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巧妙设计
[摘要]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独立运用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方式。本文通过调查反映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动口类、动脑类、动手类作业的布置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巧妙设计英语作业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的问题。
[关键词] 英语课外作业 巧妙设计
《新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大力倡导“自主性学习方式”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极其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反复提到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课外作业应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课外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具有实践性的英语家庭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这一切都体现了当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为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注入了新的内涵。英语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应力求促进学生全方位地发展。课外作业内容源于教材但不应拘泥于教材,应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所学知识,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一、 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现状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依旧是一些简单枯燥的平面化题目,学生就不再有浓厚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目前小学英语课外作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形式统一的课外作业 新授结束后,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做的就是拿出抄写本,抄写课文中要求“四会”掌握的单词、词组或者句子。久而久之,英语作业不用教师布置,学生就早已经在课前听、读、背并抄写完毕。
目标统一的课外作业 教师通过要求学生反复抄写这些单词、词组和句子,让学生掌握他们的书写形式,在听写、测验时能运用即可。而学生多为喜欢有特色的、动手实践的、有吸引力的、能发挥自己创造力的、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自己跳一跳能够完成的课外作业。
任务统一的课外作业 布置的课外作业是每位学生都必须做的,不管什么理由,少抄都视为“偷懒”行为,多抄则是“没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这样统一标准的作业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其实学生们更喜欢既简单有趣又能巩固所学知识的个性化作业,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抄书和背书。
二、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类别
(一)动口类作业
1、互动、交流
新课程倡导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由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是用于语言实践活动,所以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还应该是朋友关系。如,在孩子学习了“A telephone call”一文以后,掌握了电话用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用英语给老师打一次电话,并鼓励他们经常用这种形式和他进行交流。这不仅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
除了与教师互动外,学生还要与同伴、与父母互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自愿组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对学过的课文或对话内容进行扩充、改编并表演。开始时,有的学生不够大胆,说的英语断断续续,这时教师可以反复鼓励他们要勇敢地说下去。几个星期下来,学生演讲的内容渐渐丰富了,过去那种在讲台上紧张、胆小的现象也会变得少见。相反,他们还期望着自己能够多上几次台,多展示自己的英语才华。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督促学生学习英语,鼓励学生用英语与家长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饶有兴趣地充当Little teacher的角色,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果有机会还要鼓励他们能大胆地与外国友人交谈。在这样的交流中,成功的喜悦自然会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采访、调查
以《新标准英语》教材为例,可以设计有关“采访”的作业很多。如在学完“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Sports Day?”一课后,可以设计下列作业:校运会就要开始了,了解一下其他班的同学在校运会上的报名情况,以便“知已知彼”,争创佳绩,制定一份采访记录表,要求学生用英语记录被采访对象的姓名及参赛的项目名称,至少采访五位同学,并在小组交流。这些“采访”作业贴近生活,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大大调动他们的兴趣,沟通了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动手类作业
1、制作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制作类作业,让学生享受I can do it in English!的乐趣。制作类作业既可以让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体现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学习完祈使句后,可以要求学生为校园的各个场所设计英语警示牌。于是,校园的绿树上、红花旁有了Don,t climb the trees!/Don,t pick the flowers!的警示牌,垃圾筒旁有了Put the rubbish in the bin!的警示牌,楼梯的转角有了Don,t push!的警示牌……;也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儿童节、教师节、母亲节、圣诞节等中西方的传统节日,让学生自己制作英语贺卡,写上真诚的祝福,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学生们兴致高昂,不仅运用了书上的祝福语,而且还摘录并运用了其他一些祝福语,如“Best wishes for a happy New Year! Keep yourself healthy!”等。甚至老师也可以借用学生制作的图片作为教具。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每个人都渴望被人承认,当老师借用某个学生制作的图片时,试想一下那个学生的心情有多激动?让学生体验成功,帮助学生建立“成功自我意象”,可以形成学生勇于实践、不怕犯错、充满自信的积极情绪。
2、收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发现了什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度。例如在学习字母时,可以让学生去找找身边的字母,如CCTV(中央电视台)、KFC(肯德基)、WC(厕所)等;在学习数字时,可以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英文数字,如车牌号码和电话号码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英语大搜索”活动,让学生留意收集和摘抄生活中的英语。学生自由组合,自己动手,抄录所见所闻的英语,如No Smoking!(禁止吸烟)、No Parking!(禁止停车)等。又如学了家庭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词后,可布置学生为这些物品贴标签,在书柜上标上bookshelf ,冰箱上标fridge,窗户上贴window……还可以让学生把生活中的英文标签剪下来,按不同种类,用英汉两种语言粘贴在一起。这种作业不仅可以使学生牢记生活中的实用英语,还可以形成浓厚的“家庭学习型”氛围。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身边的课外英语而十分欣喜,如果随时记录并长期积累,收获可观,学生在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动情中会全面主动地发展,并能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三)动脑类作业
《新标准英语》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歌曲、诗歌、故事等。教师除了布置读、背、表演类作业外,还可以设计如“歌词新作”、“小诗新创”、“故事新编”等要求创新的作业。学了Do you have a pencil?这首歌后,笔者要求学生编出新歌词,准备举行“歌词创新大赛”,然后利用课堂时间开一个“老歌新唱”演唱会,学生们利用学过的或自学的物品替换原文中的pencil,编出一首又一首新歌,大家跃跃欲试,边唱边演,热情高涨。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整合作用,通过设计“画画做做猜猜”的作业,把抽象的单词和形象的图片联系起来,激活学生的“乐趣”中枢,如在教学字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字母像什么(如f像雨伞,h像椅子,o像花环,),并将所说的物品画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把经过夸张和变形后的字母拼成某种形状(如小动物),课堂上让小组里的其他同学猜这些字母。又如当教师教了one 到twenty 的单词以后就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4+8=?等,还可以通过电脑操作的方法跟英语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从而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中,或是作业中。
形式多变的课外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次布置课外作业,学生就会猜测今天老师将布置什么作业,而且有时学生还会提出他们更喜欢、更新颖的作业形式。由于这些课外作业适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又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还给了学生自由发挥、自我创新的机会,所以学生完成得很高兴、很轻松。课外作业质量高,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认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情绪、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英语程度等,结合科学的理论依据,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发展学生思维、想象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巧妙设计形式多样的英语作业,让课外作业成为每个学生和教师之间心与心的对话,这样坚持不懈,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定能双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正东 李少伶《英语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宋学军“英语课外作业的定位与功能的回归”,《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
4、黄宛辉“任务型教学与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