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文本再构的理解
(2010-01-23 19:32:21)
转载
标签:
杂谈
自从上海市英语教研室朱浦老师提出的“小学英语独立语段教学”这一概念以来,英语教师们都投入了极大的教学热情与智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着。虽然独立语段教学对老师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而文本再构在教师的实际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都会有着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对于朱老师独立语段教学讲座我听过两遍,再加上听过不少朱老师的精彩评课,更让我对文本再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我想,首先,文本再构一定是基于教材的再构,也就是说一定是以“用教材来教英语”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文本再构不是为了去增加文本的难度,而是要体现文本的适度。在再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注意的是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在教材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语境的创设与文本的再创,同时要兼顾解决语言的工具性的特点,而且这个目标自始至终是用语段教学来解决和达到的。
其次,文本再构一定是基于学生的再构。一切都要从学生出发,一切都必须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基础出发进行合理的文本再构。我想,正因为学生的不同我们教师才更需要进行文本再构,因此,教师一定要从自己的学生出发增加和体现文本再构的适切性。
最后,教师在进行文本再构时也一定要注意文本的系统性、知识性和语言的规范性。我想,这也是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体现浓浓亲情的一次成功教学
--------------------------------------------------------------------------------
发表日期:2010年6月11日 已经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评刘建老师2BM4U2一课
南翔小学 张琳
今天在我们南翔小学举行区二年级英语教研活动。英语教研员颜黎华老师和我校的刘建老师分别为我们展示了两堂精彩的课。刘建老师为我们展示的是2BM4U2 Dear Mum and Dad,这是一堂体现浓浓亲情的课。她是位非常努力的青年教师,在成长中收获成功。
一、主线清晰
以母亲节和即将到来的父亲节为本课的主线,创设主题情景,使教学主题Dear Mum and Dad得以凸现。
二、基于学情的“再构文本”,丰富语言素材,锻炼学生能力
基于教材与学情的“再构文本”,在出示的方法上,采用了图片结合教师朗读展现,通过听力结合图片的文本展现,通过视频VCR拍摄的文本展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反复重构语言知识,Mum is ______( busy, thirsty, tired)。 I can ____ for Mum。使学生学得更扎实,表达更丰富。
利用母亲节的卡片做铺垫,如:“Dear Mum, I love you。You are___。 I like to_____ with you。 On Mother’s Day, I can give you ____。 I can ____ for you。 ”为后面制作父亲节卡片埋下伏笔,在文本的重现中使学生牢牢掌握新知,使学生都有感而发。
三、体现亲情,以情感贯穿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在课的一开始,由一首饱含母爱的歌曲导入教学。以班级内学生母亲的照片和她们所喜欢的东西来渲染浓浓母爱。由衷表达 My mum likes______。 I can give Mum___。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再一次回味了对母亲深深的爱;在读卡片的过程中表达对妈妈的爱,在给爸爸写卡片的过程中抒发对爸爸的爱。最后 We can do many things for Mum and Dad every day!让学生了解在每一天都可以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让感情进一步升华,体现浓浓亲情。
小学英语教学中文本再构初探
作者:[郭水平]
发布者:[郭水平] 阅读数: 736 日期:[2010-3-19]
“文本再构今后将左右我们的英语课堂。”这句话是朱老师在市教研活动总结会上说的,今天所执教的是Module 1 Unit 4 Use your five senses! 教材中的句子相当简单,只有I do something with something. 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五官的重要,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为此,我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进行了文本再构。例如在教授tongue生词时,除了让学生了解舌头的功能,还知道一些动物舌头的妙用。学生们十分感兴趣。We taste with our tongues. Our tongues are covered with thousands of tiny taste buds. When we eat something, our taste buds can know four kinds of tastes. They are sweet, salty, sour, and bitter. Do you know what animals can do with their tongues? Snakes can smell with their tongues. Frogs can catch insects with their tongues. Dogs can drink easily with their tongues. Cats can wash faces with their tongues. How interesting!
作为语言教师,提升自己的英语专业水准十分要紧,是教学的基础,必须要有所行动;文本再构其实是用教材教英语为出发点,我们的教学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不能远离学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学习背景、语言兴趣、认知能力和水平的因素,把握好再构的度;要以教材为本,教师要钻研课标,因为它是所有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小学中年级英语独立语段教学文本再构的探索
上海市松江区泗联小学 康晶
【摘要】 小学中年级正处于英语句子学习向语段学习的过渡阶段,然而这个时期又是正处于学生对语段学习和接受以及适应的最佳重要的时期,所以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独立语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能够合理的把教材的文本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再构,如何能够很好的把我们教材中零散的单词、词组、句型等放入到合适的语段中去整体理解和学用,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英语的语用能力,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然而,只有通过语段和所创设的语境的整体推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语用情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独立语段 独立语段教学 文本再构
我们的导师朱浦先生曾在一个重要的学术报告上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上海市中小学英语教学必将走进一种独立的语段教学,独立语段教学也必将成为改变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独立语段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对于独立语段教学中的目标再构、文本再构及过程再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将成为创造者。”的确,独立语段教学势在必行,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我们更是有责任有义务把这条路走好走长,不断的去探索和发现。本文主要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讨关于小学中年级英语的文本再构。
一、独立语段教学的意义
什么是独立语段?独立语段是外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是一个语义单位。它可长可短,可大可小;可以以口头形式出现,也可以以书面形式出现。是指由一系列连续性句子构成的、形式上衔接、意义上连贯的语言整体我们称之为独立语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它可以是一则小故事、一篇小短文或一首小歌谣。这些独立语段的共同特点是有一定的语境,富有趣味性,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而且通常是围绕某个语言点而编写的。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课文、故事、对话、短文、歌曲、歌谣等语言学习材料都可以称为独立语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材料都可以称为独立语段,一则独立语段的构成应具有衔接、连贯、目的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和交际性7个条件的。从独立语段的文本体裁上看,小学中高段大多以短文、故事、书信、对话、诗歌等呈现。
所谓独立语段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将所学习的单词、词组、句型等零散的知识放入到合适的语段中整体理解和学用,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在语言教学领域里存在着两种理解、学习直至掌握所学语言的途径:一是“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归纳为整体——部分——整体,即从段到句子,再到词汇、语法点等语言知识点,最后落实到对所学语段的整体理解。二是“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可以归纳为部分——整体——部分,即从单词、语法,到句子,再到段,最后落实到对语言知识点掌握。而实质上,这两种模式并不相互对立,而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
为什么要进行独立语段教学?首先我们要从外语教学的目的入手,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然而独立语段就是在具体的语境当中来学习单词或句型,它符合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规律,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尤其是面对着小学中年级的教学对象,经过了两年对英语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量和句型结构,因此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语段方面的教学可为学生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又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
二、文本再构的作用
文本再构就是把教材本来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和建构,这种建构是基于教材,又结合所教对象的原有知识情况,把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再处理整合的一个再构的过程,使得它形成一个具有情境和现实可操作意义的一个有着灵魂的一个可观可读可感的一个文本语段。然而这个语段是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因此,对于我们这些一线的老师把所教授的教材进行文本再构的这种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和极其可行。
为什么要进行文本再构呢?首先,每位老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同,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对知识的不同需求要对文本进行再构。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找到顺应学生学习知识的兴奋点,把某些学生感到枯燥的知识再构成他们喜欢的文本,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再次,结合每位老师不同的素质和特点,可根据自己的擅长之处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再构,使之能够更好的驾于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对文本再构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的发展。
(一)基于文本情况再构
文本本身的情况是不一样,有些是单词,对话,短文或故事。根据不同的文本情况,教师进行不同的文本再构。比如,有些单词内容比较零散,教师可以通过寻找一个chant,将这些内容整合起来,即可以学单词,又可以学chant, 两者兼得。还有一些故事内容都是叙述形式的,比较枯燥,教师可以在故事的内容中适当加入一些对话,让整个文本内容活泼起来,提高学生的情趣。
(二)基于学生情况再构
每个班级的学生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外向,喜欢模仿和表演,而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比较喜欢倾听。面对前者,教师在文本再构时可以多增加一些比较活泼的学生活动,让学生表演对话等,发挥他们的优点。而面对后者,教师比较适合选择一些听读,演绎的内容,充分发挥这些孩子擅长思考的特点。
其次,学生的学习基础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班级,学生的知识积累比较丰富,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文本的难度,拓展书本的内容,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有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就没有掌握好,这时教师就要首先从基础知识着手,进行文本再构,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再拓展。
(三)基于教师自身特点再构
每个教师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和特色,教师在进行文本再构时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有些教师比较擅长运用表演法教学,自身比较擅长表演,善于
调动学生的情绪,那么在文本再构时可以根据文本增加一些表演,对话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表演。而有些教师比较擅长阅读教学,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演绎,在文本再构时可以根据文本增加一些阅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语段和语境的整体推进对文本再构的作用
文本再构是建立在一定的语段和语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并结合具体的主题内容,指向交际过程。这里面最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语段”和“语境”。最终达到的目标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语用情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接下去结合教学案例来具体说明: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奇妙的情境,能够有效辅助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驾驭英语的能力。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展现出鲜明的影像,辅之以生动的语言和音乐渲染,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一个美妙的情境,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入到了本课的学习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案例1】3A Module 4 Unit 2 < Go to Disneyland>
我充分利用了深受学生喜爱的迪斯尼卡通人物这一元素,打造出一个梦幻般的卡通迪斯尼世界。虚拟了一位名叫“托尼”的小男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有一天,他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见自己走进了魔幻般的迪斯尼卡通乐园。于是,我引领着学生们跟随着托尼经历了一段奇幻之旅。在这个奇幻之旅中,遇到了唐老鸭,米老鼠以及三只小猪等可爱的卡通形象,以及它们做的一些事情,完成了本节课对单词ducks, mice, pigs, cats等,以及句型“What are they? They are… What can they do? They can…”的学习。在本课的Pre-task阶段,伴着美妙绝伦的音乐,可爱的卡通画面,用Tony的一个梦来引出了迪斯尼王国的世界,以及卡通明星们的活动,在不知不觉之中引入了本课的学习。例如,“Hello, I am Tony. I have a beautiful dream. Today I go to Disneyland.Oh, they are Mickey and Minnie.They are mice.They can cook delicious food. Look,they are Donald and his nephiews. They are ducks. They can sail a boat.Look, They are three little pigs. They can play the piano. How nice!”通过创设的这个情境结合具体的话语文本,两者整体的推进,加深了学生对语义的理解,为接下去的语用奠定了基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调动学生的语用情趣
我创设一个虚实结合的真实情境,然学生的玩中体验中学习了本节课的新知,调动起学生想说要说抢着说的这种情趣,最终达到语用的目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最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语段,它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载体。
【案例2】3B Module 4 Unit 2 < Our Children’s Day>
在学习新词组Children’s Day gift时,我设计了一个赠送礼物的互动环节,这里我制作了一个多功能礼物箱,让小朋友到礼物箱中摸出这些小朋友互相所赠送的礼物,然后再进行叙述,”Maira gives Elle a ____ for Children’s Day gift.Hmm,it’s super! Elle gives Peter a _____for Children’s Day gift. Oh, it’s pretty! Peter gives Maria a _____ for Children’s Day gift. Wow, it’s cool! Peter gives Elle a _____ for Children’s Day gift. Haha, it’s lovely!” 这样既提高了小朋友参与的热情,同时又在他们的内心里有一种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因为真实的东西是计算机媒体所代替不了,它能够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形成刺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感知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趣的游戏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改变了传统单调乏味的巩固练习模式,使学生在体验中自然而然的强化了记忆。在抽礼物这一环节中,我观察到全班基本上95%的同学都在举手,真的是达到了抢着说都要说的状态。通过创设的这种虚实结合的情境把语段很好的加以操练和巩固,因此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语用情趣。
(三)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Rhyme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形式,在课堂上巧妙的运用Rhyme教学,让学生在这个欢快的氛围当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及时的巩固了新知,也是语段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把Rhyme用在设计环节当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案例3】3A Module 1 Unit 2 < My friends>
在学习并介绍班里的好朋友的时候,在Post-task环节当中为了把班里的同学结合各自的特点,以及巩固本节课学校的单词tall,short,shy,thin等整合在一起。老师设计了一个很有韵律感的Rhyme,例如:“Paul is tall. ------This is Paul . He is tall. This is Wynn. She’s thin. This is Matt. He’s fat. This is Mort. He’s short. This is Guy. He’s shy. This is Zig. He’s big. Paul tall. Wynn thin. Matt fat. Mort short. Guy shy. Zig big.”这一个Rhyme语段囊括了本节课的所有内容,在学生们兴致盎然的吟唱了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过程中,这节课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学习的有效性也得以提高。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己在小学中年级的教学实践中,对独立语段教学以及文本再构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语段教学,然而语段的教学离不开文本再构,文本再构的实施更离不开一定的语境。总之,作为上海市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把我们的语段教学搞好,也有信心把我们的语段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只要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创造着、体验着,那么收获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更应该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朱浦. 小学英语独立语段教学的实践和思考【R】. 2009年10月
【2】陈力. 语段教学思想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第8期 2009
【3】鲁子问. 小学中年级英语语篇教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文本再构——课质变革的重要举措”
发布时间: 2010年4月28日 点击: 629 次 责任编辑: 施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宝山区英语基地联盟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
2010年4月26日上午,尽管下着大雨,然而,它却不能抹去英语基地联盟学校的教师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同学们聆听上海市教研室英语教学专家、资深教研员、特级教师朱浦老师关于“文本再构-课质变革的重要举措”专题报告的渴望,老师们都提前来到会场。
朱老师的报告分为四个部分:
从“文本再构”产生的背景谈起,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本再构”的必要性,他指出“我们的教学是一种理念的传承,也是教学方法的传承,需要我们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教学、注重教师素养的发展、教学理念的发展、教学设计的发展和市郊均衡的发展,在发展中提升教师经验素养和对教学理念的正确理解能力”。
第二部分:朱浦老师为我们分析了“文本再构”教学的发展趋势,他认为作为现代英语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中重新整理教材,再构文本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况且再构文本应该是一种完整的真实,教学的内容要有直接性,再构的文本更要具有间接的情景性。我们所构的文本的主题形式就是一种话题形式,他指出:“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对不同的师生,就应该有不同话题形式”。朱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特征方面,阐明了教学的主体设计是一种整体设计,设计过程中要将课程的内容要放在语境中来学习,上课首先要注意“语量和语境”的结合,在“语音语法”上午辅助下,最终达到“语用”的目标。
第三部分:朱浦老师精辟地分析了“文本再构”对于教师的功能,那就是“文本再构”必将左右教师学科专业的培养、必将左右教师对于教材的态度、必将左右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必将左右教师再构目标与过程。同时“文本再构”对于学生的功能是:将左右学生能否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将左右学生能否具有真正的语用体验、也将左右学生能否萌生对科学的情感。
第四部分:朱浦老师为我们指明了英语教学中“文本再构”的要点。 首先,“文本再构”必须是教材原有的主题(topic);第二、必须体现教材内容的安排(contents);第三、必须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level)。第四、必须符合课堂所能的篇幅(length);第五必须符合单元教学的整体(unit)。
最后朱浦老师对这次“文本再构”讲座做了全面概括的总结,从中我们懂得;基于教材的主体内容的文本再构、基于主题语用的目标再构和基于文本语言训练的过程再构都有三个关键:那就是文本——目标——过程。文本的变化必然导致目标的变化,目标的变化也必然导致过程的变化。过去的教学是让学生“懂”,只要懂了,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而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懂”并且“能”。
区教研室开展“文本再构的有效教学”小学英语教学研讨
[ 作者:佚名 点击数:1085 更新时间:2009-10-10 ]
9月29日,我区小学一至三年级英语教师举行了小学英语课堂“文本再构的有效教学”专题研讨。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孙微、傅璟老师和兼职教研员颜晓琳老师参加。
黄浦学校吴玉婷老师富有思考的3A Module 2 Unit 1 Friends说课和以喜羊羊和美羊羊为主角的Friends主题教学,恰到好处地实现文本再构,以学生旧知为基础,满足学生表达需求,有效地促进了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训练。
徽宁路第三小学龚春鹃老师比较详尽地介绍了3A Module 2的教材特点,既清晰呈现了每个Unit的教学内容和纵向关联,又对每个教学活动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对某些教学重点进行了对比和拓展性解读。
大家认为,两位老师对“文本的再构”理解比较到位,教学设计合理有效,突显了新旧知识紧密相联,使学生学得有趣、可言可语、有情有感;教材分析既有整体解读,又有局部突破,有助于听课老师在较短时间内把握主要教学策略。
“基于学情的文本再构”小学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在迎园小学举行
3月23日下午,小学英语“基于学情的文本再构”主题研讨活动在嘉定区迎园小学举行。“文本再构”是近阶段上海市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与必然的发展趋势。迎园小学的王冬老师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展示,本区全体四年级英语任课教师及新农村培训项目学员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王冬老师教学的内容是4B Module1Unit4 What can you smell and taste?基于该内容,王老师以文本Helen Keller的故事再构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学习Helen Keller 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为全体听课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英语课。
展示课后,王冬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了构思说明:结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设计了教学主线。唐晓千,卫婧等老师作了点评,她们结合王冬老师的研究课就“文本再构”畅谈了自己的想法,区教研员颜黎华老师最后就这堂课也给予了精彩的点评,她还对全体听课教师提出了听课后反思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她要求大家从文本再构的方式方法、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听课教师在颜老师的引导下也思潮涌动,决定在回校后在教研组活动时进行集体的反思和探讨。
最后,颜老师还就第一学期期终练习的情况进行了反馈。她从命题意图、练习基本结构概述、难易度分析、抽样分析简述、错误剖析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数据分析、错误成因分析,并指出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加强对教材的研究与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强对教学五环节的研究、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加强英语语音、语法、阅读的教学,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与运用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
基于学情的文本再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研动态 加入时间:2009-12-16 13:40:43 news 点击:179
——嘉定区四年级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12月7日下午,全区执教小学英语四年级的老师汇聚望新小学进行了一次“基于学情的文本再构”教学研讨活动。由望新小学吴慧洁老师和实验小学王诗悦老师,以及同济黄渡学校的居梅芳老师围绕“基于学情的文本再构”这一主题展开专题研讨,分别进行了现场说课,现场展示课和评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吴老师执教的是4A Module4Unit2 More insects and plants的教学内容,她的教学设计非常巧妙,以一位园丁的植物日记为主线,让学生跟随着园丁的日记去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结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文本进行再构,丰富教材内容本身。同时巧妙地将新知和旧知相整合,很好地达到了语言积累和综合运用的目的。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市教研员朱浦老师提出的“英语课堂要以语段、语境为主体带动词句的学习”的语段教学新理论,使在座的听课教师眼前一亮。
课前,实验小学的王老师对于这节课也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说课,她分别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文本再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体现等三大块深入浅出的向与会教师做了独立语段教学理念引领下的吴老师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和意图。
课后,区教研员颜黎华老师和同济黄渡学校的居梅芳老师就这节课课给予了精彩的点评,颜老师还对全体听课教师提出了“教学五环节”的具体落实要求,给我们基层的教师在回校后的具体做法也给与了具体指导。
文本再构之我见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21 14:48:14
查看( 1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虽然没有外出培训,也没有亲耳聆听朱浦老师的讲座,但从几次的集体备课及市级课的观摩中,我对现在英语教学倡导的“文本再构”教学有了自己的理解。文本再构是对现有教材中的语言内容进行改编、适当增加改写或整合,以适合不同的学生个体或群体,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如何拓展、拓展哪些内容、拓展到何种程度都要求老师对教材深入分析,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在整合教学材料后,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要素,教材是核心的理念,所以适合学生的教材一定要老师亲自来改编、调整和整合,这样就做到了因材施教。 文本再构其实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老师拿到教材后都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文本再构。教学内容的增减,教学形式的组织等都需要老师进行再设计,文本再构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学校开展的统整工作,在这些过程中每一位英语老师都对各年级的教材进行了分析、对各自任教的学生进行了分析,上好课的关键还在于备教材、备学生。所以作为年轻老师要多元化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再构是教师的自我提升。 老师必须会用教材教,根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更合理的教学活动以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一位好的老师就是一位好的文本再构者,一位会用教材教的老师。
首席简介 工作计划 活动通知 工作动态 课改文章 教改信息 资源共享 教学视频 成员概况
您的当前位置: > 专题网站 > 首席教师 > 课改文章
课改文章
合理创设语言环境 有效实施文本再构
发布日期: 发布人: 浏览次数:
合理创设语言环境 有效实施文本再构
民乐学校 倪婕
引子:上海市中小学英语教学必将走进一种独立的语段教学,独立语段教学也必将成为改变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独立语段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对于独立语段教学中的目标再构、文本再构及过程再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将成为创造者。文本再构将左右课堂教学有效性,文本再构将左右学生阅读习惯养成。 ——上海市特级教师 朱浦
英语作为英语学科的教学语言不仅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内容,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已发展到第三阶段:以句、文、境合并呈现的情景式课堂教学阶段。语言环境是指说话的现实情景,它制约着整个语言交际过程,因此合理创设语言环境,有效实施文本再构已经成为主要教学模式之一。
一、创语言环境 设趣味文本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说过:为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情景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直观情景导入的主要教学功能就是引导学生直接“入境”,“入境”才能“生趣”,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尽快进入语言学习的最佳状态——习得。
因此创设语言环境,设计趣味文本在英语教学很有必要,特别是在启始年级。趣味文本设计主要以话语独立语段为主,它包含童谣、对话、图语等。图语类文本因有着趣味性的图画深受学生的认可,学生也因故事情节的变化而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以1A Module 2 Unit 1 My abilities为例,对于刚入学一个月多点的学生,英语掌握的词汇不足20个,句型只有寥寥数句,因此考虑文本设计时应该以趣为先。
在教授能力的词汇时,我采用《父与子》的一组漫画开展文本教学。
1、My father can lift. I can lift, too.
2、My father can skip. I can skip, too.
3、My father can swing. I can swing, too
4、My father can lift me.
5、I can lift my father, too. Woo~, how strong!
成功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漫画文本的介入最主要的特性就是为有效文本的教学设立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故事背景,学习者处于故事的态势中不断主动使用文本材料去描述漫画故事。
二、创语言环境 设实效文本
三、实效文本讲究文本设计的合理性与高效性。二期课改规定小学阶段阅读量达到累计10-12万字,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加大语言的输入量与输出量。大量创语言环境 设实效文本
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也需要文本的推进为依托,最终达到在语境中教学、在应用中教学。例如4B教材中Module 4 Weather为例,为迎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伊始配上一个小文本(一首儿歌)为新授内容做铺垫。
Spring is green. Summer is yellow. Autumn is golden. Winter is white.
在完成新授教学内容:四个季节的天气和月份的分类后,立足原先小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新文本。
Spring is green. Spring is sunny rainy warm and wet. March, April, May are in spring.
Summer is yellow. Summer is sunny rainy hot and wet. June, July, August are in summer
Autumn is golden. Autumn is sunny windy cool and dry.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are in Autumn.
Winter is white. Winter is cloudy windy cold and dry. December, January, February are in spring.
新文本改编好之后,同时创设一个语言环境,让学生学做世博的讲解员互相介绍上海的气候,同时也让学生在情境中层层递进单词、语句、语段和语篇的训练,达到语言训练、语境设计与情感体验的有机融合。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一切课程皆体验,一切体验皆课程”。
著名语言学家Herbert.H.Clerk说:“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一种工具,只有在交际中才能发挥作用。有意义的真实人物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三、创语言环境 设精巧文本
精巧类文本由于其文本的短小可分为小儿歌、小对话、小歌曲等。这些短小的小文本专为解决某个教学难点或操练某个教学内容或渗透后续教学等服务。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修改这些短小的文本,创设新的文本。
以单词一年级单词sing教学为例,简单的节奏性文本可设计为:
Sing, sing, I can sing,
You can sing, He can sing,
She can sing, We can sing。
小文本的设计凸显新旧知识紧密相连,使得学生习得有趣、可言可语、有情有感。同时简单的词汇训练经过文本设立之后成了朗朗上口的chant,学生在明快节奏的映衬下,以用手指相应人称的形式,来区分众多人称代词的含义。学生通过直观的语言环境,加深了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修改这些短小的文本,如把sing进行替换,创设新的文本。
四、创语言环境 设延续文本
上海二期课改中的英语教学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英语是一门需要学生大量实践的课程,学生只有在语言真实、语境真实的交际活动中,才可能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英语的学习成效就是体现在生活的实际运用。如何更好提高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设立延续文本是方法之一,要赋予学生在课后完成延续性文本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交通工具教学后,可让学生回家研究上海至北京最便捷的三条交通路线,并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教学气候内容后,让学生关注留意并记录下一周内的气候变化情况。
延续性文本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时间和能力,并培养学生学会关注、学会比较、学会研究相关的知识的学习能力。
语言是千万直觉的产物。而语言环境是语言进行交流的平台,合理有效的文本再构的实施影响着整个语言交际过程,只有把语言环境和文本再构相融合才能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