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苏州市小学英语教师沙龙

水木 2005-2-19 14:19 [复制链接]
新学期又开始了,大家在英语教学上又有了新的想法,欢迎大家进来交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2 22:10:48编辑过]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05-2-21 16:33:00
我是张家港市港区小学的英语教师,任教五年级的英语.
发表于 2005-2-28 21:57:00
探索英语教学之路——苏州外国语学校英语特色教学纪实新叶 苏州外国语学校坐落在江苏苏州新区,是一所9年一贯制的英语特色学校。办校6年多来,他们坚持在英语特色上下大力气,取得显著成效。去年,该校初二年级学生参加初三年级全国英语竞赛获得了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等奖各3个的好成绩。

    学习语言从“听”开始

    这是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常常被忽略的一个基本常识,但苏州外国语学校的英语教师们正是从这样的立足点出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当初,几个日本孩子编入了英语教师王菀梅的班级。王菀梅老师注意到这些日本孩子与中国孩子交流时,一般开始不主动去模仿,而只是微笑、点头、摇头,但当他们主动开口说出“是的”或者“不是”时,其发音已接近标准的普通话。她从中得到了启迪:人学习语言就是在一遍又一遍听的基础上开始的;正是有了“听”的积累,才有了一脉贯通的语音系统,才学会了说话。于是,她在教学生念一些发音难度较大的单词时,不再急于让学生一遍遍地读那些单词,而是通过出示图片、表演动作、提出问题等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听这些单词的发音。其结果,学生不仅一出口便发音准确,而且语音显得特别流畅。

    该校的英语教师还把“听”当作了提高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金钥匙,磁带中的课文朗读和英语原版电影的对白,有着像音乐一样好听的语音语调,令学生羡慕不已,他们十分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有这样一口流利的英语。从学生这一积极的动机出发,老师们要求学生每天听课文朗读磁带,每篇课文至少模仿朗读20—40遍。这样反复地听,反复地模仿,从语音、语调,到语气、节奏,学生都听得十分仔细,朗读能力提高很快。时间一长,不少学生的模仿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有的甚至超过了老师。

    几年的探索,苏州外国语学校已建立起了一整套听的训练程序:如一年级听英文歌曲,听教师的课堂用语,二年级听句子,三年级开始听短文,高年级则要求听课文朗读,看原版电影,听纯正的英语对白。从培养学生的听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出发,在训练上还有阶段侧重。如起始年级先要经过两个月的精听,让学生细听、反复听,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对于较难的听力练习,则把原文印发给学生阅读,读懂后再听。第二阶段进行泛听练习,只要求学生理解主要内容,不拘泥一词一句的得失。第三阶段让学生随意听,听英文歌,听英语电影,无论怎样听都可以。

    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苏州外国语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经过不断地改革,在更替空间、变换角色、创新形式等方面,已具有了与众不同的韵味,课堂里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特点,这里的英语课有些像音乐课、表演课、游戏课。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打着节拍,做着各种动作,口中念着各种各样的英语儿歌,快快乐乐地学英语。有时老师和学生们还会戴上小兔、小羊之类的面具和头饰,欢欢喜喜地表演舞蹈、英语小品等。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们兴趣盎然,顺理成章地掌握了许多英语知识,提高了英语能力。

    当然,英语课还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唱唱跳跳上,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课的形式也有着不同的变化。如初中使用的《新综合英语》课本,多数文章没有完整的结尾,教师们则充分利用这一教材优势,引导学生猜测故事的结尾。有篇课文写到姐弟俩听到一阵吼声被吓得不知所措时戛然而止,于是老师乘势组织学生讨论这吼声究竟从何而来,学生们兴趣大增,纷纷做出各种猜测。有的猜测是霸王龙冲破电网,姐弟俩危险重重的;有的猜想是雷击声;也有的把吼声想象成直升机来营救姐弟俩的。有时,他们还在课堂上适时地举行英语辩论会,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而达到灵活运用英语的程度。枯燥、单调的英语就这样“活”了起来,“动”了起来。

    在量的积累中形成能力

    这是苏州外国语学校面对眼下蜗牛式低效率英语教学开出的药方。该校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一个学期要求学唱20首英语歌曲;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完“3L”1—3册,掌握1000个左右的英语词汇。初中学生除了学习部编教材外,还增加一套英语原版教材《新综合英语》,此外还有许多必读的英语课外读物。如此的“高投入”,对传统英语教学无疑是一种挑战。

    由英国朗文公司和北京外研社出版的《新综合英语》,生词多,课文长,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差不多有点像“天书”。为了教好这套教材,教师要求学生每天背诵40个单词,上午20个,下午20个;每一篇课文都要背诵。往往在这样的时候,英语老师们会变得很不通情理,严格地要求学生课课过堂,人人过关,一个也不准拉下。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学习英语,没有语言环境,靠有限的几堂英语课和少得可怜的几个英语单词,如杯水车薪,低效率在所难免。在认真研究了语言学习的规律之后,他们制定了先难后易的教学策略,即初一年级集中积累大量单词,然后再逐渐递减。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语词基础后再去接触大量的语法现象,英语学习的效率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增加信息输入渠道,采用“大脑风暴法”等方法,降低学生记忆单词的难度。事实上,这种大容量、高密度的英语词汇积累,使学生的学习语言的潜在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掘。试验结果:100%的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

    除了积累单词词汇,学习英语还有理解的层面、语感的层面和交际的层面,这些都需要一个量的支撑。为此,学校让学生尽可能广泛地接触英语材料。他们从小学二年级起就训练听懂和阅读课外英语小故事。该校老师自编出版了《小学英语听力100篇》、《小学英语阅读100篇》(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尽管这套书对普通学校小学六年级或初一年级学生尚有一定难度,但对于苏州外国语学校的三四年级学生来说,听懂、看懂已毫不费力。

    扩展英语教学的课堂

    当“哑巴英语”和纸上谈兵式的“考试英语”把学生封闭在课堂里的时候,苏州外国语学校的英语教学却已经为学生开辟了另一片缤纷天地。

    在好几年前,学校就开辟了“英语角”。在小树林中,在草地上,学生们可以和学校请来的客人们尝试着用英语进行交谈。学校每年都要组织英语模仿比赛,英语小故事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学生们的英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锻炼。学校接待了来自国外的许多教育代表团,这又是学生们学习锻炼英语口语的好机会,学生们用英语很老练地为那些代表团做导游参观校园,游览苏州园林。

    去年暑假,学校成功地组织了境内、境外英语夏令营。在境内英语夏令营中,学生们跟着6位美籍教师学习英语,形式活泼,学打棒球、学唱美国歌和美国舞蹈和学做西餐等,轻松快活,边学习英语,边了解了许多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而走出国门的学生们,更是大开了眼界。他们参观白宫,访问剑桥、牛津大学,欣赏悉尼歌剧院的精彩演出等,他们还被安排到当地人家庭中,融入英语国家的家庭生活。试着用英语交谈,试着听别人的英语谈话。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英语能够派上用处时,心里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满足和开心,这是在课堂里难以体验到的。

    孜孜以求,不断进取,苏州外国语学校的英语教学,在经过了6年多的努力后,终于崭露头角。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该校的学生们将会有更出色的表现,该校的英语特色教学这篇大文章,也将会做得更精彩。   

    《人民日报 . 华东新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5-2-28 22:03:00
张政发[2004]145号关于印发《张家港市2004~2010年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政府、农工商总公司,常阴沙农场,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属各单 位,市属各党委(总支)厂:
    《张家港市2004~2010年教育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 认真遵照执行。
                                                          张家港市人民政府
                                                        二00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张家港市2004~2010年教育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加快教 育事业发展,优化教育投资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根据苏州市《关于推进 社会事业领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改革的决定》的有关精神,结合《张家港市城市总体 规划2003~2020年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市城市 总体规划纲要,全面实施“教育强市”战略,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以改革为动力,统筹 规划,科学布局,努力创造一流的教育体系,一流的师资和办学条件,一流的教育质量,一 流的教育发展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 和知识贡献。
    二、规划原则
    1、系统构建的原则:根据城市化发展进程,按照“一城四区”的规划要求,对全市教育资 源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发展,构建起从婴幼儿教育至成人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 通过整体构思、系统组合来体现规划的合理性。
    2、适度超前的原则: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变化等要素进行前瞻分析,从教育事业 发展规律与趋势和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出发,优先发展教育,适度超前规划。
    3、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我市实际出发,整体规划学校布局,既使学校布局相对集中,又方 便学生就学;既考虑未来发展,又立足现有可能。尤其在城区学校布局时,适当留有空间和 余地,以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规划,使全市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布局结构更加合理,运行机制更加灵活,教育效 益更加明显,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三、规划目标
    至2010年,我市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教育现代化。其主要标志是:建立以开放多样 、高标准、高质量为特点的0~18周岁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标志的终身教育 体系;各类教育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人才观,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 现代化水准;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结构,形成与城市建设、经济、文化和社 会发展相协调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主要目标:
    ——构建并完善0~6周岁托幼一体化、科学的学前教育体系。有效提供0~6周岁婴、幼儿学 前教育服务,基本满足全市0~3周岁婴幼儿入园(所)的需求;3~6周岁幼儿入园率继续保 持98%以上,提高儿童早期教育的水平。
    ——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化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的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 并提升其水平,实现6—15周岁儿童少年普遍接受高标准九年义务教育,社会弱势群体中适 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充分关注和保护,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达到100%,且基本保 证“按需供教”。
    ——不断提高高质量、多模式、可选择的高中段教育水平。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98%以 上,保持合理的普职比例。普通高中要确保90%以上的升学率;职业高中一方面要向高一级 学校输送合格毕业生,另一方面,要为我市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万人,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达到70%左右;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到14.5%,全市新增劳动力平均 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
    ——启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实施方案,形成比较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全市农村从业人员年 培训率达40%,城镇企事业职工全员培训率达50%以上;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下岗 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培训后再就业率力争达80%以上。建设并逐步规范学习型社区、 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体和学习型家庭。
    ——普及并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积极推广双语教育。至2010年,全市学校的教育信息化 和开放度明显提高,学校拥有计算机数与在校生数比分别达到:小学1∶10,初中1∶8,高 中1∶5,大学1∶4;全面普及多媒体教室。全市中小学实行双语教育的学校达到20所左右。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民办教育。在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 原则下,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幼儿教育、高中段教育和民工子女教育、高等教育, 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水平。建立“岗位能上能下, 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市被评为教坛新秀、教 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骨干教师人数达到在职教师数的20%,形成一支具有优良师德,在信 息技术、双语教育、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上都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开发并建设一批中小学校外德育活动基地和青少年课外活动场所,建设20个稳定的职业 学校校外实训基地。
    ——改革并完善教育经费投资体制,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通 过中小学布局调整和骨干、示范学校建设,确保80%的中小学(幼儿园)创建成苏州市级以 上重点、示范学校,力争有4~5所学校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  
    四、主要内容
    (一)学前教育
    1、0—3周岁婴幼儿教育。调动政府、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婴幼儿教育 的积极性。建立全市0~3周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以社区为依托的亲子活动 中心,开设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建办招收婴幼儿的托儿所(班),构建全市0~3周岁婴幼儿 早期教育网络。到2010年,全市0~3周岁早期教育机构不少于52所,其中杨舍城区14所,金 港片区13所,塘桥片区7所,锦丰片区7所,乐余片区11所。
    2、3~6周岁幼儿教育。高标准实施学前三年教育,全市所有村办幼儿园与相应村小同步撤 并或改造。到2010年,全市幼儿园由目前的65所增加到76所左右,所有幼儿园均达到一类幼 儿园以上标准,保障外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能接受同等学前教育。加快幼儿园布局调整步 伐,撤并7所规模小、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幼儿园;规划新建18所幼儿园;扩建或改造20所 需继续发展的幼儿园。
    (二)小学教育
    6~15周岁少年儿童高标准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继续办好市特殊教育学校,对残疾儿童少年 实行“按需供教”;对村办小学继续进行撤并或改造。2005年暑后,将村办小学低于20人的 班级全部撤并到中心小学或相近市镇小学。每所建制小学办学规模不低于4轨24班。在市镇 小学以上学校中,苏州市级以上重点示范小学的比例达到60%,2007年,所有小学达到省合 格小学标准。2010年,按照每所小学施教服务人口2万人的标准,全市小学由现有的70所调 整为71所左右。杨舍片区,在市区西部、西北部、东部、东南部等地新建6所小学,扩建和 改造8所小学,撤并3所小学。金港片区:在新镇区新建1所小学,在双山岛建办1所九年制学 校,扩建和改造7所小学,撤并2所小学。塘桥片区:搬迁凤凰小学,扩建和改造5所小学。 锦丰片区:在新镇区新建1所小学,扩建和改造9所小学,撤并6所小学。乐余片区:在新镇 区新建1所小学,扩建和改造8所小学。
    (三)初中教育
    所有初中原则上均在市区、中心镇或办事处办学,办学规模不低于6轨18班,积极探索建办 寄宿制初中,将撤并后的高中教育资源优先用于初中办学。80%的初中建成省示范初中,所 有初中均达到省合格初中的标准2010年,按照每所初中施教区服务人口3~5万人的标准, 全市初中由现有的32所调整到33所左右。杨舍片区:在市区西部、东部各新建1所初中。金 港片区:在新镇区新建1所初中;双山初中与双山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塘桥片区:2 005年暑后,将凤凰中学和西张中学合并后迁至新镇区。乐余片区:在妙丰公路旁易地新建 永联学校。
    (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切实遵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吸纳为主 的原则,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根据本市外来务工人员急剧增长的发 展态势,统筹规划建办专门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或民办学校,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子 女集中就读。今后凡撤并的村小和初中的教育资源,将优先用于建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实行九年(小学起始)或十二年(幼儿园起始)一贯制;外来务工 人员子女在600名以上的镇或办事处都要设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2007年,全市外来务 工人员子女学校设置达到20~25所。其中,城区5~8所,校址拟选择在城郊接合部。老城区 内的公办学校,要为军转人员、拆迁户和新购商品房居民子女就学预留教育资源。金港、塘 桥片区各建办3~5所。锦丰、乐余片区各建办2~3所。2007~2010年,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子 女变化情况确定建办数量。
    (五)高中教育
    按照省政府每10万人口设置一所高中的要求,到2010年,全市高中段学校规划为16所,其中 普通高中由目前的10所调整为8所,职业类学校由目前的9所调整为8所(含3所部门办学校) 。具体调整方案如下:
    1、普通高中:继续扩充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增强品牌高中吸纳优秀学生的能力。对办学规 模小、办学优势不明显的高中进行撤并或整合,在杨舍城区和金港新镇区各新建1所高中。 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均达省三星级以上标准,其中梁丰高中创建成五星级高中,“一城四区” 各有1所四星级高中。每所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均不低于16轨48班。
    2、职业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筑我市人力资源的高地。进一步扩充市职教中心的校 园占地面积,扩大办学规模,使在校生人数由目前的4000人增加到8000人,2005年升格为高 等职业技术学校;加大第二职中、第三职中、工贸职中校园扩建、改造的力度,办学规模均 拓展到20轨60班,并在近期创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中;2007年暑后,将市艺术职中和舞蹈学校 合并迁入城区。全市职业学校要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5个高水平的校内实习实训中心,创建 8个省级骨干示范专业(现有1个)和15个苏州市级示范专业(现有6个)。引导职业学校面 向社会开展“订单式”培训。
    (六)地方高等教育:
    到2010年,全市高等院校规划建成3~4所(现为2所),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达到2万人左右 。鼓励企业出资或引进外资、民资与高校合作办学,吸引国内外重点高校来本市建办本科独 立学院。沙洲工学院、电视大学等高校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易地新建,全面整合各类培训资 源。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宏观管理,切实保障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1、明确办学职责,建立和完善教育统筹协调机制。加大教育宏观管理的力度,将教育发展 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增强全市教育发展的统筹能力,坚持教育的 社会公益事业性质,强化市镇两级政府办好教育特别是办好义务教育的责任。市教育行政部 门要依法对全市学校实行归口管理,同时协调各部门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和环境 氛围,努力构建有序、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运行机制。
    2、加强行政督导,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政府和学校的办学行为。市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切 实履行“督政”和“督学”职能。一是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发展规划实施的监控;二是要依法 督促市、镇两级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全部到位,并且坚决制止教育资源的流失;三是规范 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行为。
    3、坚持依法治教,严格执行各类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自觉 性,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及《中 外合作办学条例》等各类教育法律、法规。强化学校法人地位,落实校长负责制。实行教育 政务公开,建立和完善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制度。
    (二)推进教育改革,不断增强教育的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
    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育发展模式。
    积极推进幼儿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关于“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 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的精神,选择城区两所新建的幼儿园进行股份制改革的 试点。本着积极稳妥、分步推进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部分幼儿园实行“管办分离”制 度改革,由园长与主管部门签订任期合同,落实园长任期责任制,明确相应的公共服务责任 、经济责任和自主管理权利。
    继续加强初中建设,顺应城市化发展,建设若干所寄宿制初中;深化梁丰实验学校办学体制 改革,使之更好地发挥民办学校机制灵活的优势;办好外国语学校的国际部,在城区建办国 际学校,一方面,为本市市民提供出国、留学前的预备教育服务,另一方面,积极为外籍人 员子女在本市就学提供条件,并通过开展国际间的办学交流、短期研修和培训活动,努力探 索教育国际化的新路子,进一步提高我市教育的国际化水平;鼓励发展优质、精品、有特色 的民办学校;采用公办、公建民办或纯民办三种运行模式,积极创办外来民工子女学校,通 过多种途径缓解当前教育服务的供需矛盾。
    加强中职与高职的衔接与沟通,加强国际交流与借鉴,加强校企联系与合作。鼓励企业在职 业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或实验中心,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训场所和设施设备;鼓 励职业学校输出管理模式,招收外地初中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应 用型技术人才。
    2、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建立教师全员聘任,竞争上岗;按劳取酬,优绩优酬;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学校用人新机 制。对师范类新毕业生实行“统一考核,择优聘用”。深入实施“名教师工程”、“名校长 工程”,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专家,壮大职业类学校“双师 型”教师群体。改革和创新学校分配制度,较大幅度地提高优秀骨干教师的待遇,适当提高 农村偏远学校教师的待遇,增强教师队伍活力。各类学校(幼儿园)在改革或转制后,其用 人制度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即对改革前在职的教职工全面推行人事、分配、用工制度改革 ,所有教职工一律实行聘用制度,竞争上岗,以岗定酬;改革后新增添的教职工人事关系全 部挂靠在市教育局人才服务中心。
全面实行校长聘任制,今后新提拔中小学副校长、幼儿园副园长原则上都要通过公开竞聘的 形式进行,并积极尝试校长公开竞聘。
    建立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和职业学校兼职专业教师人才库。建立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后备 干部、优秀骨干教师到片区学校、民工子弟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建立城区与片区“校对校” 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充分发挥名教师、优秀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获得“市学科带头人”以 上称号的骨干教师跨校兼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3、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考试评价新体系。
    进一步发挥对口单招在沟通中、高职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的“立交桥”作用。逐步放开职业 学校招生政策,实行凭初中毕业证注册入学、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方便学生特别是在职 人员和外来青年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继续完善招生市场的运行规则,充 分发挥中招市场在促进公平、公正招生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杠杆导 向作用。继续实行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4、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探索素质教育运行新机制。
    切实做好省级课改实验区的工作,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育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课程改革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建设和完善基础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方法和教 学手段的现代化,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发展个性和能力,努力减轻中 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积极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跨国家、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在 中小学有计划、分阶段地扩大实行双语教育的学校、班级数量,拓展课程范围。
    (三)放大投资效应,努力建立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机制
    依法坚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确保达 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改革教育投融资机制,提高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效益,吸引更 多的社会资金支持教育和参与办学。初步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机 制,通过财力分配调节和专项转移支付等方式,加大对财力相对薄弱镇的扶持,发挥市级财 政统筹发展的重要作用。
    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市)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 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市镇财政统一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的保障机制。从2004年起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拨付均要达到苏州市统一标准,即农村小学210元/生·年 ,市区小学(杨舍镇所辖范围)260元/生·年;农村初中250元/生·年,市区初中(杨舍镇 所辖范围)300元/生·年(以上生均公用经费不含学生交纳的杂费)。政府继续增加对“管 办分离”改革学校(幼儿园)的基本建设和设施设备添置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在下 拨学校公用经费时,民办、股份制学校和实行“管办分离”的学校要按照其办学水平,发放 相应的经费。明确学校收费标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乱收费、搭车收费。完善收 费举报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及时严肃查处。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扶持。建立并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广大适龄儿 童少年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具有本市户口、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 以下、持有民政部门核发的《张家港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的农村贫困家庭、城市低 保家庭以及暂住人口贫困家庭子女的入学要给予政策帮扶,减收或免收其杂费、教科书费, 同时要通过鼓励单位、个人捐款、捐物、学校设立助学金等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完成义务教 育。开放现有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下岗职工和外来务 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

发表于 2005-3-2 11:38:00
也来支持一下张兄!昆山玉峰实验学校 英语教师   教小学六年级
发表于 2005-3-3 18:48:00
以下是引用昆玉人在2005-3-2 11:38:57的发言:

也来支持一下张兄!
昆山玉峰实验学校 英语教师   教小学六年级
欢迎,欢迎。
发表于 2005-3-3 18:50:00
给昆斑竹上茶。
[upload=jpg]UploadFile/2005-3/20053318501974.jpg[/upload]

苏州市小学英语教师沙龙

苏州市小学英语教师沙龙
发表于 2005-3-3 20:17:00
好茶~~~谢了!诶……苏州的同仁好象不多啊!
发表于 2005-3-5 19:45:00
大家好常熟英语教师教三年级
发表于 2005-3-6 18:02:00
欢迎温温老师的加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