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善待学生的“插嘴”——感言

张帆 2009-4-14 12:02   [复制链接]
“one,two,three…twenty”,学生们正有节奏地读着我手上的数字卡片。“thirty,forty,fifty…”,突然间冒出来的声音让我吃了一惊。要知道,这是3B教材上的内容,下学期才学呢。其他学生也静了下来,寻找着“插嘴”的人。我扫视了一下班上的学生,是杨剑,他可是班上的“学者”。“杨剑,你是从哪儿学来的?”我不假思索地问。“昨天我做值日工作的时候,嘴里念着1—20这些数词,六年级的钱鹏接着twenty说了下去,我就请他教我,就这样我学会了。”“真的吗?你真善于学习!”我由衷地赞赏着,带头鼓起掌来,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接下来怎么办?是把它作为小插曲,一带而过,继续原定的教学内容,还是顺着杨剑的“声音”走下去?看着学生瞪大的眼睛、求知的目光,我决定临时改变教学内容。带他们学习3B上的数词。“同学们想学杨剑刚才说的数词吗?”“想。”学生齐声回答。于是我教了他们21—100以及100—900这些数词,并和他们一起探讨了十几的数、几十的数的构词规律,以帮助他们记忆,还做了好几个数字游戏,他们都兴致盎然、非常投入。看着学生一张张兴奋的小脸,我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他们学到了自己感兴趣、有用的知识。
这段经历让我想到了很多。“插嘴”是学生情急之下、不由自主的无意识表现,这里面包含学生诸多的认识和情感因素。作为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插嘴”,并合理处理:或“置之不理”,进行冷处理;或加以利用,生成更多的精彩。虽然这节课加减法句型的教学没有进行,但得利于这节课的学习,后来该句型和问时间句型的教学都非常顺利,而且比书上的要求有了更大的扩展,这也许是对我“临危不乱”的一丝鼓励和安慰吧



好久没上论坛,今一上去就发现坛友们又上传了几篇新贴,翻出其中一篇细细看完不免让我想起自己对待这些插嘴学生的方法,在我们一年级课堂中这些小家伙们更加不懂得怎样把握说话的时机和内容,且不说上课时按耐不住的和左邻右舍小说几句,让人恼火的是当课堂很顺溜的在进行,学生积极性都很高时突然冒出一句与课堂无关的话,这一情况发生时常让自己不能控制,马上就是一顿批,之后下课又开始后悔。时间久了马上又淡忘,出现类似情况又依然一样的处理方法。
昨天的课堂:
我开心的教着,学生开心的唱着。
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老师,我捡到5毛钱。”
(还未回神人已经从座位起身走到我面前)
我马上变脸:“回去!”(带“火”的语气)
全班顿时安静停下,孩子怏怏地回到座位。
下课了,事已遗忘
匆匆赶班,碰到孩子突然想到该说点什么弥补下孩子的自信心,
拉孩子到旁边:“++,刚才上课你交给老师捡到的五角钱非常好,可是MISS  ZHANG为什么还要批评你呢?”孩子摇头,其实孩子老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我制定的规矩里面就有@上课不准插嘴巴做其它的事这一条,这孩子低着头没说什么。“因为你交给我的时机不对,如果是现在你交给我,你说MISS  ZHANG还会不会批评你呢?”我接着说,孩子摇头。“好的,以后改正吧!”孩子微笑蹦跳走了,我匆忙走出教室。
心理背景分析:细想这孩子最近可能受到我过多的提醒和批评,上课说话,作业忘做,以前算得上是一个乖巧的女孩,突然得到一个机会,却忘记了表现的时间和场合,换来的又是老师的不满意。幸好马上课下解决了孩子的不开心,我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开心的学习,可是有时却并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掌握的,上面的帖子一出,同为插嘴,虽插话内容不同,如该课堂换做我,想到以自己的性格可能不会放下手头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反视自己与坛友的差异,唯恐自己不对,可回头想想,每位教师的性格以及面对的群体性格不同,也许我的“放下”对我的学生而言是一种纵容,还是坚持我的,摸索我的,改进我的,我的什么呢,暂时空白,也许就是课堂上的我。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09-4-14 22:10:17
是个好方法,这样处理比较妥当
发表于 2009-4-15 08:04:09
学习了
想想自己以前的处理方式,有点汗颜
发表于 2009-5-11 08:48:08
我是经常也发生这样的事
发表于 2009-11-27 10:16:10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09-11-27 13:30:04
孩子真好学呀,,,,,
发表于 2010-1-22 20:50:12
谢谢分享 呵呵
发表于 2010-1-23 16:52:51
学习了  挺不错的方法!
发表于 2010-1-25 09:55:56
学习了!我也是经常也发生这样的事
发表于 2010-1-28 08:56:44
学习了!我也是经常也发生这样的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