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被明文写进我国的职业教育法,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全面展开,并佐以新教材、新大纲实践这一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中专语文的综合能力体现在读、写、听、说四大方面。教学中逐渐发现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高低或多或少与其概括能力的高低密不可分。这引起不少同仁的关注,并对此各施其能,或传授学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或谆谆教诲“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等等箴言,极有道理。但无论“百遍”,亦或“千虑”都需假以时日。而今日社会信息量剧增,有时甚至用“日新月异”也难以准确地描述其发展之迅猛,时不我待!如何以一种较为快捷的思维方法训练、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又成为语文教改中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所谓“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需的心理特征。”(引自《辞海》缩印本第479页及《现代汉语词典》第825页)而“概括”是“在接收信息中(即阅读、听话的过程)对感知的材料进行综合、归纳并加以表述的思维活动。”(摘自1999年北京市中专语文教研会组织编写的《语文》第一册第121页)由定义可知,概括能力在主观条件和心理特征上要具备“高屋建瓴”的思想高度,只有如此方能对材料“进行综合、归纳并加以表述”,既要完全深入理解材料,又要能够走得出来站在高处观其整体,方能不失偏颇。这“入”、“出”之间恰合古代“出入”说。
首倡“出入”说的是南宋陈善,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得读书之法。”他精当地阐示了读书必须知“出”知“入”的原因及目的,只未涉及“出”“入”的方法技巧。后来王夫之对此作了补充:“......读古人文字,以心入古文中,若以古文填入心中,而亟求吐出,则所谓道听而途说耳。”可见王夫之比陈善的认识进了一步,读书之法是“以心入古文中”去悉心体察,感发己心,再融贯于自己的表达中,不是以“古文填入心中”,死记硬背。今日看来若要“以心入文中”,必须先静心,庄子所谓使心“虚静”,意思是祛除各种杂念,获得心灵的自由,以至达到“游”的境界。“入”得深、“入”得透,其必然是不仅进入了作品的境界,而且体验到了作品的内在神韵及作者为文之用心,从而缩短了与作品和作者的心理距离。但也绝不能被作品所局限,还要能跳出作品的圈子,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将作品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思想感情之中。
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出入”说思想指导之先,还需告诫学生概括段意是理解全篇的基础,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若干段落组成。这就必须铭记概括段意的基本方法。第一“直接摘取”法,即“语段中有中心语义句时可以直接摘取过来作为段意”(所谓“中心语义句”是揭示中心的画龙点睛的语句);第二“提炼概括”法,指“段意单一时要把各语句中的关键词提炼出来,概括成段意。语段中有几层含义,但有主有次,有偏有正,就要把‘主’、‘正’的含义提炼概括出来”;第三“兼容概括”法是“语段中的几层意思之间不存在主次、偏正关系时,就要把几层意思兼而有之进行概括。”(摘自新教材第121页)以“出入”说思想为指导,结合此三种方法训练学生快速概括语言材料。比如:有篇作文要求根据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材料是“沈括写《梦溪笔谈》用了九年;曹雪芹写《红楼梦》花十年;司马迁写《史记》花十五年;蒲松龄写《聊斋志异》花二十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花三十六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三十七年;歌德写《浮士德》花六十年......”如此一堆材料,若不分析概括,很难晓其精髓。那么就先静心全神贯注入文中。细细看来,出题人只将古今中外一些名人所作名篇的时间一一展示,这些少为人知的时间与那些熟识的名篇联系在一起,不由令每一个初读者为之慨叹:这些流传青史的名篇大作皆不是一挥而就,那是十年、几十年乃至终生心血凝就一部旷世之作!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结果。时间成就了大作,也考验了作者的恒心和毅力。至此,运用“提炼概括”法,作者出题之用心一目了然。课堂之上,从学生静默地阅读、凝然的双眼和紧蹙的眉头上,可以看出学生已按老师的指导渐入文中思考。短时间地感悟、思索之后,很快在一片沙沙地书写声中,学生们十分自信的多角度阐示自己的感悟。在规定时间内,除个别学生外,大多当堂完成了这篇作文,并且能“言之有物”,格调乐观昂扬。
如果说把材料放在学生的面前让其深入琢磨概括起来较容易的话,我们不妨让学生利用“出入”说的思想在听话的过程中依要求快速概括材料,这样从难从严地训练其概括能力。有这样一则材料,要求学生不作笔录,只过大脑,概括论点。“有些心理学家研究指出:正常人的大脑记忆容量能储存五亿本书的知识的信息,即使是目前智力最高的学者大脑利用率也还不到百分之一。多么惊人的结论啊!五亿本书,这个数字远远大于世界上最大图书馆的存书量;智力最高的学者大脑利用率还不到百分之一,那么一般人大脑利用率才有多少呢?同学们,不要抱怨自己的脑子“笨”,记不住。科学证明了人类大脑的记忆潜力是无限的。”在教师的朗读过程中,要求并指导学生敛声静息,营造快入材料的环境和心境。班内悄然无声,只有教师抑扬顿挫的语声敲击学生的心扉。为顾及大多数学生,连读三遍之后,不少人举起了手,十分肯定并一致认为最后一句“科学证明了人类大脑的记忆潜力是无限的”就是论点,用“直接摘取”法概括得到。问其概括的思路,一个学生争先言道,第一遍聆听时,即为两个数字所震撼:“正常人的大脑记忆容量能储存五亿本书的知识的信息”及“目前智力最高的学者大脑利用率还不到百分之一”!假若做一个推算,人从识字起再活一百年,每天能读一本书,那么人的一生充其量能读三万六千五百本,离“五亿”本简直是天壤之别,是一个人经过上千次的“轮回转世”也读不完的!人的记忆潜力已到了让人类自己惊诧万分的地步。如此来推论,其中心只能是“人类大脑的记忆潜力是无限的”!显而言之这里不仅学生概括得合情入理,而且还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思索推论。这就不仅捕捉到了作品的神韵、作者的用心,而且直接导致其客观准确地做出判断,也完善地结束了概括的全过程。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重新认识自己,挖掘大脑潜力,激发学习欲望的自觉自愿的活动,这是生硬的说教所望尘莫及的。
要求并培养学生渐渐养成全神贯注地聆听、摒除杂念地阅读、一丝不苟地表达,不仅教给了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而且还教给了学生一条做人的道理:既然要学、要做,就全身心投入、专心致志、深入体味。若三心二意,只能是事倍功半,浪费光阴,也浪费精力,哪件事情也做不彻底、做不完善。这不仅适用于语文课堂,也是学好其他科目甚至可作为未来生活工作的思想基础。懂得这一道理,学生就会把“出入”说的思想自觉自愿地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并养成一种习惯伴随终生。
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随光阴地流逝,已无需教师时时处处地提醒,听、读之时,学生专注的神情说明了一切,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是要求比较之下,概括分析:甲乙两人在说明砖头的用处时共同的毛病是什么?“甲:砖头能砌炉灶,砌烟囱,砌围墙,垒花坛,造房子盖厂房......。乙:能当武器自卫,能打野兽,能当重物压东西,能像锤子似的砸东西,能当练功的器具,有时能当凳子坐......”只读了一遍,便有学生脱口而出:“两人都回答得片面,都是从单线思维出发,俗话‘一根筋’。把两人的答案相加才不失全面,只能是兼容概括。”
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见仁见智,必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知识的最终获得只能靠学生自己的概括提炼和理解记忆。但“出入”说作为一种比较快捷的培养能力的思维方法,切实可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