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中小学英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小学起始年段英语表演能力的培养

lizzy09273 2005-10-31 15:28 [复制链接]
                 小学起始年段英语表演能力的培养
一、前言     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出台正从方方面面体现这一要求。新课程标准分级对听、说、读、写能力都作了具体的目标描述,其中小学生“演”这项技能的目标描述中指出:学生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一级);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二级)。    其次,可以注意到这一时期的儿童喜欢模仿成人的一些行为,也就是常说的"过家家"。这是因为该阶段的儿童在心理上处于一种过渡阶段,对于外界事物充满好奇,行为以模仿为主;在社会生活中,从以自己为中心过渡到以集体为中心,从单一角色过渡到多重角色的扮演。在这种模糊的认识中,模仿成人和希望被认为是成人的愿望讲支配他们的一定行为。    有鉴于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试图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引入了一些游戏和小剧等模拟生活形式,顺应他们的心理需要,以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当然对于用英语表演的认识不应该只停留在其活动或游戏的表层上,把它当作是调剂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应该认识到它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把指导学生用英语表演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给学生提供一个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学过的知识,编排一个对话或短剧,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在教学中通过这样的形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投入学习,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溶入到丰富、真实、自然的语境中,让学生有目的自编对话虽然低年级学生英语词汇不多,但他们能很好的借助道具、眼神和身体动作,来辅助完成表演。   二、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表演能力
(一)课前准备,师生共同表演。                                       课前的歌曲准备已成为英语课的规则。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思想,把学生的情绪转移到英语学习上来。我除了设计一些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且自己也十分投入地和学生一起演唱,用表情、动作、眼神和学生交流,使学生情绪兴奋,快速进入“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全身心地准备学习的开始。(二)模仿表演,引导学生说话。                                        起始年级学生有个共同特点,善于模仿。在教学时通过听、看和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Hi!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老师脸带微笔,扬起右手亲切地向学生问好。“Good morning,Miss  Sun!”好响亮的回答。“How areyou?”趁热打铁给予学生更亲切的问候。“Fine,thank you.And you?”在老师的示范下,学生积极响应,大胆地和老师、同学握手问好,在此同时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这种独特的师生交流,上课形式,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并初步改变了部分学生胆小、怕说话、不善表达的弱点,为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打下基础。
三)复习表演,积累应用语言。                                     学生学英语,学校没有任何语言环境,教师得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环境。为此,我每课先安排(5'-10 ')时间复习。而每次复习,尽可能把已学的内容串起来编成一个节目或有情景发展、有趣味的一件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表演。生动活泼的复习表演虽然需要一定的排练指导,但指导学生表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独特、有效的训练方法。学生在轻松愉快、非常有趣的情景中表演,不知不觉地积累、应用所学语言,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表演新授对话,轻松易学。      首先,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要求尽量模仿原文录音中的语音、语调,绘声绘色地展现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丢开书本,表演对话,要求用流畅、自然的语言,略加一点动作,再配上一些小道具,生动形象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场景。通过表演对话把"死的"书本知识重新回归到“活的”现实生活中,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和参与,巩固了已掌握的知识也培养了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另外,表演对话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如:Fun with English 3B Unit8 A(如何征询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模仿原文录音,分角色朗读对话,并让模仿得好的学生示范。然后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稍做准备后,带上道具(文具),到讲台前表演这段对话。                                        在教师指导学生表演对话时要注意避免学生易犯的一个通病:“背”对话而非“演”对话。学生在表演对话时往往会毫无表情地,像和尚念经一样把句子“背”出来。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流畅、自然地把句子“说”出来,就像平时说话一样,同时配有适当的表情和动作,真正把对话表演出来。(五)改编对话,巩固应用。    在学生能较好地表演对话的基础上,教师可逐步引导学生改编原文对话并表演:如从更换对话中的人名、地名和时间等细节入手,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增加新的内容,丰富、充实原对话。甚至教师可鼓励部分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大胆尝试,彻底改变原对话,使之面目"焕然一新"。通过改编对话,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语言能力;同时还起到了温故知新的复习作用,也培养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Fun with English 3B Unit 2A在学生学完对话后,要求学生改编对话并表演。教师可稍作提示,引导学生改变原对话中的人物,询问熟悉物品;或应用Unit 1 What is this/that in English?对话改编对话;或鼓励学生使用课外学到的有关物品的生词来充实对话;乃至增加新的内容。                                       在指导学生改编对话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只停留在简单的生词替换练习上,要尽可能多地改变对话内容;同时还要利用所学知识,适当扩充对话,增加新的内容,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
(六)自编对话,综合运用语言。                                         在学生能熟练地改编对话后,教师可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自编对话:给学生提供故事内容梗概或主要情节,让他们丰富整个故事,确定细节;或给学生提供一个场景,让他们构思完整的故事;或要求学生根据原对话编续集等。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编排人物、组织语言、布置场景、设计动作等,自编、自导、自演对话,力求内容新颖有创意,语言流畅而优美,表演自然富有感染力。                                       自编对话对学生的语言驾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能灵活、纯熟地使用所学知识,组织对话,语言正确、准确、流畅、自然。因此,它非常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自编对话还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和想象余地,综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英语(实验本)第四册Un 教师在教完这一单元后,教师可提供场景Shopping(买东西),Asking the way(问路)让学生自编对话。学生可以通过购买生日礼物、问路、祝贺生日等学过的知识和句型,自编对话。当然学生也可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编对话。                                     教师在指导学生自编对话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课文的限制,构思新颖、有创意的故事,培养创新精神、开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注意使用鼓励机制,对学生的对话和表演要始终持肯定的态度,以激励为主,并适当提出改进意见,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自编对话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自信。教师要注意纠错的场合、方式和方法,不要在学生表演进程中即时改错、有错必纠,而要尽可能在学生 表演结束后再纠正他们语言中较严重的语法错误和不地道的表达方式,对他们表演中不适当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在引导学生表演时,一方面要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大胆放手,给学生最大的自主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演,演出有他们特色的短剧;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好“监督”和 “审查”关,引导学生在剧中表现一些积极、健康的内容,不要受娱乐片的影响,出现无聊庸俗、低级趣味的东西。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创作和表演持鼓励的态度,对学生的大胆尝试要予以充分的肯定,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三、 活用语言,在生活中运用英语    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实际生活中,使教学活动更具有现实意义,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体会所做事情的社会意义和自己的个人价值。学生置身于真实中而非停留在一个空洞的讨论话题上,他们在参与活动时使用英语进行思考,交流,他们这样做并非是因为老师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里说多少英语,而是为了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在这些生活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变得意义深远起来。
   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4时,积极鼓励学生且学生也乐Do you like…?运用句型询问他人的爱好;4A 时,可让学生通过真实感受,天气冷(cold)→                                 跑步后热(hot)渴(thirsty)累(tired) → 重复多次询问What is the  matter?后学习烦(boared),再通过食品、饮料、衣物等学习运用句型Here’s …    for you. Why don’t you…?Do…给出合理建议。    牛津小学英语在课程安排上不是把一些分割了的生活碎片随意地拿到课堂中来,而是把整个课堂教学融入到真实生活中去,他把传统意义上的,仅停留在纸上谈兵式的语言学习转换成现实生活中的面对具有实际意义和明确目标的生活实践。学生们通过相互间的交谈,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在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真实的生活情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然,与此同时,习得了语言,提高了自己。
                                       总之,指导学生用英语表演充分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习得语言,有效提高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同时它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符合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的需要。
最新评论 | 正序浏览
发表于 2005-11-3 14:26:00
是啊  同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