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创]一苇的4A教后杂记(1)至(18)(不断更新)-->一苇可航添加

一苇可航 2005-9-20 12:2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 17:52:00

[原创]一苇的4A教后杂记(1)至(18)(不断更新)-->一苇可航添加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早上第三节是四年级的英语课。这是我三年级开始教的班级之一。班级里男生数远远多于女生数,而且调皮贪玩的小个子男生多,脾气比较倔的男生多。有几个女生也颇有男生风范,上课喜欢做小动作。上学期他们班级在三楼,离洗手间也比较远。可是,每到课间,利用上厕所的间隙在操场上追追打打的同学不乏其人。记得有一次下大雨,上课铃响了好几分钟,我都开始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了,还陆陆续续有学生进来,而且几乎个个像从水里捞出来的,头发上滴着水。所以,每一节课的开始几分钟,总是效率不高,学生老师都无法静心上课。有时候,一句话还没说完,教室门口就立着一两个男生,乖巧点的呢,还知道说一句:May I come in? 然后等我同意再进来,也有人在教室门口一言不发,就看着你等着你发话的,甚至还有边直冲进来边大声嚷嚷或者做鬼脸的,而这时,学生们的注意力就在他们身上了,往往还会发出暴笑。而这个学期,他们班的教室换到了一楼,一下课,那些利用方便的机会出来疯跑的男生还不要满世界都是!第三节课后又是午餐时间,学校要求提前2分钟下课,去头去尾,我这节课岂不是最多只有35分钟?
正因为如此,第二节课还没有下课,我就准备好了,提前候课去!在上课前五分钟到达教室,防患于未来。还没有走到教室,我就觉得有点奇怪:好象没有人在外面呢?也许是班主任老师在教室里吧。可是,一进教室,就发现根本没有老师在,而学生连下位置的都没有,有几个学生在说话,也是声音不大。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在浏览新书。见我进去,他们就不再说话,坐端正了。
我突然觉得今天的课很有意思,本来这节始业课我还觉得没有什么可说,也不知从何说起。而他们的这番变化,哪怕就是今天一天,我也可以小题大做,趁机提提课间的问题。于是,一上课,我就提出,这节课进行男女生分组加分竞赛,得分多的一组可以少做一些家作。
然后我从对教室位置变化而可能导致的担心说起,告诉今天他们给了我一个惊喜,为了表扬他们的表现,给他们每队加三分,男生因为进步大多加一分,并且希望他们能够坚持。看到男生洋洋得意,女生暗暗努力的样子,我就知道,这节课的纪律搞定了。

感受:1.课堂纪律的好坏是每一节课能否高效率完成的保证.
   2.要适时抓住一切教育的契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7 16:37:52编辑过]

发表于 2005-9-20 12:27:00
4A教后杂感(2)
今天主要教了Unit One 的Part B 的所有单词和新句型May I have---?及回答Sure,here you are.在教学单词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想和大家分享:
1.本单元单词很多都已经出现过,只要略作复习即可,但是,要利用已学单词来引出和反复操练新句型,例如:教师指着一学生的书,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 It's a book.
T: May I have a book?伴随动作,示意学生把书给老师,帮助说出答语Sure, here you are.
然后,运用其他单词巩固操练这一句型.
2.本单元的单词在三年级已经背诵大部分的基础上,只需着重教bookmark,notebook 和pencil case.而其中两个单词和book有关,可以根据词的构成来讲.其中,mark和park做比较,让学生自己来读出mark发音,效果不错.至于notebook,我把它分解成了no--note---notebook来教读音和拼写,学生掌握很快.而pencil case呢,只要讲清case的尾音就能读了,对于pencil box 和pencil case从外型上稍做比较,学生就能明白其中的差异了.
感受:1.三年级的教学一定要考虑到后来年级的要求,提前铺垫.
   2.教给学生学习单词的方法和记忆的方法非常重要.例如,在pencil case这个词中,我要求学生要看到四个词:pen, pencil, case, pencil case.
      3. 词的教学一定要和句的教学紧密结合.
发表于 2005-9-20 12:28:00
4A教学杂记(3)
今天计划教第一单元的C和D部分.先复习单词和课文,然后,我用May I have a/an _____?问学生要到了圆珠笔, 钢笔,小刀,铅笔,铅笔袋,橡皮等文具,学生都很乐意给,答案也很多:Yes.Here you are. Sure, here you are. Yes/sure,this ______is for you.一会儿就有很多东西在讲台上了.接着,告诉全班学生可以想要什么就什么.今天要进行"慈善大赠送".这样,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因为给了东西的呢,想把东西要回来;没有给我东西的呢,想要点东西给自己.不一会儿,讲台上的东西就重新找到了主人,没有拿到的学生一脸沮丧.于是,我趁热打铁,提出给他们五分钟时间,下位置自由去找找喜欢的东西.几乎每个学生都在教室里找自己的朋友交换文具,五分钟后,最多的一个女生要到了八支圆珠笔!对于活动的结果在统计之后,我就拿出了自己准备好的小奖品,重点呈现D 部分的This ______ is for you. Thank you. 在给得到奖励的学生之前,再对其余学生说:This ____ is for _______. 引导学生回答All right.
最后,翻书看课本,小组合作讨论两个部分的句子,再汇报.全班齐说一遍,纠正出现的一些错误.在此基础上,归纳答句,
作业布置为:写下每一幅图的对话,答案可以自由选择.
感受:1.几年以前,我在一套英语教师文库里看到一本书<< Teach with nothing>>.就觉得其实一个成熟的老师即使在没有很多先进的教学辅助设施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成功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语言运用的海洋.所以,这一直是我孜孜以求达到的目标.在这一节课里,我认为运用的还不错.
2.语言的情景一定要合乎生活的背景和孩子的心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0 12:38:2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9-20 12:30:00
4A教后杂记(4)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E部分 Read and act.正好今天有一些学生带了贺卡和花来,于是,在复习抽背了课文以后,就直接导入新授.教单词card时先让学生根据出示的贺卡听懂单词的意思,然后用一些问题检查学生是否明白单词的意思:出示一本书,问学生:Is this a card? 在得到学生正确的回答后,再出示贺卡,问学生:Is this a card? 通过这个环节检查学生是否明白其意思.然后再板书car,请学生读后,再用红粉笔加上字母d,逐一请学生拼读.这一个环节不仅很快帮助学生掌握了发音,也很快掌握了拼写.
接下来,问学生:Why did they send me cards ? What do they want to say?自然引出"Happy Teachers' Day!" 在句子整体呈现后,教其中的单词:happy, teacher 和day.还顺带请学生说了"母亲节快乐"和"父亲节快乐"的句子,都说的很正确.
接着就是呈现课文,听音跟读,分角色朗读,分小组朗读.在反复朗读之后,请学生合书后,背诵本对话!
最后一个环节呢是语言的运用了.今天,我是请学生换换角色表演对话,每个人都可以是老师(顺便也熟悉了Mr 和Miss的用法),除了贺卡也可以是其他文具等东西.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每个人都找同伴去表演了.课堂上很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对话如下:A:  Good morning!/ afternoon, Mr /Miss_____.
                B:   Good morning/ afternoon!
                A:   Here's a ______ for you.  Happy Teachers' Day!
                B:Thank you!
感受:1.课堂本来就是属于学生的,教师要做一个高明的导演.
   2.知识的迁移能力平时就应该注意培养.
发表于 2005-9-20 12:31:00
4A教后杂记(5)
每天我都有些紧张了,都有些害怕看到大家期待的帖子.不过,也给了我很多动力,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让自己感觉到被需要.哈哈
这两天因为课时的关系,没有能按时开始上新课.我们有一本每课练,所以呢,我就安排了一节课做练习.分成默写和做练习两个部分.
默写的内容是第一单元所有的单词,是第3次默写了.
练习册的内容里有看图写单词.主要是复习单词,这个类型的题目学生很熟悉,我只是强调了要加冠词。
下面的大题是英译中:题目中有这样几句:1.May I come in, Miss Li? Come in, please.2. This new shirt is for you. Thank you, dad. 3.It’s hot today, isn’t it? 4. Do you like rowing? Yes, I do. 5.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skiing. 在这一大题中,出现了很多错误: 1,单词不熟悉了,例如:shirt, rowing, skiing2,句子的翻译有点随心所欲。3.中文的错别字:滑雪写成“划雪”。
接着的题目是匹配题。其中有些句子学生就是平时听到过,但是不是很明白。比如:That’s all right.很多学生把它当成了“好的”。由此可知,在平时的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一定要做到清晰,语言也一定要提前渗透。但是,对于这一题的部分题目,我觉得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例如;This ball pen is for Gao Shan. 学生习惯的回答是 “All right.    ”, 但是在这里只有“Thank you.   ” 可选。所以,我在做题目之前,就教了学生用排除法来做,也就是从自己最有把握的地方开始答题。
最后一大题是排序题。对于这个题型,我自己不是很喜欢。语言变化的可能性太大,一定要规定什么标准答案也有点难。就像这一题,大家来看看:1. May I come in? 2. This card is for you. 3. Happy Teachers’ Day! 4. How nice! 5. Thank you. 6, Come in , please. 要排成A和B之间的对话。这明显就是效仿课本里的E部分,但是又有变化。只能说1,6, 2, 4,3,5和1,6,3,5,2,4两种答案都正确了吧?所以,有时是所谓的题目让老师不知所以。
一节课也就匆匆忙忙过去了。
感受: 课文及单词的教学只是基础,但是,如何运用是值得大家探讨的。虽然我们说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考试,考试又不仅仅看分数,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还是没有办法来脱离和超脱。所以,对于考试的研究,对于学生答题的研究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语言说到底是为了运用,考试当中的运用应该也是一个方面吧。所以,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变化,如何来适应变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0 12:39:20编辑过]

发表于 2005-9-20 12:34:00
4A教后杂记(6)
尽管好多朋友已经开始教第二单元了,但是,我却改变了计划.因为,我受到了论坛上一个帖子的启发,应该是洛尘的吧,今天的课就重点教了单词的拼读和两个音标:[ b]和[ k ].我想,在以前的教学中我还没有尝试过那么早就开始教音标,这一次,我想在这个班级的学生中试一下.先是在黑板上写了一些 开头的单词,然后拼读,分音节读,再归纳它的读音,最后出现音标[ b ].以此方法教学[ k ].并领学生写了几遍.
接下来,就是出示一些单词请学生来读.检验学生呢是否掌握拼读的规则.还行.在三年级我是采用的饿简易注音法,主要是一些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加上已经和将要教的辅音,也非常希望我的学生可以自己掌握拼读的本领.当然,更希望他们在将来的单词辨音中提高正确率.
以前在教4年级的时候,对于rthyme和songs ,因为时间关系,我都是请学生回家听听读读的,仅仅是选用.现在,我想经过我一年的训练,学生的语言积累应该还是不错的,所以呢,这个学期开始就打算认真教好每一个单元的末尾部分.呵呵.在这个教学过程当中,我自己觉得还可以的饿一个环节是最后在大家都会朗读背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来当当小诗人,编编新的rthyme  .结果啊,很是踊跃,拓展出了很多新的rthyme.可见,学生还是乐意说的,也是乐意参与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他们.最后,我又要求学生呢不仅要说的对,还要有表情.我还即兴说了到学期结束要举行朗诵和歌唱比赛呢.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感受:1,在教学中,有些时候看起来你落后了,其实也许是为将来的学习打了基础,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有了提高.所以,千万不要拘泥于所谓的教学计划,有想法就要试验一下,看看效果如何.要服从但不要盲从.一定要敢于有自己的想法.
2,至于课堂,我觉得只要你是一个善于组织的导演,那么学生就一定是优秀的演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舞台.有时候,一味的责怪学生如何,也是一种逃避.多从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和组织来检讨一下,恐怕是必要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0 12:40:15编辑过]

发表于 2005-9-20 12:35:00
4A教后杂记(7)
这些天天气反常的热,教室里的风扇呼呼的吹,教室外体育课常常是人声鼎沸.上课下来就觉得疲乏.学生也是不容易,在这样的课堂里仍然精神饱满,尽管头上的汗珠不断,尽管有些小朋友热的满脸通红.我是有些感动了,你想,老师尚且可以走动,尚且可以在风扇底下多吹吹风,而我们的学生呢.也许,想到这一点,也许就有些安慰了.
这两天,教的是第二单元.我是把这个单元的内容组合了一下:B部分单词加A部分一至三幅图的对话.C和 D结合余下的对话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这个单元我个人觉得比较散乱,语言点不够集中.虽然,物主代词在以前接触过,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些困难.这个内容我也听过其他老师的几节课,感觉要让学生理解并不是很难,关键在于让学生在适合的情景中运用.所以,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我自己觉得我的训练还是比较侧重句子的理解和正确的表达,而对于情景,却还没有做到自然,不留任何痕迹.
在教my的时候,我就用自己的包做示范:That's my bag, I think.其实,后来想还可以把其他老师的差不多的包放在一起比较后再说,也许更清晰.然后请学生跟读并单个组词:my_______. 再过渡到造句:This is my_______, I think.在学生造句的过程中,我答: Yes, it is. It's your _______.呈现并按这个流程教学your, her, his.
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看18页的图片,分小组讨论,汇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句子说的还是不错,也能够注意到this 和that之间的区别.
接着请学生板书每幅图的句子,其余学生在书上写.在此过程中,发现有几个做法比较好:
1.有一个学生自己在图片上划了两条线,那样,写起来就很整齐.
2.另一个学生更妙,她在写的过程中,在每个说话人所说的句子上划了气泡,并用箭头标出说话人.就像书上一样.
于是,就表扬了两个人的做法并给他们加了分作为奖励.
感受:1.教学是需要用心去想的,有些时候自我的反思尤其重要,可以促使自己不断提高.
2.对于一些句型,语法的讲解在四年级也许还不是特别必要,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个模型,然后再举一反三.
发表于 2005-9-20 12:37:00
4A教后杂记(8)
今天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班级的错误率很高.昨天的一个家作是把第二单元的D部分四幅图的句子写一遍.昨天这个班级的课是在下午的第二节,我只是教了四个物主代词和D部分的句型.另外一个班级完成的效果还好,但是没有想到这个班级的错误率那么高.出现的错误有:
This is  a lion, I think.
This is her your tiger, I think.
That his rabbit, I think.
That is you lion, I think.
This is her a tiger, I think.
这些都是一些典型的错误.我就觉得学生在昨天的课上,其实已经都已经分小组讨论过并已经汇报过答案了,只是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请学生到黑板板书而已.我自己也觉得好象学生还没有找到写句子的诀窍,其实看起来还是很简单的,也就是仿照句子的结构,稍做改动.但是学生还是没有能够很好的理解.
于是,我想,也许从今天开始,应该先从词组着手,先解决词组的问题,然后再来解决句子.所以,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请学生反复诵读第二单元的课文后,分角色朗读,在达到会当堂课会背诵的情况下,没有再教授新课.而是,布置了今天的家作:翻译词组.(因为今天学校里有教学活动,所以,这节课是我赚到的!)
词组如下:
进来, 我的书签, 我的笔记本, 你的书, 你们的桌子, 他的老虎, 他的玩具, 她的圆珠笔, 她的抄写本, 这只熊猫, 那个狮子, 喜欢我的猫, 喜欢你的狗
感受:在三四年级的跨越中,学生还是存在着从词到句的困难.所以,在现在的教学中,也许,多多练习词组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因为考试的题型中没有词组,所以就有些忽略.看来,还是要老老实实的一步一步来,夯实基础再说.
发表于 2005-9-20 15:06:00
感受:1,在教学中,有些时候看起来你落后了,其实也许是为将来的学习打了基础,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有了提高.所以,千万不要拘泥于所谓的教学计划,有想法就要试验一下,看看效果如何.要服从但不要盲从.一定要敢于有自己的想法.
2,至于课堂,我觉得只要你是一个善于组织的导演,那么学生就一定是优秀的演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舞台.有时候,一味的责怪学生如何,也是一种逃避.多从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和组织来检讨一下,恐怕是必要的.
谢谢你,从你的随笔里真的能让人学到很多的知识。
发表于 2005-9-20 16:11:00
不客气!也欢迎你多关注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