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合语音板块的教学进行知识的复现。
每单元的语音版快,我不是简单地带学生读一遍,而是事先布置学生预习,利用课外时间搜寻含有相同发音的词,课上比一比,看谁找得多,读得准。这样,既学习了语音知识,也复习了许多单词,培养了学生按语音规则记忆单词的习惯。另外,我模仿教科书上的方法,让学生用归类的单词组句,学生很有兴趣。如:
brother, mother, monkey, love
The Monkey’s mother love her brother.
The monkey and his brother love their mother.
My mother buys me a monkey, my brother loves it very much.
像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在组织语言的同时,复习一些旧的句型,语言变得灵活,思维变得开放。
(4)单词接龙游戏复习单词。
以四人小组或八人小组为单元开火车的形式,快速报单词。如:clock-kite-egg-go-orange…或用一张纸按顺序写下,放到投影下展示,看哪个组写得多,写得对。
(5)每单元的专题作业。
每学完一个单元,我都要求学生模彷A或E部分内容编一段小品,或根据单元话题以第3人称的形式对课文进行复述,或者编写连环画,或编写手抄报。这样不仅巩固新知识,对旧知识的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完成专题作业的同时肯定会去搜寻很多的语言材料。在批改方面,我也会有意识地对一些灵活运用的语言大加赞赏,让评价成为一个很好的导向。
(二)如何用有限的信息说出更多活的语言,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听力等等),做到“活用活现”。
(1)利用好学生的专题作业。
写作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更是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过程,如果我们的作业安排得当,将是很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课程标准提到:课程资源的开发本身具有学生亲自参与开发的特点。)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写作的内容丰富多彩,这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广阔的素材空间,信息空间。
a.通过交流,训练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优秀的作品,我要求他们打印发表在教室后面的“芳草地”专栏当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而且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方便。学生的作品是教材内容的补充。为阅读提供了活化的开放的素材。
b.与听力训练相结合。教师可以把一些优秀的学生习作作为例文,录制成磁带,让学生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c.与口语训练相结合。在阅读之后,可由学生进行提问回答,互相了解对作文信息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专题作业为我们提供了适合学生认知水平与能力发展的多元化教材,加大了学生语言信息获得量,给学生带来了多方面的信息刺激,从多重角度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2)灵活运用好教材各板块中的信息。
如E部分read and act, look and read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读与演,也可以作为听力训练素材。
总之,活用教材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教材,了解教材前后的连贯,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真正做到“用教材来教”,而不是仅仅“教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