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南腔北调”?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就拿我们这地方说吧,地方不大,倒也云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再缩小一点,一个小小的班级吧,就是一个小小社会的缩影,于是说话间就有了“羊普”“川普”……
学ABC了,各种调子更是应时而生,让人忍俊不禁。
片段一:下课了,一三年级的学生到MissK那背英语,我正坐在旁,一开始,没留意,忽听“好辣的!”(呵呵,本人对吃辣比较感兴趣)一愣,心里嘀咕:什么东西辣的啊?仔细一听,不由我忍住笑意直到那生离开(偏偏MissK还跟她纠音纠了好久,差点没把我憋坏)。原来她背的是:“All right."乍一听,就是“好辣的”的嘛!
片段二:字母验收了,班级里以外地生为主。虽有思想准备,但出人意料的发音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如熊猫panda变成了“胖的”“盘的”,其中以“盘的”居多,给我的感觉就是巩汉林和赵丽蓉演的小品里那个跳探戈的那个段子,都是带调,第二声的。字母PQ组合则变成了“批-球、批-球”。因人数多,听到后来我也有些麻木了,耳朵疲劳了,人也有些累了,刚侧身换个姿势,“滚、滚”!奇怪,叫谁滚呢?!盯睛一看,天!绿色green竟成了“滚”!
片段三:更令人叫绝的是拼读单词。有一学生猴子忘了读音,我降低要求,把字母读出来即可。生:“m-o-n-k-e-y猴子猴子!”。My God!这是什么跟什么啊,中英结合!……
从学生的角度讲,外地学生多,各地方言混合相杂,无疑给我们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却收效甚微。英语也是一门语言交际工具,但英语和语文相比,英语不是母语,没有语言环境,只靠课堂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但这些都只是客观的,作为教师,我想,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情况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因为在最初的学习中,学生只是在模仿发音,如果我们耐心点、细致点,也许有些发音还是可以纠正过来的。话虽如此说,但一想到人头济济,我的头也有些大了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 本帖最后由 慧子 于 2007-11-13 21:1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