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创]4A教后杂感(1)(2) (3)(4)(5)(6)(7)(8)(9)(10)(11)(12)(13)(14)(15) 已更新)

发表于 2005-9-20 13:39:00
这是沈峰说的:)
1.寻找教学预设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所在;


2.寻找自己的教学与他人评价的结合点;

3.寻找教学实际效果与重新设计的生长点;

4.寻找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融合点。

呵呵  我们学校搞课题时某某教授曾经给我们一个反思的几个层面的,但找不到了:)
发表于 2005-9-20 15:19:00
同意一苇可航的想法,批改中我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这两天我有从词组开始入手,我是先要求他们将英文译成中文,如:my book ,your rubber, his rabbit, her ruler, 我认为这样应该好些,第二次我又要求学生回家造同样的词组,再去写书上的句子,这样好象好些。至于句子中的错误,学生写的是不太好,后一节课上,学生板书完后,我特意留了时间要求学生好好对照了一下,结果还是有部分同学错,我只能让他们订正时多订正几遍。感觉三、四年级的衔接还是比较累!
发表于 2005-9-20 15:21:00
谢谢洛尘老师,我已经记下来了!
发表于 2005-9-20 16:18:00
以下是引用洛尘在2005-9-20 13:39:06的发言:
这是沈峰说的:)
1.寻找教学预设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所在;


2.寻找自己的教学与他人评价的结合点;

3.寻找教学实际效果与重新设计的生长点;

4.寻找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融合点。

呵呵  我们学校搞课题时某某教授曾经给我们一个反思的几个层面的,但找不到了:)
谢谢洛尘!
我也看到了沈老师的谈话,只是没有洛尘细心啊!
看来反思还是要逐渐提升到理论的层次啊!
和大家共勉!
发表于 2005-9-20 16:20:00
以下是引用小诺在2005-9-20 15:19:40的发言:同意一苇可航的想法,批改中我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这两天我有从词组开始入手,我是先要求他们将英文译成中文,如:my book ,your rubber, his rabbit, her ruler, 我认为这样应该好些,第二次我又要求学生回家造同样的词组,再去写书上的句子,这样好象好些。至于句子中的错误,学生写的是不太好,后一节课上,学生板书完后,我特意留了时间要求学生好好对照了一下,结果还是有部分同学错,我只能让他们订正时多订正几遍。感觉三、四年级的衔接还是比较累!
是啊,要从最基础的地方抓起!
衔接的过程也许是累一些,但是,只要扎扎实实,就一定会顺利度过!阳光总在风雨后!
发表于 2005-9-20 22:00:00
学习中
发表于 2005-9-20 22:06:00
我感觉单词之间的联想,对单词的记忆有很大帮助。将单词放到句子里面学习,既记住了单词,也灵活运用了句型,一举两得呀!向你们学习!
发表于 2005-9-20 22:15:00
关于第二单元物主代词,我利用很简单的小诗教学的:
my,my,my father,
your,your,your mother,
his,his,his panda,
her,her,her ruler.
每句话的末尾都是双音节的单词,都押同一个韵,因为学生很乐意读,我让他们比赛,看谁读的好,学生积极性很高,一会就读熟了。
发表于 2005-9-20 22:27:00
以下是引用小诺在2005-9-20 9:23:37的发言:
敢问洛尘:还得反思哪些方面,请赐教。
     
from可航 小诺的问题  想到的
其实在思考这个问题上,很容易想到另外个问题,比如听课
早些时候我出去听课常常去留意别人上课的花招,看某某人的思路(比如某一课不知道如何上),时间长了我也算学到一些小门道了,把我的学习也开是分层次了
比如
第一层:课前的构想,我一直觉得在听课前要自己动下小脑筋,如果自己上这课有什么好的想法,这样的反差对比后的学习肯定帮助会更大。
第二层:学习“花絮”,每个老师总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小东西,比如就一个"stop"我就感觉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艺术;“very good"," 也是如此,某些老师编的小chant也很不错,当然在这点上也要思考下,我有次看见一位老师为了把枯燥的语音模仿生动点,使学生的声音由小变大。。。。我到不觉得很好,英语教学讲究趣味性,不过也不能任意这种趣味任意泛滥,甚至干扰学生学习这句话的思维。
第三层:1  这个老师的总体风格如何(包括语音语调,教态,节奏,调控方式),如果在这些风格里,有能给自己吸收的,更能为我优化课堂的因素存在(比如风趣,节奏快,密度等)我就应该学到,与自己的风格重组
第四层:课堂技术层次   别人的这节课的教学是怎么样的?是怎么复习,导入,呈现,巩固的,(其中的小层次:别人是怎么过度的,是怎么穿插的,我把这些语言知识可能以这样的思路安排出来,而别人又是如何排列组合的,比如别人也许会借助借班上课的信息差而将某一个新的知识在复习里就呈现出来了)
第五层:从学生学的角度分析,有些老师的课很帅:教师本人素质也好,学生素质也好,整个课堂非常顺,这样的课我感觉是一种欣赏,见识,但似乎总欠缺着些什么;所以我更喜欢看那些中庸点的,所以我常常喜欢看那种借班上课的教学,因为上课的老师还得备一下学生,这样的课更具示范性。
实际上,以前不会写论文最关键就是不会搭框架,这里的层次其实也就是框架问题,课后的反思其实也有反思层次,不过我们对于纯粹一堂课的分析当然是非常微观的,所以更多把视线放在课堂教学技术这个层面上。
    1 是否能将预想的教学设计完整的上下来→
    如不能,问题是什么?可能性1:对学生过高?过低的估测?可能性2 教学设计本身(环节与环节间)是否有问题,也就是教学设计是否有问题
  (如能,通过课堂反馈,是否能将某些内容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建,但必须寻找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融合点。 )→
   → 若一切都顺利,那还得反思这个教学模式是否有问题(中国人教育孩子中庸模式,孩子照做了,发现也顺利了,于是认为什么都对了,但可能就是大环境的问题了,可到了真正文化冲突的时候(比如和别的国家的孩子在一起)概念是否一定都对
   运用:这个老师的教学风格,或者潜意识的固定模式,也许学生接受的不错,也习惯,但人无完人,在某处有很多锐角的时候,肯定也有思想钝角
   2 学生学习的问题反馈你的问题时同样要思考下,学生会了这个是因为什么?学生不会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还是你的教学问题(比如是有中坚性大批学生有问题)
   你的教学手段 (似乎应该包涵于1)是否要做进一步思考,比如优化,比如是否与学生的思维有否契合点,比如某个游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与语言知识层次(我曾见过有初中老师为了巩固单词而叫学生把打乱的字母重新排列这样的游戏)
   以上为一种宏观性的思考,不过对于各节课的反思很有帮助(至少以后不会再出现反思lion的单词里的双元音没读准这样的微小问题了)
发表于 2005-9-21 08:32:00
呵呵
一大早就看到了洛尘的洋洋大文,很开心.你看,今天就有了一个美丽的开始.
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如果有一个良师就更好.但是,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只有靠自己了.不过,现在,我们还可以庆幸,我们还有网络.
但是,多么可惜,很多人仅仅是为了工作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