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很"牛"的牛津英语小学教材
据说,为了让中国的学生多了解在英语中,对同一事物的多种表达方法 ,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表达同一种意思的词汇和句子。这个出发点本来没有错,但在实际操作上,问题来了,考试的时候,是否也可以像教材上一样,选择学生喜欢的表达方法呢? 如:表达“好看的”---教材里有nice,smart,pretty,bueatiful,那么在翻译词组的时候,学生是否可以自己选择其中之一呢?答案是不可以的,一切都有标准答案的。和标准答案不一样的,就是错的!!
在4B中,教材上有the boy with big eyes.....the girl in the white skirt...此类词语,为了让学生们分清with,in的用法,有些老师让学生们记住----自己身上有的,用with,是穿的,戴的,用in。好吧,考试卷上来了个选择题,The man___a book is Mr Green. 请选择用with/in ,学生们一看,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in,因为书不可能是自己身上的。那么the man in a book怎么翻译呢?是男人戴着书?男人穿着书?还是男人在书里?很明显都是不妥当的,我在原版教材中见到过这句话,应该是选择with。那么,我们的老师究竟应该怎样来让这些从来没有到过英语国家的孩子正确的理解他们所学的英语呢?
在教材中,还大量的出现了许多“不可数名词”,老师们会对学生说,不可数名词是没有复数的,它们只能当作单数。好,学生记住了---milk是不可数名词。到了5年级,milk作为动词出现---挤奶,而在一般现在时态里,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milk要加s,把我们的小学生搞得云里雾里---怎么这里它又能加s了呢?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还有很多。
这套教材,应该是新编的,它的语言也应该和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吧---所谓“与时具进” 。然而,我们在教学中,也没有发现有什么新的东西。我老公的小阿姨在美国,年纪大了,想回老家看看,于是在她女儿的陪同下,来到了无锡。因婆婆年纪也大了,她们只想在家里叙叙旧,陪同她女儿外出玩的任务,就交给了我们。我听她们母女俩的谈话,几乎没有过完整的句子,都是在我们看来是词组----think about me,take pictures,walk slowly......我想,生活中的语言应该是这样的吧,而我们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居然要求完整,一个字不能少!难怪有些学生指着课本问,老师,你说我的回答不对,那书上就是这样的啊?老师该怎样回答?
我很想证实一句话,因为在我看来,这样的回答是对的。什么呢?----我指着我手里的东西,问她What is this in English?她看了看,因为我们之间有些距离,她就说---That is a ...。我又指着她身边的东西问她 --What is that in English?她低头一看,说---This is a ...。我再问,那什么时候用it is回答呢?她想了想说,要么是回答What is it?的时候啊?这个从小在美国长大的 ,现在是医学博士,居然不知道用it is来回答问题?而我们这里,却要给那些用this/that回答问题的学生打上错误的记号!!岂不是太可笑了??我还问了个问题,你们在学校里读书,老师讲语法吗?她说,没有啊,我们也就是看书理解啊。我索性问到底了,那你们那里有哪些人会去研究语法呢?我想,你一个博士,居然不研究语法?她想了很久才说,要么就是那些学文学的,或者是写小说的,他们会专门研究语法,为了让写出来的东西语句更精彩些吧。哦,我终于明白了,我们现在从事的英语教学,正是在培养能用英语写书的作家人才,多么了不起的工作啊!!
我师范毕业时,我的英语老师告诉我们,语言,是用来进行交流的,如果学生学了英语,看了外国朋友,不能开口交流,那么,你的教学是失败的。几十年来,我都在努力地让我的学生先学会讲话,那些到了中学以后,都以自己有一口流利的英语而自豪的学生,常常会回来看看我,那是我最大的安慰和幸福。而如今,面对一张又一张的试卷,我和学生都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做题目上,因为不那样的话,学生的考试成绩会受到一点影响,原因是出考卷的人也学会了“不按常理出牌”了,一个又一个古古怪怪的题目,会让学生无所适从。
现在是只要埋头抢分数,不需要和他人交流的时代了。于是,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又会成为新的研讨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