小郭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为母亲(因为是监护人)和孩子做心理调和,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母子关系。
(3)作为班主任,利用好自己和这孩子朝夕相处的熟悉及相互信任的优势(他的家也和我家在同一个小区)及时帮助他们母子摆脱不良情绪,树立丧失已久的自信心,快速成长起来。
在专业导师的帮助下,我鼓起勇气为他们母子做了前后七次调和(因为当时我正在学习心理咨询员,还不敢称之为心理治疗)。若干次家访,电话,短信。
我虽然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但因为信任,因为心与心之间没有距离,这些努力取得了让人吃惊的效果:小学阶段的最后两个月,小郭几乎没有再和同学,老师,妈妈发生大的争端!(其实矛盾肯定还是有的,只是大家总能把每一次冲突都看成是自己成长的好机会,比如小郭又着急发脾气了,同学们总会有一个人会提醒大家“站在他的角度想一下,原因可能是什么?”)当这件事情解决了,班长会带着大家讨论(包括小郭也会和大家一起平静的想一想)一下“在这件事情上我成长了,耐心,宽容,等待都是我长大的表现!”经常能得到理解,成绩有了长足进步的小郭一天天在恢复自信。在班级的优点榜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同学们对小郭的肯定,在小郭自己的成长书上也每天发现着周围同学和老师的优点及对他的帮助。我当然是最开心的.
同时妈妈也成长起来了,变得坚强有力量,不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情绪稳定了。每天读我推荐的教育类书籍,从以前悲观失望,遇事就会发脾气中走出来,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只看到好的一面,每天记录孩子进步的点滴,自己和孩子一同成长。每天记录“快乐日记”,并不断和我分享这种改变带来的成功体验。

反思:
经过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多在教育单亲孩子问题上的认识,概括一下,主要有两点:
(1)真正理解单亲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
单亲的孩子,如果遇到父母比较理智,对如何处理双方的矛盾及离异后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安排的较好,自然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不大。但是,能走到婚姻解体这一步的父母一般都是个性比较强的人,双方经常会有过激的行为,对孩子或多或少的都会造成伤害。现实情况中,我们一看到挺好的孩子突然出现以前没有的问题,经常可以猜到是父母在“闹离婚”。离了之后,一方带孩子,压力骤增,因而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会有所转变:一方面觉得孩子要出人头地因而对孩子异常严格,一方面觉得孩子少了一个人的关爱很可怜因而更加溺爱。
作为教师,不能总是指责抱怨,事已至此,不要再纠结过去,应该及时帮助父母孩子共同过渡好这一时期,开始新的生活。尤其是多关心孩子,鼓励他遇事快速成长,享受自己能解决好问题的过程。
(2)用专业的教育技术去引领单亲孩子和父母
对于教师而言,没有感性的爱就是冷冰冰的教育机器,但是光有感性的爱没有理性的思考和专业技术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小郭的问题除了可能天生遗传了一些父母的胆汁质气质特点,(精力旺盛,遇事冲动,情绪外显,行为易失控)更多的是他的家庭环境有明显的缺陷。父母的言传身教常常是负面的,年幼时父母不和,拿他撒气,给他造成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单亲母亲的管束又十分严厉,很容易就滋生了“双面人”的行为。学校环境中,同学老师都对他无法接纳,甚至还情绪化的又为其增加了不少“师源性”“生源性”的心理问题。
埃里克森说“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最危险的莫过于:从来没有获得过工作的快乐或者少因某件成功的事情而感到过自豪。”因而,要想根本解决小郭的问题,家庭,学校,孩子自身三方良性系统运作一个不能少!
不用太多的说教,很多时候,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用“四两拨千斤”的杠杆力量使家长和周围环境产生“质”的转变!
例如妈妈不能释怀于小郭总是和自己作对这件事,我问妈妈,“你和孩子谁是成年人?”得到肯定回答后我又问“当你看到一个成年人和一个未成年人发生矛盾,谁应该承担更主动更多的责任?”
对于其他科任老师和同学们,他们总是纠结于小郭要先对自己好才能对他好这件事。我说“种庄稼是先培土还是先放种子啊?”
三方中的两方从念想到行为都改变了,小郭自身这一方怎可能不发生“质”的改变呢?

可喜的是:在教育这个孩子的过程中,我作为老师也在快速成长着。现在看到幸福生活的小郭和妈妈,除了欣慰,我内心还有一种强烈的执着,这是我和很多同行对教育的执着,即使中间有可能会走弯路,但仍坚定地向“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授语)这条明亮大道且歌且行着!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14-4-30 16:23:56
写得很细致,差不多的孩子我身边也有,向您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4-4-30 18:46:37
写得很好,感觉受益很多。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4-4-30 20:52:00
写得很好,收获颇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4-5-5 16:35:44
学习了,学习楼主的耐心和爱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4-5-8 11:22:27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很受用,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4-5-10 19:24:20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4-5-11 19:56:30
谢谢楼主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