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一片艳阳天
——浅谈英语朗读教学
美国著名的功能派语言学家侨姆斯基Jomsky , 提示人们:学习母语是说在前、读在后;而在没有外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外语,是读在前、说在后。如今,我们是在汉语语言环境里学习英语,所以,要能达到用英语讲、用英语交流的目的,我们就必须先学会朗读英语,所以几年来我在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并收到了很大的效果,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一条捷径。
一、
朗读的方法
正如我国英语教育界的老前辈葛传教授曾经说过:“ You ought to read very carefully. Not only very carefully, but also aloud, and that again and again till you know the passage
by heart …as if it were
your
own .”言下之意就是学习英语贵在于“读”——认真地读、反复地读、高声地读,变着法地读……
1、赏读并创设朗读情境
首先要让学生欣赏朗读,它也是感知教材内容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听老师的范读和录音范带,领略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奏,小学生模仿力和记忆力是非常强的,学生能从中初步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适度的节奏感。同时在他们欣赏的过程中,我又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他们的感知和想象,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如:在教学4B中 unit9 Breakfast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范带,孩子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感知课文,欣赏英语语言的节奏美,接着通过我的示范读,把朗读内容情境化,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朗读材料的含义,学生能听出课文中刚学过的某些词语甚至课文大部分内容,好象正看到海伦在问她妈妈早饭吃什么?杯子在哪?鸡蛋在哪?……一系列的生活情景,从而产生成功感,迅速调动起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童心童趣与朗读英语共存一体。并在头脑里初步形成一个朗读的“模式”。他们的听觉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在赏读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2、想象并激发朗读情感
众所周知,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发情感的关键。德国戏剧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多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强烈。”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如:我在教学4B中 unit2 At a party时,我在指导学生赏读后,学生已初步感知了课文,于是我出示了一幅张灯结彩开party的场景,让学生沉浸到课文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你自己也来到了好朋友的party上,惊喜地看到了许多穿着漂亮的认识与不认识的人们,你会好奇地问朋友:“Who’s the boy with big eyes?” “Who’s the woman in the red skirt?” “Is that man in the blue shirt your father?” 朋友也会领着你向别人介绍,“This is my friend, this is my…”“Nice to meet you.”你快乐地向他们打着招呼。瞧,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广阔,更具有形象感,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语言文字可描绘的情景,产生了真情实感,从中获得了情感体验。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情感。
3、演读并感悟朗读体验
(1).引导孩子带动作朗读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举着书坐端,反复机械地朗读会使孩子感觉乏味枯燥,从而讨厌朗读英语。根据朗读材料的特点以及小孩子好动的生理特点,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引导孩子带动作朗读,如:我在教学4B unit7 At a snack bar中的E:Read and act时,当迈克邀请高山去打篮球时,高山说饿了,他就给了他一些蛋糕;接着高山说渴了,就给了他一些水,当迈克再次邀请时,高山说不能动了。这是一段生动有趣的对话,表现力强,所以我要求孩子们带动作朗读,他们非常兴奋,读到饿了,孩子们会揉着肚子,渴了,孩子们会摸着脖子,当最后高山说:“I can’t move now”时,孩子们捧着肚子蹒跚着,真是憨态毕露,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孩子乐在朗读中,无意中也提高了孩子学英语的兴趣,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帮助他们记忆所学的英语单词和使用所学英语句型,同时使他们在朗读中找到了童趣。
( 2).
引导孩子带表情朗读
朗读英语时,或眉飞色舞,或活灵活现,或沮丧无助,或开怀大笑,能大大增加所读材料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如:我在教学4B unit7 At a snack bar中的F:Fun house时,
我就引导孩子带表情朗读,这是一篇杨玲装病不想去学校,妈妈着急要去看医生的对话,情节曲折生动,我要求孩子们带表情朗读,读出杨玲不想去学校装病时语气的羸弱,读出妈妈因女儿生病着急着要看医生的口吻,读出妈妈询问女儿到底要吃什么东西时的万般无奈,课堂上学生通过对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从而更好地把握感情去朗读。既帮助孩子记忆了所学的语言材料,自然地意会和明白了所读材料的意思。又让学生体验到朗读英语确实是一种既有趣又好玩的活动,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演,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生机与活力。
4、评读并感受朗读魅力
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展现和被别人欣赏的心理,学生也不例外。课堂中,根据孩子争强好胜,善于表现的心理特点,我在朗读时创设比赛气氛,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我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千个读者有一个个哈姆雷特。”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我都给予肯定。让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始终保持高涨的学英语热情,学有收获,学有味道,学有动力。充分感受到朗读的迷人魅力。
二、朗读的作用
1. 朗读有助于培养兴趣。
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我经常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兴趣,如:英美人比较幽默,语言中常常会很多出现逻辑上的缺层、跳层和并层。比如杰克在乘坐汤姆疯狂地开着的小车说道:“Be careful! Don’t drive so fast. My mother loves me!”意为“当心!别开这么快,我还不想死呢!”多么含蓄、优美的语言!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发了学生的乐趣,于是他们肯磨嘴皮,肯下功夫,在熟练朗读一定量的文章之后,很多常用句子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如:“快点!我要急着回家呢!”会自然说出:“Come on , My mother waits for me !” “用外语思维”的境界悄然而至。学生充分地发挥了潜能,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心.
2.朗读有助于积累词汇。
朗读有助于学生认词,丰富词汇,短语。很多时候,词汇和句型的输入光靠个人去死记硬背是艰难而短暂的,正如人们不易把词典背下来就是这个道理,相反,在课文的情景中却令人记忆犹新。因为课文是由词、短语、句子等组成,要想较好地朗读一篇短文,必须对它所涉及的各种语言知识有理解,经常朗读,就会与生词多见面。这样对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常用单词以及动词短语十分有益。实践证明,英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都善于灵活运用基本词汇。如It’s time to have lunch. 若这个句子读熟了,学生就会记住句型It’s time to do sth(该是做某事的时候了)
3. 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凭一种感觉,一种对语言对象能够迅速做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能力,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由后天的培养而产生起来的,在言语实践中,不断积累语言知识,体会出其语音、语义、语调及语气。日积月累,便逐渐培养了对语言的感知,这是一种直感。比如:“你不会找不到的”,说成:“You can’t miss it.”而不会说:“You are thought to find it.”通过朗读这些简单而流畅的语言,让学生感觉到美的语言不须刻意雕塑,它得体、流畅、运用纯熟、自然几乎近于本能。难怪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所以课堂教学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是必不可少。朗读对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英语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难怪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千古公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