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对学生口语表达的作用
——以范冰老师Christmas的教学案例为例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学习策略,有效地运用能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范冰老师执教的Christmas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范老师围绕节日的时间,特殊事物,特殊活动等等借助思维导图清晰梳理文本脉络,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导图为学生口语表达储备“能量”
在听力复现环节, 范老师让学生看图谈论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为后面的信息归类做准备。在输入环节教师将文本的关键信息浓缩成六福图画——装饰圣诞树,圣诞时间,吃圣诞大餐,送圣诞礼物,圣诞老人,唱圣诞歌曲,帮助学生激活和梳理圣诞文化。进而教师板书四大块When(Dec. 25), Things we see, Activities, My Feeling,映示四个问题When is Christmas? What can you see at Christmas? What do people do at Christmas? What do you think of Christmas?是对信息分类和梳理,是为了帮助学生借助图片、词语再次熟悉类别,熟悉四个分支语言储备输出能量,也为整合语段提供一定的语言素材。最后师生谈话为学生如何组织语言,怎样口语表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思维导图为学生口语表达开启时空
在范老师的课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为他们描述自己眼中的圣诞节做好思维和语言的支撑。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彼此照应,以便在尝试叙述环节中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学习突出的尽情发挥特长,尽显其能;学力不足的,给他一个缓和的发展和等待。比如在交流展示中,有的小组列出句型,有的点缀装饰,绘出音乐符号,有的多出几个圆圈圈,写下几个词汇,有的描绘节日背景等等这些都凸显学生的理解和个性。所以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视图就有发展的激情,表达的时空,展示的愿望,这样的课堂就成为大众学生展示的平台,而且这样的课堂会因“图”而“活”。
三. 思维导图为学生口语表达提高能力
一个篇幅较长的语篇,仅仅凭靠几个简单的关键词来引导学生叙述、讲述,学生不仅很难体验成功的喜悦,还容易产生畏难的情绪。久而久之,学生害怕张口,表达干涩就显而易见了。而在教学语篇时,循序渐进地绘出思维导视图,就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语篇,还可以让学生合理运用教学内容,有逻辑地组织语言,发展语言,内化语言。长期积累就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