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义务教育
德国很重视早期教育,是世界上实施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在 1619 年德意志魏玛公国颁布的《义务教育规定》中,就要求父母送 6~12 岁的儿童上学。对违背者,政府将强迫其履行义务。1717 年 9月 28 日,时任普鲁士帝国国王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签署了 《普通义务教育》的谕令。针对当时许多家长(尤其是农村的父母)不重视孩子上学、不少儿童(特别是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子女)识字和计算能力差、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的现状,威廉一世命令:“在普鲁士王国内,凡是 5~12 岁的儿童都必须上学读书,接受学校教育,否则家长将要受罚。”从 1754 年起,儿童上学年龄改为 5~14 岁。谕令对包括学费和读书时间在内的许多细枝末节都有具体的规定,例如,在冬季,适龄儿童每天都要上课。到了夏天,除了帮助父母从事力所能及的农活之外,每周上学的时间至少要保证一至两天,以巩固复习冬季所学的课程和知识。每周的学费为6 分尼,若家庭承担不起学费,则由当地政府承担。
弗里德里希 威廉一世推行全面普及教育的计划困难重重,反对者呼声最强烈的是经费严重不足。然而国王却信心百倍,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长远收益相比,钱显得微不足道。”他多次表示,“开展义务教育的目的是改善整个国民的素质,任重而道远。”为了节省开支,学校的行政管理者大多由教堂的管事兼任,聘请的都是义务的兼职教师,他们以从事其他职业来维持家用。通过不懈的努力,教育改革初见成效,学校的数量剧增,从原来的 320 所乡村学堂发展到后来的 1 480 所。为了纪念弗里德里希 威廉一世在教育上做出的贡献,人们建起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学,即现在的柏林洪堡大学。
威廉一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大帝继承皇位后,坚决贯彻执行父亲签署的《普通义务教育》谕令,使之遍及全国各地,乃至穷乡僻壤。1763年 8 月 12 日,他亲自主持了《普通义务教育法》的制订。普鲁士帝国在1870~1871 年的普法战争中大获全胜,重新统一了德国。当时的报刊在评论这一决定性胜利时,不约而同地指出这是一个半世纪以来实施义务教育的丰硕成果。
时至今日,各州都有完备的义务教育法律,把未成年人的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在萨尔州,未成年人必须上学读书,违者被视为犯法。不久前,该州有几位家长锒铛入狱,其“罪行”就是家中的适龄孩子没有上学校读书。与此同时,警方用专车把他们的孩子接到学校学习。事实上,这几位家长并没有让孩子们失学,只是成立了一个安排他们在家里读书的 “家庭学堂”。然而,这种行为依然被判定为违法。
形式各异的环境教育
自从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交通、能源、营养住宅等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教育日趋“实际化”。德国小学生的环境教育得到重视和加强,呈现出注重本地化和实际可操作性两大特点。教学力求生动活泼,从孩子们能见可感的事物起步,从发生在周围的诸如垃圾、能源、污水、森林等问题入手。
调查表明,在课堂上传授环保知识,能转化为环境意识的仅占10%。至于环境意识和对环境友好的行为之间的转化率,充其量不过1%。德国教育部门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环境教育中只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是一大误区,知识传授得多并不一定意味着行为的改变。大力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德国的环境教育摒弃了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从点点滴滴做起,让学生得到熏陶,受到启发,并且身体力行。
德国的学校、老师和家长一致认识到,要卓有成效地搞好环境教育,首先必须培养青少年的爱心。使他们从小就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善待地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时尚,是一种世界和世纪的时尚。当环保成了人人可以参与的行动和时尚时,绿色也就渗透了我们的文化和文明。善待地球也是一种回归,崇尚亲情、崇尚东方文明的回归。
在课堂上,老师从一棵树说起,深入浅出地讲解环境保护的深远意义。一棵长了 50 年的大树,在市场上出售仅能卖到 50~125 美元不等。其实,这只是它真正价值的 0.3%。计算一棵树的真正价值,必须考虑如下 3 个方面:以每年平均释放氧气1 000 公斤计算,50 年生产的氧气价值达 31 250 美元左右,同期防止空气污染的价值为 62 500 美元;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地肥力,产生的价值达 68 750 美元;在为牲畜和鸟类提供挡风遮雨的地方和筑巢栖息的场所、促进生物多样性方面,产生的价值约 31 250 美元,与此同时创造动物蛋白的价值2 500 美元左右。这 3 项相加总计价值 196 250美元。至于大树每年开花结果、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活到 100 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产生的价值,还没有计算进去。
老师神情严肃地告诉孩子们,一般来说,有生命的生物比无生命的物体好。然而,现在有些事情总是颠倒过来。可不是吗? 在有些人看来,活着的森林就不如死去的树木受宠,活着的野生动物也不如死去后剩下的毛皮和骨肉那样值钱。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这些活着的东西造福的是整个人类,其价值太抽象,或者可望而不可及。而在它们死去之后,受益的却是具体的个人,让他们大饱私囊,大发横财。就这样,受既得利益的诱惑和驱使,有些人便不顾一切,大举刀斧,将一片片活森林变成一堆堆死木头;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一张张皮,一块块肉。
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为了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环保,节约能源,汉堡市走在全国的前面,设立了一个名叫“50?50”的环保项目。该项目的含义为:如果一个学校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节能、节水、节电、垃圾分类等节省了资金,那么政府将按省下资金数额的一半出资奖给学校。
这个项目由市政府组建的专门机构负责具体运作。汉堡市的 “50 50” 环保项目在 3 年前开始时,只有 20 个学校报名。而现在,全市的420 所公立中小学全部都参与了这项活动。
汉堡学校地处汉堡市南部,是一所高级文科学校,招收 5~13 年级的学生,为第一所参加“50 50”环保项目的中学。学生们在轮流值日时,有一些与环保有关的值勤内容,那就是负责能源的节约。例如,值日生只是在光线不足而影响上课时才会开灯,而且先开的总是离窗口最远一边的灯,然后才用临近窗口的灯,以便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来照明。冬天供应暖气时,教室的气窗一般不打开,以防止 “漏掉”在上面的热空气。为了通风换气,下面的大窗仅在课间休息时开启 5 分钟。在教室够热时,暖气立即被关掉。
经过评估,该校去年一共节约1.5 万欧元,市政府将 7 500 欧元交给学校支配。麦克副校长说:“‘50 50’环保项目是我们学校环境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一直常抓不懈,从区区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冬天不要随便开窗以避免暖气的浪费……虽然是举手之劳,但却可以节省不少能源,更重要的是于细微处见精神,让学生们受到活生生的环境教育。”学校还在班级中开展竞赛,凡是节能和垃圾分类做得好的班级可以得到 100~300 欧元的奖金。这笔钱由学生自己使用,开展活动。
节水教育从不放松
在德国,虽然水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人人不忘节约,节水意识深入人心。在德国公民看来,浪费水和其他资源是一种没有修养、不讲道德、甚至是很可耻的事情。
德国的教育部门富有远见卓识,节水教育从儿童抓起。中小学老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有关水资源的讨论,引导他们逐步形成节水的意识。围绕着“德国的水是不是很多”的话题,孩子们积极发言,为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和它们提供的充沛水量而感到自豪。然后老师拿出一份事先准备的材料,向学生们介绍一组数据:全国有多少工厂,每个工厂每天要消耗多少吨水;有多少公司,每家公司每天需要多少吨水;有多少学校,每所学校每天要用掉多少吨水;有多少家庭,每一个家庭每天消费多少吨水;每天用掉的水又会产生多少吨污水,而污水又会将多少吨新鲜水污染掉……这笔帐算下来,孩子们感到十分惊讶,开始思索起来。在讨论结束做总结时,老师神情严肃地指出:“同学们,我们国家的水之所以多,全在于每一个国民对水珍爱有加,处处节约。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节水的好习惯。”
这样的节水教育课深入浅出,朴实具体,富有人情味。它以理服人,用数字说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节水的自觉性高涨,他们从点滴做起,关好水龙头,用水时不大手大脚,尽可能循环利用。在德国中小学校园内外,节约用水已经蔚然成风。
做好笔记自我教育
德国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时,便会在领到的书本中看到一本醒目的本子。它装帧得朴实大方,封面上绿色的田野、森林、草原、草地等图片映人眼帘。在每一页的左上角,都有一张美丽的风光照片。
这既不是普通的作业本,也并非一般的日记簿,而是“环保记事本”。学校将其印发给孩子们,就是告诉他们要从小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关爱周围大大小小、或强或弱的生灵。在本子上,儿童们记录着他们在环保方面所做的事情和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
有一位名叫科特的孩子,曾经在自己的“环保记事本”上认真地记下了一周的“大事”。
星期一:听老师讲,珍稀动物灰鹤濒临灭绝,我把 1 欧元的零用钱捐了出来。
星期二:睡觉时忘记将灯关掉,我真不应该这样白白地浪费电。
星期三:今天上图画课,因画得不满意先后撕了 3 张白纸。老师说造纸需消耗大量的木材和水等,听了之后我感到很惭愧。
星期四:看到妈妈为洗两件内衣就要开洗衣机,我告诉她这很浪费水和电。我很高兴,妈妈接受了我的建议,答应以后一定要等到衣服积多了再使用洗衣机。
星期五:哥哥要去赛车,他知道汽车奔驰时会排放出有毒废气。我提出了一个弥补办法:赛车手每年额外多种 20 棵树。
星期六:爸爸原来准备自己开车去超市购物,后来我建议还是乘公共汽车去。他觉得有道理,就这样做了,既节省了汽油又减少了汽车废气的排放,真是一举两得。
星期日:我丢垃圾时,发现没有分好类。于是不顾臭味,把它们仔细分类后才放进垃圾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