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之行有感
湖师附小 郭美阳
5月10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2007全国第二届小学英语“新课程 新精彩 新走向”名师精品课观摩研讨活动。在三天的活动中,我们共听了14节课。时光不会倒流,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聆听,思考,选择,吸收。假如将这场研讨会比作麦田,那我们就是那辛勤的拾麦者。到处都是Intelligence , 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精华全盘吸收,但一定有所选择地摘取了自己心目中最大的麦穗吧。以下是我的一些所思所感:
在三天的听课中,我一次次感受到了名师们的素质和水平。特级教师深厚的语言功底、具有亲和力的教态、出众的课堂驾驭能力、返朴归真的教学设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级教师沈峰的课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江苏南京使用的教材是牛津英语,用当地老师们自己的话说,存在着的问题是“教材难度大、难教;学生层次化,难带;由此引发活动难开展”。而就是这样的“三难”问题在沈峰老师的课堂里都不是问题了,这不得不引发人的思考。在我个人看来,这首先归功于沈老师成功、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沈老师以“对话”的状态投入到备课、上课全过程;将“源于课文而高于课文”作为教学的目标;用“分段”策略解决课文篇幅长的问题;用“真心实意、真情实感”的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创设真实与模拟真实;源于生活,重在交际”的活动设计策略帮助学生实现从机械模仿到真实运用的飞跃。其中沈老师对“生活化情景创设的用心良苦”给了我很大的心灵震撼。在第一节课“Planning for the weekend”伊始,便抓住自己是首次见到孩子们的时机以及有众多听课教师在场的现有教学资源,自然贴切地创设了“Interview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真实采访情景,教学的内容在无影无形中渗入了采访的每一个细节。“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this class?What’s your hobby?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What’s your e-mail address?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 ”进而过渡到“向听课教师介绍你的新老师”“学生接受新老师的采访活动”,让新知“be going to”的习得水到渠成。在巩固拓展环节的情景设计更是颇显精致。结合现在城里孩子周末生活内容单调单一、无法体现新授词组“join the concert, see a Beijing Opera”等的有效运用,沈老师将公众人物杨澜、布什请进了课堂,让学生们在虚拟真实的“杨澜、布什周末活动专访”情景中过了一把瘾。更让人拍手叫绝的还是在第二课“A letter to a penfriend”中,沈老师将自己去美国培训期间认识的朋友和学生们带入了课堂,最大限度地这一现有、宝贵的教学资源,将一堂关于Penfriend的课上得活色生香,让学生在下课的那一刻不甘就这样离去,带着一脑子的疑惑而急于求得谜底——这些信是否是真的写自那个美国校园里的人?他们是否真的可以当我们的笔友?我们写的回信,他们是否真的能收到?当看到老师微笑着对他们频频点头表示是“真的”时,孩子们才带着一脸的满足与兴奋飞出了会场。此时的我为孩子们渴求真实交往的心愿最终得以实现感到羡慕,同时,从孩子们的反复盘问中看到了平时课堂上似乎缺失了一种“真实”,真因为这种缺失,使得孩子们偶然得到时就显得如此的“虚幻”与“疑虑”,而沈老师却让孩子们忘却了“疑虑”,抓住了“真实”,这正是苦心经营结出的硕果,让在场的老师无不赞叹。
通过这14堂课的观摩,我觉得,有些教师的思想比较开放,所教授的东西都比较新,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更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教师而言,教材只是他借题发挥的一个出发点,一个载体,在此基础上扩充了很多内容,甚至以“一首歌”的歌词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进行句型的教学。所扩充的内容也不光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同时注重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注意力的引导比较突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很强。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甚至只充当一个叙述者的角色,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
对照自身,我觉得展示课中的老师与时俱进的意识非常强,能够将课堂教学与世界上的新闻事件紧密联系,打开了学生的视野,而这点正是我所缺乏的。 在我的课堂中,我虽然也有将理论联系实际生活这样的意识,但是我的触角还远远没有这些老师这样敏锐,还没有这么强烈的时代意识,怎样将语言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并体现时代精神,是我的课堂中所缺乏的,也是我在日后的教学中要“上下而求索”的。
2007.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