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jhwjshpy 于 2009-2-24 08:59 编辑
有感四
继续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今天读了他给教师的第4条建议—让学生记住基本知识。其实这条建议与第3条建议是相辅相成的,第3条建议告诉低年级的教师你们的工作决定了中、高年级教师的时间预算,你们应该致力于使儿童的一般发展具有很高的水平,要教会儿童很好地读和写。
苏霍姆林斯基从事教学工作30年,发现了一个依他自己看是重要的秘密——一条独特的教育规律:中、高年级出现落后和成绩不好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学生在低年级学习时没把作为知识基础的基本真理牢牢地保存在记忆中终生不忘。这就好比一幢要建造的漂亮楼房,地基却奠立在很不结实的水泥上,灰浆总是脱落,砖石不断下掉,人们每天忙于修补未完工的地方,经常处于房子要倒塌的威胁之下。中、高年级的许多教师就处于这种境地:他们在建造房子,而地基却在瓦解。由此苏霍姆林斯基告诉小学教师们,你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好牢固的知识基础。要使它十分牢固,以便后来工作的教师完全不需要考虑基础问题。
虽然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是针对小学教师提出的这条建议,但从学生的每一个学习阶段来看,无论是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亦或是大学阶段,都有它的一个基础过程,而这个基础过程往往被每个阶段的教师很忽视了。现在的学校教学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小学教师抱怨幼儿园的教师没有给孩子打牢基础;初中教师抱怨小学教师没有给孩子打牢基础;高中教师则抱怨初中教师没有给孩子打牢基础。我就在办公室里经常听到同事抱怨学生在小学或初一或初二没有打好基础,导致数学学习一塌糊涂。每每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只是笑笑而已,其实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是为孩子打牢基础的人,我们在抱怨他人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别人的抱怨,如此“牢骚”地浪费时间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地备课、研究课程,为孩子打好基础做一些准备工作。把现行的数学课程标准认真地研读研读,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数学教学。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初中阶段的教材通读一遍,对每年的知识目标有一个了解,对知识结构有一个了解,对知识的难、重点有一个了解。教师在初一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就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知识点在今后的初中数学学习中占一个怎样的地位,应该强调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到一个怎样的地步,帮助学生很好的打牢基础。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及时地预习、复习,并建立好整个初中阶段的“错题集”。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今天的数学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点,你遗漏了哪些知识点。对于那些学生经常出错的知识点教师要反复练习和应用,不要遗忘任何一个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初一和初二年级及时地打好基础,便于学生在初三和初四年级尽可能多地把脑力用于创造性工作,取得良好的升学成绩。
整个初中学习过程应以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为基础,经常地把有意注意和记忆同无意注意和记忆结合起来,以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