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转帖]10月22日常州实验小学“理想课堂”活动——英语课堂实录

昆玉人 2005-10-24 13:2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4 13:30:00
以上信息来自教育在线论坛。教育在线论坛
发表于 2005-10-24 14:09:00
学习了,谢谢。
发表于 2005-10-24 20:14:00
谢谢这么详细的实录!让我好好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05-10-24 20:57:00
真的很棒!
发表于 2005-10-25 23:20:00
谢谢老昆,学习了。不过什么是真正的“理想课堂”呢?
发表于 2005-10-26 08:39:00
我们大家都应该向昆玉人学习,[em07]
发表于 2005-10-26 12:43:00
以下是引用蓝色眼睛在2005-10-25 23:20:38的发言:谢谢老昆,学习了。不过什么是真正的“理想课堂”呢?
真正的“理想课堂”是什么?说不清楚。没有最好,只求更好。
下面我把那天的评课概要转过来,大家看看。
专家引领,百家争鸣


                                 ——记“新教育实验共同体英语研究课”评课 (朱斌磊)


     一开场,苏州市中小学教研员焦晓俊就抛出了一个问题:文本教材何时出现最合适?
各校老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大致有以下两种观点:
有人认为,结合小学教材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来说,在教授完新单词、句子的基础上呈现课文比较合适;有人认为,如果文章难度适宜,完全可以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课文,再进行教学。
然后,大家讨论“如何在小学阶段进行语篇教学”,焦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中学阶段的语篇教学的主要情况:第一遍为粗浅阅读,第二遍为精细阅读、突破难点,第三遍为提炼观点,探讨问题。
由于小学的英语教学与初中的英语教学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大家在借鉴中学教法的基础上认为:中学语篇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和提炼自身观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在理解层面上问题不大,教师要做的是如何让学生在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第三人称的描述。
接着,苏州的贺老师提出了“为了教授语篇而虚拟环境效果有多大?”这个问题,引发大家又一次的思考。焦老师认为,“虚拟环境必须要让学生在环境中有思考的过程,否则环境的虚拟是没有意义的。比如,在教授现在进行时的句型,简单地互问:What are you doing?不如提出:What is your father doing?/ What is your mother doing?...之类,能够让学生有想象、思考的空间。”然后,焦老师还形象地用心理学中“猴子学洗盘子”为例来证明:没有目的性、没有思考过程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
随后,焦老师又和在座的老师共同探讨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学生是否快乐?学生的快乐是否有收获?
根据这两个标准,焦老师对三堂不同风格的课进行了点评:
陶晓霞老师的课中,新授点“come and help me”设计精当;沈亦君老师的课对语音和听力的训练比较到位;杨怡老师的课,任务明确,操练形式多样化。
发表于 2005-10-26 13:02:00
[转帖]暨回复蓝色眼睛版主

什么是理想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能够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什么样的课堂能够使教师体验挑战,使学生享受学习?新教育实验提出以下六条参考指数:


一是参与度。理想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参与是激发其思维的基本前提。一般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发言与活动)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  二是亲合度。理想的课堂,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上可能是愉悦、欢乐和合作的,也可能是紧张、沉默和不快的,“情不通则理不得”,良好的合作是课堂成功的基础。


三是自由度。理想的课堂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摒弃课堂如战场观念,不强调严明纪律、正襟危坐,不使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多一些轻松,多几分幽默,多一些欢声笑语,多几许神采飞扬。


四是整合度。理想的课堂,切忌过度的“分析主义”,把完整的知识支离为鸡零狗碎,如语文老师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出来,学生得到的只是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  五是练习度。理想的课堂,不在于它的有条不紊,不在于它的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  六是延展度。理想的课堂,能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与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总之理想课堂的构建要体现六个度,即:要有广泛的参与度;要具有强烈的亲合度;要体现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延伸度;要形成准确、提升、反思的练习度;要通过整合度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综合驾御水平;要以亲合度促进自由度的形成。另外还要展示丰富多姿的、触及各方面的生活。要具有一种为学生今后生存、提供强大的可持续的发展性的空间。要拥有熔铸学生勃勃生机的生命性,要再现一种返朴归真的社会真实性与愉悦性。要体现新课改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学生的需要、兴趣、过去的经验和能力相融合。因为新教育实验是新课改的最佳切如点,所以要允许学生间最大差异的存在,不要消除学生的个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要呈现出与社会相联的解释和应用性说明,不游离于社会之外,使课堂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要将认知和情意结合,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呈现多姿的色彩。要顾及文本的意义结构,兼容人类价值、态度、道德,让学生去批判、感悟、重构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让学生懂得课堂绝非同质的、单一的传承,而是在怀疑、批判的基础上重构,是不断更新的过程。同时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是一种文化的赋予过程,是享受,是创新,是师生双边提升。要改变传统课堂的预定性、给定性、系统性、单一性,而使个体——学生充分在课堂主动的接通他内在的经验,自觉的进行对文化知识意义与价值的主动探询与追问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由表现、诠释和反映自己生活经验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透过公共课堂来营造自己有意义的文化范式。学生在源于个体生活的范围内亲历、体验、使课堂文化成为个体文化体验过程。打破原由课堂中绝对规范化、科学化的模式,将那种忽视或遗忘学生个体生活与内在价值的僵死的课堂模式彻底击碎,将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丧失学生自主性和主体性的腐朽课堂在我们新教育理念的思维中解构,重塑理想的课堂。
发表于 2005-10-26 13:05:00
以上转自“教育在线”论坛,一起学习之,谢谢!
发表于 2005-10-26 20:45:00
谢谢昆版的推荐,我们也在提"理想课堂",但是,我认为真的很难做到完美.这和一个老师的教育观念、教学品质、课堂驾御能力等等等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的方面并不是只要有热情和想法就可以做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