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学生说说
“大家抬起头,这个题目很重要!”,“注意了,听问句选答句要听关键词。”,“懂的同学再听一遍也没有坏处,不懂的同学更要注意听!”,“做题目要讲求方法!”……在评讲题目的时候,我一味习惯性地撤着嗓子喊,总觉得声音越大,孩子们注意力越集中,记忆越深刻。可往往是懂的学生不愿意听,大部分不懂的学生都“坐不住”,效果不如人愿。
在小组合作的启发下,我采用“先让学生说说”的方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讲解,让学生成为“主讲”,效果很好。课前,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每个组员都要发言,组长记录。对了-----说出你是怎么做的,思路是什么;错了-----是怎么回事,当时是怎么想的,马虎还是不会。然后上课时,各个小组汇报,评选出最佳“方法”。学生十分感兴趣,一改往常评讲题目时的“倦怠”,听得很认真。我发现,有的学生还会拿笔记录下别人的好方法。
比如6A Unit7听力第四项﹑第三小题:A.They are from grandma. B.They are from China. C.They are combs.我当时读的是Where are your friends from?很多学生选择B,因为最近所学的句型是:Who are they from? They are from…只有几个学生选择正确。有一个学生说是猜的,有一个学生说记得以前学习过Where are…? They are from China.只有一个学生的方法让其他学生豁然开朗:“因为Where是哪里,问的是地方,只有B回答的是地方;如果用Who问的话,就选择A。”很好,这正好是我要讲的,但是效果比我预想的好,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其他同学更容易接受。这个小组加了四颗星,十分兴奋,听得也更加认真。
其它小组为了“争星”,也绞尽脑汁,想出多种方法与途径,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再如选择题第十一小题:Tom_______Nancy yesterday afternoon. A.meet B.met C.meets 这个题目选择B.met,只有两个学生选对,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meet的过去式met没有学过。这两个学生的方法相同,也是我所要讲的方法:因为有yesterday afternoon,所以要用过去式,A.meet C.meets都不是过去式,首先排除;虽然met没有学过,只能选择B。这两个小组也分别加了四颗小五星,学生欢呼雀跃,在讨论其它题目时更加积极。
学生在作题目时,能够运用技巧,并且将经验毫无保留地讲解给其他同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提升了孩子的思想境界;这些方法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孩子更乐于接受;并且该小组想出的方法,他们记忆更加清楚,铭刻于心;再有,小组所讨论的方法的好与坏,与“争星”密切联系,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枯燥无味的习题评讲,变成孩子培养兴趣,培养能力的乐园吧!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